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广永 《山东环境》2000,(7):179-179,183
海洋石油工业的溢油事故,不论是欧洲北海还是美洲墨西哥湾每年都有。例如英国北海从1977年至1988年11年间发生的溢油事故达500次以上,总溢油量约为5600t。南海东部地区海域自1990年底进入开发生产以来也发生多次溢油,仅1997年达10次,溢油量约4.4t。1996年曾发生过由于拖网渔船拉断海底管线,导致约1000t溢油的大型事故。  相似文献   

2.
用红外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油开发、船舶运输及石油工业的日益发展,海上排污和溢油事故不断出现。石油已成为当今污染海洋的重要污染物。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美国邻近海域的溢油事故平均每年可达一万到一万一千起之多,约有35万吨石油因事故溢入海中。美国海岸警备队曾做过估计,1975年由于油轮的正常作业—清舱,排放压舱水而排放的石油约为上述溢油数字的四倍。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4年至1983年美国海军(包括国外基地和游弋在世界各海域的舰艇)大约发生7000多次规模不等的溢油事故,小规模溢油事故几乎天天都有。而溢油量小于100加仑的事故占总事故次数的80%。所溢油种主要为机用柴油和动力燃油。事故原因多为操作失误和油阀失灵等,较大的事故平均每年发生一次至二次。最大的溢油事故发生于1982年,发生在佛罗里达州某海军机场,泄漏飞机燃油495000加仑。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连新港油罐区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港口溢油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海洋灾害对港口环境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有目共睹,计算溢油风险概率是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和确定溢油事故等级的前提。本文介绍了直接计算法和故障树分析法两种溢油风险概率计算方法,通过对油罐区溢油事故资料的分析,建立事故诱因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故障树理论,建立故障树模型。以大连新港为例,根据底事件发生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概率,通过分析计算油罐区每年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概率为0.044,大约23a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海洋石油运输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巨型油轮的增长,增加了海上的石油污染。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次的油轮(以艘计)发生搁浅、碰撞和触礁等海损事故。每年因船舶失事而流入海洋的石油平均约5万吨。因装卸设备发生故障和损坏及操作失误等造成的漏油约占总装卸量的万分之一。此外,每年混在压舱水中排入海洋的油达70万吨。通过船底污水排  相似文献   

6.
李挚萍 《环境》2012,(6):18-20
2011年6月,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公司)蓬莱19-3油田发生渗漏,事故对河北、山东、辽宁等省渔民养殖业、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等造成重大损害.事故发生后,求偿问题拉开序幕,其中海洋生态索赔尤为引人注目. 事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虽然发布公告,声称要向溢油事故负责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并通过公开选拔选定四家律师事务所作为此次事故的法律服务机构,与其签订了委托协议.但是截至到现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并未向任何一家法院提起生态索赔的诉讼,而行政索赔却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7.
前言 随着石油工业和海上石油开发的迅速发展,海上石油运输日益繁忙。为适应海上石油运输发展需要,全世界油轮的数量及总吨位增长幅度很大,超大型油轮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油轮事故造成的重大油污染也随之发生。据统计,从1956年至1980年间,全球油轮造成溢油量在1,000吨以上的事故有101  相似文献   

8.
评价溢油处理体系,主要看其方案是否恰当和能否付诸实施,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作保证。 美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国早在70年代就逐步完善了统一在有关法规下的溢油处理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的抗溢油处理体系。加拿大的海洋溢油处理机构 加拿大的溢油应急计划由加拿大环境保护部及环境控制处制定。加拿大环保部应急指挥部成立于1970年,于1979年演变为海洋渔业部及环境部。环境应急部就北海溢油事故,请有关专家制定了北海溢油应急计划(AMOP),它包括:(1)溢油回收和容器系统,(2)分散油装置及战略系统;(3)燃烧、焚化系统;(4)遥控装置;(5)沿岸清除计划;(6)溢油去向,迁移及溢油的物理、化学影响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9.
溢油处理剂     
一、油轮事故溢油及处理技术海上石油运输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油轮事故溢油,如同油罐、输油管破裂以及海上油井事故一样,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石油倾泻在大海中,流出油量集中,危害最大。据估计,每年因航运作业及船舶失事而泻入海洋的石油约为100~150万吨,其中油轮事故溢油就有50多万吨。1978年3月,“阿莫戈、卡迪兹”号油轮在法国西北部海区触礁失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水域油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美、日、英、法、苏等国分别研制出了各种类型的围油栏。近年来,我国也研制出国产固体浮体式围油栏,并开始应用于江河湖海的围油和围船等作业。为了尽快在我国推广应用围油栏,本文介绍围油栏在防止船舶溢油、海上平台油污染事故、港区水域油污染、河流湖泊油污染、拆船业油污染以及保护养殖场等方面的应用。一、在船舶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上运油量不断增加,船舶溢油事故常有发生,导致大量原油及成品油进入海洋。例如在我国,1983年11月26日香港油轮“FEOSO AMBASSDOR”号在  相似文献   

11.
海底管线具有高风险性,一旦泄漏和破坏将引发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以杭州湾海底管线为例,分析了导致海底管线泄漏的因素,提出了海底管道负压保护方案,指出在海底管线一旦破损溢油,及时利用真空抽油泵抽油,使海底管线管段内产生负压,能有效阻止海底管线溢油.  相似文献   

12.
1977年召开的第七届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议定船舶溢油量超过100吨的为重大事故,并从该年开始对重大溢油事故进行统计。统计材料列入历届环保会“海洋污染事故调查”议程。 事故情报的来源,主要有各国政府向国际海事组织递交的事故报告,英国劳氏船级社上报的海难报告,美国溢油消息周报等。海事组织汇编的材料,虽难免有所遗漏。但全球绝大部分的重大溢油事故皆包括在该材料中。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11日,国家海洋局组织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原因调查的结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中国")在蓬莱19-3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总体开发方案,制度和管理存在缺失,出现明显的事故征兆后,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了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在6月4日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发生事故后的100多天里,油一直在漏,康菲中国一直在拖,调查一直在进行,污染也一直在扩大.为向渤海湾蓬莱19-3溢油事故的责任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向社会公开召集律师团队,截至8月底,已有49家法律服务机构报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屡有发生。针对我国现行管理体制设计上的弊端,提出了在构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实践中,必须着力健全完善溢油事故宏观防控、溢油问题科技保障、溢油风险预测评估、溢油危机应急处置4个方面工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海洋溢油事故及其危害 在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中,油污染最引人注目,而溢油造成的污染尤其令人担忧。世界许多国家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组织起有效的清除体系,以减轻溢油事故造成的后果。 海洋溢油主要是船舶(特别是油船)、海上石油平台、沿海贮油设施、输油管道以及港  相似文献   

16.
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主要原油进口和中转港口,截至2010年,宁波-舟山港建成投产25万吨级及以上原油码头8座、设计接卸能力约1.2亿吨.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宁波-舟山港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而其中原油码头及后方相关的储运基地、重化工等临港产业相应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宁波-舟山港为我国沿海溢油高风险易发区域之一,2006-2010年间,仅舟山海域发生船舶污染事故21起、溢油量超过1300吨,其中单次溢油量均超过300吨以上的有3起.  相似文献   

17.
石油烃污染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石油工业、海上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油田泄漏、船舶溢油事故不断发生,陆地含油废水等合油污染物也大量流入海洋,石油烃已成为海洋最主要的污染物。而海洋浮游植物是石油烃污染物进入海洋食物链的起点,研究石油烃污染物对其影响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分析石油烃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变化和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并对石油烃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为国内对海洋石油烃污染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海洋溢油风险分区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性海洋溢油污染事故日趋频繁,科学合理的海洋溢油风险分区可为预防和减少这类事故提供管理依据。本文基于海洋溢油风险系统研究和溢油污染事故机理分析,建立海洋溢油风险分区指标体系,提出海洋溢油风险量化模型,确定基于GIS的分区原则、分区单元、风险量化、风险分级等海洋溢油风险分区方法。以大连市近岸海域为例,应用分区方法将大连市近岸海域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三类。  相似文献   

19.
(一) 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上油轮的数量急剧增加。据英国劳氏船级社统计,1979年国际海上石油运输量达17.5亿吨。近年来,由于频繁发生的油轮搁浅、触礁、相撞、沉没等海难事故,尤其是船舶营运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故意排放或无意泄漏含油污水,对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一项能准确、快速鉴别海上溢油种类的新技术——海面溢油鉴别系统,最近已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完成,并于1987年4月6日在大连通过鉴定。来自中科院、大专院校、交通部和国家海洋局的有关专家参加了鉴定会。 由于海上石油开采、运输的不断发展,各种溢油事故时有发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海洋环保工作的深入以及对海洋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溢油事故发生后,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溢油种类、产地、以便进一步确定肇事者,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已成为当务之急。海面溢油鉴别系统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