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树木的大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树人的至理。  相似文献   

2.
李研 《环境教育》2012,(12):78-78
丈人骚客对于水是情有独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的是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的也是水。  相似文献   

3.
环保知识     
环境人格属道德范畴,是人在认识环境问题严重性的基础上,自觉遵从环境规律并积极维护环境平衡,从而形成人与环境互助共生机制的人的意识与行为关系的总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识.环境人格的塑造,与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及个人品质等因素密切相关.教育人们从讲究个人卫生、关心自身健康,到讲究公共卫生、关心他人健康,最终上升到爱护环境中的草、木、虫、鸟、土、水、石及至区域和全球环境,并关心全人类的共同生存的最高级的环境道德精神境界,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历程,付出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胡馨予 《环境教育》2008,(11):53-53
秋风萧瑟的十一月,最是枫叶尽染的季节。 “枫,树似白杨,叶三角,有脂香,今之香枫是也.”这是明代海南方志正德《琼台志》中,对三角枫的简单记载,因其树脂有香气,可入药、或作线香,故又名枫香或香枫。枫树属金缕梅科落叶大乔木,在我国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5.
世界水日     
《环境教育》2005,(5):73-75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到今年为止,“世界水日”已经走过12个春秋,2005年3月22日第13个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生命之水”。更是凸现了“水,是生命之源”这一永恒的真理。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人与水之关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反映和展望了中国水环境及其危机。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水协、清水同盟、自然之友等单位发起并主办的“中国——人与水”摄影大赛通过摄影镜头捕捉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瞬间,反映人们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努力,从而提高公众对水与健康、水与环境及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本期“环保娱”选取了此次摄影大赛的部分作品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6.
到月亮做客     
在我十周岁生日的那个晚上,我望着月亮,忽然,天空出现了一个白点,恍如天上掀起了一朵“浪花”,那朵浪花越来越大,好像要落下来似的,真的,那个东西落了下来,原来是一朵云,上面站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开口了:“你好,我是嫦娥。”嫦娥,是嫦娥!我不会在做梦吧,我心里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水     
我的伟大的祖国,曾经有着丰沛的水资源,绚丽多彩的动植物种群,万紫千红的大地植被。那时候到处是蓝天碧水,茂树繁花,鸟声如织,祖先们对未来美好的预期与祝愿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称是“龙”的传人,这实质上就是对于“水”的崇拜,因为龙生活于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不能有人类本身,水是生命之源啊!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8,(1):27-27
为保证贵阳市民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贵州省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发起“珍爱生命之水,保护“两湖一库”大型募捐活动,以汇聚民间资本。活动现场还发起了“珍爱生命之水,保护两湖一库,我参与,我行动”签名活动,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支持“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野草芬芳     
正为什么我们的先人逐水草而行、而居?因为大地到处都是草,无树不成林,林地外缘也是草,东部何以有稻?西部何以有黍?因为各色野草,其中有可食者、可疗伤者、可观赏者,以可食者为最盛——发现最早最多——为生命之延续为求一饱也。因此故,先人留给我们的基因,使后来人对三种物质最有亲近感:土、水、草。  相似文献   

10.
自盘古开天辟地起,木材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燧人氏钻木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野蛮历史;《庄子·盗跖》中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有巢氏教大家结木为巢以避风雨灾害……从八乘之车到驭水之舟,从帝王的紫禁城到百姓的茅草屋,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中,木材的身影无处  相似文献   

11.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浩浩荡荡的大江大河之水确实很容易让人心生无限感慨,但“小桥、流水、人家”同样别有一番情趣。自然界中的水不仅给人提供灵感让人欣赏,更重要的是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也日益关注,喝上“健康水”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希望。自从我们栏目刊登了关于空气质量的问答后,许多读者都打电话或写信来询问关于自来水和水污染以及饮用水安全方面的问题,在此,我们特意邀请安徽省环保局水资源环境保护办公室高级工程师韦光耀先生来进行解答。问:最近,我每天早晨打开水龙头放出来的水都很浑浊,喝起来也有点味道,这是怎么回事?答:自来水浑浊、喝起来有味道有多方面的原因。要了解具体的情况,我们首先要从自来水生产的过程和环节说起。自来水首先是把水源地自然界的水引入自来水厂,经过消毒、过滤等程序以后导入城市供水的主管道,主管道再导入各个地区的分管道,  相似文献   

12.
将文 《环境教育》2008,(5):75-77
5月,因太湖蓝藻再次暴发,饮用水安全再次告急,环境保护部再次组织专家遣往太湖等重点流域考察、把脉。其实蓝藻事件历来已久,随着气温高升和污染加重,近两年蓝藻暴发程度、面积都超于往年,各重大水域危矣!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水专项”专治水问题,是一项福及子孙荫及后代的工程,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根。  相似文献   

13.
童勇 《环境教育》2001,(3):28-28
活动内容   1.设计思路   地处江南水乡的洛阳镇,“水”、“河”情系千万家,水污染是本地区最突出、最迫切的环境问题。我们以“在环境中的教育”为基本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发现具体的环境问题。设计此活动方案,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了解本地区河流大面积污染的现状,在具体的环境实践活动中提升他们的环境道德素养,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并向社会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水乡的“水”环境有一定的改善。   2.活动准备   (1)从校图书馆、镇图书馆及镇政府等单位借阅一些有关历…  相似文献   

14.
党建业务要“撑得起”,改革创新要“拓得开”,工作作风要“过得硬”,体制机制要“管得住”,工作能力要“跟得上”。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相似文献   

15.
雷虎 《绿色视野》2011,(6):52-54
一年一度的“五一”小长假,照例要单车远游。在路上,我血脉喷张,却不能信马由缰,因为这一次我的身份是领队,而我仅有的队员天际同学是个“菜驴”。这次我选择了骑行新安江,三百公里的旅程,风景有“山水画廊”之灵秀,人文有“唐诗之路”之厚重,足够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环境教育》2012,(7):8-8
“桂林要限制人口和经济发展。桂林没有大江大河,漓江以上只有2762平方公里的集雨面积,上游是山区,不好存水,雨季的水来得猛去得快,保不住。50年以后,桂林可能真的没水了。”  相似文献   

17.
呼呼 《绿色视野》2013,(11):63-65
无舞台,不化妆,无布景和音响,只需一袭长袍,一把折扇,一只醒堂木,一个人站台上,历史风云、江湖恩怨就在抑扬顿挫的扬州方言中娓娓道来。这里是扬州重宁寺,来这里,不是为瞻仰“江南诸寺之冠”的百年名刹风采,这里,是扬州曲艺团所在地。来这里,我要寻那些平时只在古装电影中才能见到的扬州说书人。  相似文献   

18.
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将水界定为三个等级,“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相传他曾著《水品》(或《泉品》),品评天下名泉名水,将宜煎茶的水按水质好坏分为二十等。而另一个人,生平嗜茶的乾隆皇帝,一声令下把北京的玉泉和济南的趵突泉都封了“天下第一泉”。水是生命之源,喝水是人体基本需求。如何健康喝水成为大家关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谢云  石正坤 《四川环境》2009,28(1):57-63
超临界水氧化是一项对有机废液焚烧处理最有潜力的替代技术,在过去的20多年里,这项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作为一项管端技术,超临界水氧化仍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阻碍了它的工业应用。除了反应器腐蚀和盐析导致的技术问题外,超临界水氧化经常被认为是一项处理所有废液的“通用”技术,然而也是无法实现的“通用”技术。本文介绍了作为管端处理技术的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介绍了不同反应器的概念,提出了在超临界水氧化领域里开展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新工艺流程的建议。此外,评价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涉及到的自身能源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根据《意见》,将实施“四项制度”。一是用水总量控制。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