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目前世界各国的噪声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保护健康的标准,主要是保护听力的,一类是环境噪声标准,主要是保证人们工作、休息和睡眠的安宁的;一类是机动车辆标准,主要是为控制城市噪声的,此外,许多国家还有机电产品的噪声指标,但一般不是作为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工业布局不够合理,许多工厂建在市中心居民稠密区,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噪声干扰着人民生活,居民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对噪声加以控制。根据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198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北京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办法》,对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噪声进行控制。经过两年多的实施证明效果很好,有了噪声法规的强制措施,促使声源单位和个人加强对噪声源的控制管理并加速治理。  相似文献   

3.
淄博市临淄区工业布局不合理 ,环保欠债多 ,结构性污染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区环保局结合产业政策调整和产权制度改革 ,给政府当好参谋 ,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在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 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 ,坚持“三不一提高”“三不一提高”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城市整体规划和环保法规的项目一律不批 ;污染严重又没有成熟治理技术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 ;在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或流域范围内建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有成熟治理技术的建设项目一律提高标准要求。几年来 …  相似文献   

4.
噪声影响评价是确定拟开发建设或已建建设项目发出的噪声对周围人群和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评价影响的重要性,提出减少或消除影响的措施,为开发建设或已建建设项目的方案优化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通过阐述噪声污染来源,介绍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噪声污染的评价方法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颁布了环境噪声控制法规,这些法规都是结合地方特点制定的,但执行的标准都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这是一个噪声限值标准,是对噪声污染者提出指控的科学依据。但在执行标准时,因噪声源的分布、状态、工作时间等比较复杂,结果在测量方法上带来一定困难。对环境噪声的控制,必须按法律行事。执行环境噪声控制法规必须有一个定量依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随着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多。北京市的保有量已达10多万辆,上海有7万辆以上,天津也有5万多辆,其它省辖市的汽车保有量在七十年代也都有大幅度增长。其不良后果之一,是加剧了城市的噪声污染。据国内几十个大、中城市的噪声实测结果,机动车辆噪声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车辆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高达70~80分贝(A),已超过了我国规定的交通噪声标准。为了贯彻环境保护法,我国已于1979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对机动车辆的允许噪声级加以限制;还发布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草案)。本文拟在这两个法规的基础上,探讨控制汽车噪声的途径,从而为制订我国的交通运输政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景良 《陕西环境》1998,5(4):12-13
随着现代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并已成为一大公害。我省城市居民生活在超过国家噪声标准环境中的人数已超过50%。而铜川、渭南两城市这个数字则超过60%,延安市达80%以上。这些数字表明:我省城市环境现状仍然令人担忧。1我省城市环境噪声现状城市环境噪声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生活噪声。如:家庭装修噪声,家庭音响,人为吵闹等。该类声源影响面广。二是施工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振动棒、打夯机等,该类噪声在夜间对人影响特别敏感。三是工厂噪声。四是道路交通噪声。该类噪声声级高,传播远,超伏性大,对…  相似文献   

8.
地铁上盖开发建设项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推崇的模式。通过对地铁上盖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环评重点内容总结,着重分析了此类项目噪声、振动、二次结构噪声环评执行的标准及影响分析方法,对此类项目建设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经过城市垃圾场的某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及矿山选址与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大型水泥建设项目为例,剖析项目在选址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容性,这些项目或由于与某些政策不相符;或由于法规、政策、规划颁布的部门不同,会出现不包容现象,而项目选址从其它角度考虑又很难调整。作为评估机构在评估这类项目时,应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发挥专家特长,协调几者关系,帮助建设单位调整项目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科学公正地给出建设项目的评估意见,帮助审批部门把好关。  相似文献   

10.
1序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城市环境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城市区域内从事建筑施工,对城市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让居民寝食难安的建筑施工噪声已成为目前市民就环境污染问题投诉的热点。2城市建筑施噪声污染现状城市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施工工地上常见的高噪声建筑机械见下表1。同时,据测建筑场地清理工程为84dB(A),地基工程为8Oil3(A),安装工程为SQlll(A),整修工程为9(kll(A,因此可以说,施工工地噪声一般均超过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标准见下表2c…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千万吨炼化企业应用的核料住计建设项目进行控制效果评价,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资料调研,现场调查与检测,将获取的资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的要求相比较并对符合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该企业应用核料住计的辐射防护措施、辐射监测结果、应急准备与响应、辐射防护管理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的要求。结论该企业应用核料位计建设项目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措施)基本可以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噪声是公路建设对环境较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介绍了香港在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所采用的法规、标准、方法以及对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等,以供国内同行比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更新活动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其中建设施工产生的噪音问题尤为突出。文章采用HT-8352型专业声级计实地监测、EIAN软件模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深圳市某高速公路桩基础工程为例,对建设施工阶段噪声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需要距离施工过程噪声源超过160 m才能达标场界噪音控制标准。此外,通过工地周边居民受噪音影响情况调查发现,100%的受访者都表示受到了建筑施工噪声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较为严重,受访者最直接的防燥措施是考虑施工过程的"外出回避",最后,提出了建筑施工过程噪声污染控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和建设的发展,城市环境噪声已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公害问题。城市环境噪声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以及建设噪声。降低城市环境噪声是一个涉及到噪声控制技术、城市建设、行政管理措施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从控制城市环境噪声角度讲,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包括:城市区域规划、临街建筑的布置和设计、城市交通网的规划、道路设计和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城市声学环境质量,官渡区环境监测站在本区内设置了246个定期噪声监测点,并把监测的重点放在关上地区和金马地区这两个区域内,定期在两个区域内做了功能区噪声、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和其他选择项目的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官渡区范围内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交通、施工和生活,与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比较,其声学环境质量还是好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施工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建设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对于节约施工资源,减少施工污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绿色施工管理概念以及建设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现状,浅析了推广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措施,并以噪声、粉尘以及空气污染管理为例探究了建设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应用,以期为建设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房地产环境影响评价应在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项目建设选址的合理性,施工期应重点关注其对外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应注重外环境及建筑群落布局对居住者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人居环境的适宜性,促进居住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考虑施工弃土、扬尘、废水、噪声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而运营期重点关注城市交通噪声、周边工业污染源、高压电力线、变电站和通讯基站等对居住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云南风资源特点,在分析风电场运行噪声影响特点的基础上,以实测的方法论证风电场建设项目运行噪声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进一步探索风电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声环境执行标准,并提出了风电场运行噪声监测要求;明确风机噪声监测时需对背景噪声进行监测,并以敏感点处的风机噪声值来评价敏感点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代工业,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城市人口的增长,美,苏等一些国家从60年代到70年代的10年里大城市噪声增加了10dB。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目前虽然不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但由于对噪声控制尚未建立完善的法令和措施,不少城市噪声危害的程度已接近或超过世界著名的吵闹城市——东京。东京1976年机动车辆总数是  相似文献   

20.
在酒店厨房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实践工作基础上,对目前城市餐饮建设项目现状与居民生活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加以归纳、分析,根据问题现状,分别从城市餐饮业建筑功能规划、餐饮业厨房建筑设施建设相关的环保问题及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