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晓娟 《四川环境》2012,31(2):46-51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朱家包包钒钛矿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以及攀枝花市朱家包包钒钛矿区生长的20种植物体内Ti的含量,并初步研究了植物对Ti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20种植物体内Ti的含量都未达到超富集植物的标准。在这些植物中,12号植物地上部对Ti的富集量最高;蕨类植物地下部对Ti的富集量最高;紫荆泽兰的富集能力较强而且其转移能力也是最强的,可作为Ti元素的耐性植物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晨新  余渊  孙大江 《四川环境》2014,33(5):140-145
概括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危害,总结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类型和优缺点,超富集植物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植物对土壤重金属耐性和富集机制,以及超富集植物的种质资源,最后指出了植物修复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成都市春季大气PM中的25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对其富集因子及来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成都市春季大气颗粒物中Si的浓度最高为13.22,其次是Ca浓度为11.93。从富集因子值得出Ca明显富集,人为污染较显著,Br、Se、As、Fe、Ti、K、Mg、Na这八种元素部分富集,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汽车尾气等人为源。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从土壤中吸收特定的重金属(包括放射性核素),并在可被收割的部位富集,人们通过将植物富集部位的收割处理,达到处理污染土壤的目的,这就是植物修复法。利用植物修复法来治理土壤放射性污染问题具有绿色、廉价、清洁、环保的独特优点。本文着重介绍植物修复的机理、超积累植物的概念和研究进展以及影响植物富集效率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新疆环境保护》1990,12(4):27-31
木文讨论了乌鲁木齐市大气飘尘及 TSP 中11种无机元素的富集因子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功能区的差异。指出 S、Pb、Cd 元素在细粒子上富集最高,其主要来自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6.
超累积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分子生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万云兵  李伟中 《四川环境》2004,23(5):57-60,110
植物提取修复技术有赖于植物特别是其地上部对重金属的富集,本文主要从耐性、吸收、输运三方面探讨了超累积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分子生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以李氏禾修复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为主要论点,对不同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特性、李氏禾对多种重金属的共富集特性、李氏禾对铬富集的耐性机制、李氏禾生物炭研究及末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为李氏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本实验用内壁镀有均匀碳膜的空心石英玻璃管(简称碳空管)吸附富集大气中的微量有机物。继而加热脱附,直接进样,最后用气相色谱分析测定。此法适用于沸点在90~235℃之间的稳定有机物。实验在3~770ng试范样围内得到线性响应结果。碳空管的吸附富集容量(简称容量)为0.4~2.6μmol不等,这取决于被富集分析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利用北部湾油田海域沉积物重金属10年监测数据,基于标准指数法、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Pb、Zn、Cd和Hg 4种重金属进行变化规律、富集特征和生态危害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4种重金属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总体处于良好状态,2011年后Cd含量上升明显;2013年,重金属富集程度由大到小为Pb>Zn>Cd>Hg,Pb和Zn属于中污染水平,Cd和Hg属于低污染水平,2011年后Cd富集系数上升明显;多年来,4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指数均小于4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2011年后Cd生态危害指数增幅明显。与临近海域相比,Cd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与国内其他海洋油田相比,Zn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电镀厂排放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锌,若将其回收,不但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使废锌资源化。本文研究了FR菌富集电镀废水中锌的条件,包括锌的浓度,菌的用量,酸度,吸附平衡时间和处理含锌电镀废水的效果。同时用~(65)Zn示踪研究了最佳条件下,FR菌对~(65)Zn和稳定性锌富集的差异。实验表明,可用~(65)Zn代替稳定性锌进行微生物富集锌的研究,而省去繁冗的分析操作。  相似文献   

11.
以芦苇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探讨芦苇根系及环境因子对沉积物Pb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根系对沉积物Pb富集效应明显,4月—10月富集效应强,根系Pb含量较高,而11月—次年2月富集效应弱,根系Pb含量较低;沉积物中Pb含量呈现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的变化趋势;DO与芦苇根系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土温与沉积物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芦苇根系Pb含量与沉积物Pb含量的相关性较强,显著性系数为0.043 3。  相似文献   

12.
张芹  郭志顺  周谐 《四川环境》2007,26(2):14-16
为了了解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情况,对该水体部分鱼类样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的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在鲶鱼和鲤鱼体内形成富集,其检出浓度较之水体中对应浓度要高出2~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疆准东露天煤矿为例,对区域土壤及植物中As、Pb、Cr、Cd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内罗梅综合指数法和富集系数法研究植物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积累与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8个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在0.65~1.08之间,其中,6号点位P综在1.0~2.0之间,所在的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从健康角度来讲,需引起人们的重视;该地区所采同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与距煤矿开采的距离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与其他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因其具有环境友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超富集植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特性的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远高于普通植物,具有高积累性和高耐受性的特点。超富集植物的修复存在修复周期过长、修复效率低和修复目标较为单一等局限性,因此施行一系列强化措施成为促进植物高效修复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和修复技术特点,综述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研究现状和强化措施,并对此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尤其是大气、土壤、水体中的多环芳烃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了室内室外多环芳烃的浓度,以及几十年来的变迁,简述了多环芳烃的检测标准及其适用性、多环芳烃的分离与富集、迁移和转化方式,并对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富集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香菇、木耳、平菇的Cu,Zn,Pb,Cd背景值,提出了背景值范围和异常值下限。研宽了香菇、双孢蘑菇、木耳和风尾菇对Cu,Zn,Pb,Cd的富集作用,提出了食用菌对重金属富集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土壤——稻草——凤尾菇Cu,Zn,Pb,Cd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对稻草栽培凤尾菇的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砂金是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一般认为砂金矿的形成和富集主要与三四级水系密切,而不重视一二级水系,认为不易形成砂金矿.近2年来,经地质调查和研究发现在长江上游一级水系中富集有砂金矿。砂金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积层内,砂砾层中普遍含金,品位较高,埋藏浅,有利于开采;成矿条件较好,具有一定远景储量。  相似文献   

18.
印染废水的盐度高,导致普通微生物的处理效率降低.从印染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富集偶氮染料降解菌群,为高盐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提供数据支持及技术参考.采用富集的方法获得一个嗜盐菌群,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其群落结构,采用培养实验分析其最佳降解条件,用紫外-可见光扫描分析了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该菌群在5%的盐度下,使100mg/...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的转移问题,采取系统工程的原理,深度分析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的运营困境、优势要素和可行出路,以及中西部资源富集地的开发困境、优势要素和发展需求,探究双方优势要素耦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1)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解决的关键在于有效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2)中西部资源开发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浪费较多、安全隐患较大、环境破坏较重等问题,必须从管理体制和调控政策上进行有效创新;(3)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双方优势要素具有明显的耦合性,促进双方优势要素的耦合,是助力企业走出资源枯竭困境,加快中西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行举措。  相似文献   

20.
方遒 《绿色视野》2013,(4):61-62
据报载,环保部公布的上世纪90年代末的数据就表明:中国是全球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受污染的耕地合计1.5亿亩,占中国耕地总量十分之一以上。工厂排放的废水通过浇灌污染农田,重金属(镉、汞、砷之类)在土壤中富集并通过植物根系进入作物的根、茎、叶和果实,最终又通过粮食和蔬菜进入人体。重金属在人体中经过几十年富集后,威胁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