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工业生态园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方  卓问  刘余 《四川环境》2007,26(1):55-58,76
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生态学孕育而生,工业生态学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编写求解模型的程序,并应用该模型对成都市高新工业区进行了综合能力评价,对高新区持续发展为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是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国内1992—2012年工业GDP、废水治理、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和噪声治理历史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国内工业GDP与工业企业环保责任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废水治理可影响工业GDP的增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废弃物治理过程中的资金、科技转化效率;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能有效带动工业GDP的上升,噪声治理对工业GDP的影响较小。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工业生态学及其兴起工业生态学基本概念工业生态学是一门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学科,是一门研究工业或产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滇池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认为滇池富营养化是滇池流域各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所造成的结果。提出治理滇池应该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别修复受到破坏的各子生态系统,恢复各子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高效功能和协调关系,并把各子生态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才能最终实现滇池富营养化治理。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意义与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海山  孙放  张建强  欧阳峰 《四川环境》2004,23(2):57-58,63
本文从工业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工业企业发展现状,说明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建设生态工业园的途径,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火用)分析法的煤炭工业生态链物质能量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业生态学角度研究了矿区工业生态系统的工业代谢和工业生态链,建立了矿区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分析和效率模型。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矿区发展需要5项关键支撑技术,为合理选择煤炭的产业链延伸途径打下理论基础,促进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是一种双赢的策略。自协同效应的概念提出以来,大量研究对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之间的协同减排技术、措施、潜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回顾了协同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典型案例以及重要的政策实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研究与实践的特点,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典型案例涉及能源、交通、工业和居民部门,政策实践讨论了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实施情况。从损失评估、协同机理、高精度排放清单及模拟等角度对未来促进协同治理的研究提出了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期间电力行业要实现煤电超低排放,实现主要大气污染物大幅减排,"十四五"期间将聚焦超低排放优化提升、非常规污染物治理等方面。同时,大气污染物减排的主要压力已转向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由此带来的烟气治理需求巨大。国内工业烟气治理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各类烟气治理企业财务压力偏大、核心专利技术掌握不足。建议政府和社会充分重视环境成本管理,对工业企业和烟气治理企业予以财税政策支持,鼓励攻关核心技术并推动产业化,落实"优质优价"推动产业整合,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胡杨林生境特性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概述了塔里木河绿色走廊-胡杨林的分布、植物学、生物生态学特性,分析了塔河流域生境恶化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治理和改善塔河生态环境,保护绿色走廊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传清  李姝凡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2):123-130,41
本文选取1998—2015年30个省份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全国、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采用门槛效应模型研判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8—2015年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大于全国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与全国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的演变轨迹相似;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空间格局从"两极分化型"向"过渡型"演变;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与重工业占比呈负相关;当人均GDP较小时,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与工业化率、地方法规颁布件数、环境污染与破坏总次数呈负相关,与群众因污染来信数呈正相关;当人均GDP跨过门槛阈值拐点后,相关关系反之.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共促工业污染防控治理,推动重化工业绿色发展,加强媒体对废气污染的长期有效监督,推动建立科学有效的"三方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是风景区重要的旅游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新理论,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包括保护区面积的科学划分以及在面积不足时需要采取的生态学设计,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对这一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我国矿山环境的现状及其危害性,概述了国家对治理矿山环境的政策导向,并针对现实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专门提出了对治理矿山环境的工作重心倾向。  相似文献   

13.
生态工业园内的水资源循环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娜  张建强 《四川环境》2006,25(5):37-40
目前,工业生态学在我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已成为环境管理和规划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和理论后,重点阐述了生态工业园区内水资源循环模型的构建,并以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例,建立工业园区内的水资源循环再生模型,以期对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的水资源规划和循环再生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简述文明、生态学的概念以及生态文明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的一些原理,重点讨论了生态学原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与改变,生态文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学的原理,如限制因子原理与生态幅理论、生态位与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都可以指导人们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而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5.
沼气工程是养猪场废弃物污染治理的主要途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的环境压力和能源问题。金融政策对具有正外部性的沼气项目具有激励作用,并可通过市场手段提高其综合效率。文章通过对影响养猪场的融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金融政策进行比较,提出了促进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某铸造厂在环境噪声治理前期,引入以计算机数值模拟预测和统筹分析新技术为主导的环境噪声影响评价新理念,为后续噪声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对我国相关工业企业噪声治理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震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重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红露  刘冬梅  孙辉 《四川环境》2009,28(4):97-101
本文从地震对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地震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政策及技术措施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地震灾害对生态系统危害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治理中采取的政策和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震后生态恢复重建的策略和建议,以及今后对震后生态系统快速重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中需要加强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川东地区大多数增压场站存在的厂界噪声超标问题,以某气田增压站为例,从生产设备、厂界范围入手,分析了压缩机组噪声超标点位,提出了噪声超标治理方案。经现场改造后,噪声排放满足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二类昼间≤60 dB(A),夜间≤50 dB(A)的要求。该压缩机组 降噪治理应用有效降低了噪声水平,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为气田后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产业生态学的概念,分析了产业生态学的产生过程,阐述了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基于产业生态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对我国的产业政策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三条发展建议:首先,要展开产业生态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其次,必须突破原来的模式,探索更深层次的生态产业园区理念及实践;最后,通过技术开发实现末端废物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路征  黄哲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3):105-110
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国之一,近年来比利时在环境治理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弗拉芒大区,逐渐形成了以"土地证书"为标志的土壤污染治理、"从摇篮到坟墓"的废弃物治理和以"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空气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特点鲜明的环境治理措施和方法。本文着重分析弗拉芒大区环境治理的机构设置和目标,以及其土地污染治理中的"土地证书"和土地交易管理,空气污治理中的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治理,废弃物治理中的法律、经济与自愿工具使用三个方面的典型经验。结合比利时弗拉芒大区的典型经验和现阶段我国环境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我国环境政策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应更加注重实现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利用市场手段来实现土壤保护和开发新的环境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