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若干问题及实施效果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解决我国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根据国外的经验,一项征费工作的展开需要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问题,如费率确定、实施管理方法、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分析等。本文就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原则、征收对象、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意见,可为实践工作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关于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境学和经济学观点论证在经济发达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打中行性,论述生态环境补偿费与排污费的关系及生态环境补偿费与资源部门收费的区别等。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对物价水平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为了对征收的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征收的顺利进行。本文探讨了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可能对物价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模型计算及理论探讨,征收生态补偿费对物价推动的作用很小,加之以宏观上的财经管理,预期不会产生较大的物价波动。  相似文献   

4.
关于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上海市浦东新区是国家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试点之一。探讨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已迫眉睫。文章首先分析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背景。然后提出了有关的收费政策,最后简要简明了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若于建议。生态环境补偿费是涉及非非常广的新课题,已引起许多国家和组织一重关注,对实行生态环境补偿收费的可行性,建立收费标准体系,形成一套管理办法等,都需要进行研究,探索,完善,同时也需加强宣传,解释,使公众较快地理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德成  倪玉乐 《山东环境》1998,(3):24-25,31
生态环境补偿费是一种为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经济管理手段,本文在阐述生态环境补偿费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和实践依据等,同对对实施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机制和条件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环境墙报     
《环境》1995,(10)
当前,不少地方正在进行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试点工作,对此,有些人认为,环保部门现在已经收取排污费,再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变相的重复收费。生态环境补偿费是指对开发或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征收的、同时用予补偿或恢复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费用。其征收的范围是指现行排污收费没有覆盖到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各项行为和活动,包括各种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料、石油等)开采、森林砍伐、草原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补偿收费政策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补偿费是一种为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经济管理手段。本文在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对实施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机制和条件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04,自引:0,他引:10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环境价值理论研究和生态补偿费征收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自然要素所固有的生态环境价值是生态环境补偿的理论依据,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对环境破坏导致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的一种补偿。但是,在我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应当建立在我国国情所容许的基础之上,既要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积累一定的的资金,又不能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大的影响。同时,在资金的征收和管理上,应当与国家现有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相适应,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补偿费是一项重要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政策,是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必要手段,在我国还处于控制和完善阶段,未全面推广,本文介绍了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基本概念、征收意义及建议,以期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广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补偿费是指为恢复和保持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使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而对生态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征收的补偿性质的税费.目前,我国已有17个省市地方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这项工作.征收的范围大致有煤炭、石油、土地、旅游、水、森林、草原、药用植物和电力等.1.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11.
唐敏  杨凯  黄长缨 《环境科技》2002,15(1):35-37
以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和卢湾区为例,通过餐饮服务业污染物排放及收费现状分析,揭示出第三产业排污收费由单一浓度控制的不合理以及收费标准偏低的问题,并从结合总量控制和提高收费标准方面,探讨了中心城区加强餐饮服务业排污收费调控管理的途径,旨在对餐饮服务业达到有效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法律制度内部规定不统一,立法严重滞后,法律制度的内容不尽合理,有关规定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操作性不强等缺陷。尽快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必须,开征环境税和资源利用补偿费,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法律制度,实行排污产叫量收费或超总量收费;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允许排污许可证有偿转让;提高收费标准,逐步实现全额收费;加强排污收费监督管理,完善排污收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权利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法的权利义务体系中,环境容量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享有环境权。政府受托管理环境容量等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保障全体公民的环境权。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承担合法排污、清洁生产等环境义务,保证公民的环境权得以实现,同时基于“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设计,在超量减排时可享有一定的经济补偿的权利一排污权。排污权的法定权利主体只能是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环境保护信用不良企业不应是排污权的现实权利主体,只有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环境容量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才能成为真正拥有排污权的现实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己刻不容缓。为了进一步加强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人们的环保知识,转变人们关于地球的观念,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在中学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临河区的中学环境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临河区中学的环境教育现状”未来发展规划作简要介绍,为促进临河环境教育的发展,保护我们的“绿色河套川”。  相似文献   

15.
矿山环境岩土(地质)工程问题是我国环境治理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矿山开发、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几种对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得出了建立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新理论新技术和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是解决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重要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白永峰  顾强 《环境科技》1999,12(3):26-28
排污收费制度是中国环境政策中一个核心的管理手段。它是我国为强化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一个独特的制度。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环境目标下,这项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在分析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收费制度、政策和标准等的改革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邢修君  吴跃东 《环境工程》2021,39(3):148-152
2019年中国约有350万t的铝灰副产品产物,但铝灰利用低,大规模堆积,易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铝灰资源化利用问题,对铝灰的来源、危害以及处理工艺进行了论述探讨。目前,一次铝灰的处理工艺主要有炒灰法、压榨回收法及球磨筛分法等,但存在装备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处理过程环保问题突出等问题;二次铝灰可进行资源化利用作为制备脱硫剂、硫酸铝、聚合硫酸铝以及耐火材料等的原料,但这些综合资源化利用方法仍不够高效。因此,建议继续开发一次铝灰金属铝回收工艺,推广离心分离法和电化学法等环保工艺,改变现有工艺装备化程度低,工人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实现一次铝灰的清洁化生产;并结合调研本地产品市场行情,对二次铝灰中有价成分进行了功能性评估,制定合理且符合市场的综合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公众参与制度是公民社会运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发展的结果 ,它与传统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 ,适应了环境问题的特征要求。通过公众参与机制解决环境冲突是各国环境政策、环境法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只有原则性的公众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规定及零散保护环境公众参与权的规定 ,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参与意识都很薄弱 ,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尚未成为一项真正的法律制度 ,离建立该机制的差距还比较大。所以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基于此 ,本文将在公众参与制度产生、发展及其存在意义的基础上 ,对我国公众参与制度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 ,改变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流于形式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