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国内某两款同一车型的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生命周期分析软件GaBi建立生命周期评价(LCA)模型,在清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ML2001模型对两种动力系统分别进行了定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综合环境影响比内燃机汽车动力系统高60.15%,并分别通过回收阶段分析、电能结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回收阶段中酸化、富营养化和光化学臭氧合成3种环境影响类型的直接排放大于回收得到的环境效益;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环境影响随着火力发电比例的下降而减小,增大水能、风力和核能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能有效降低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动力系统重量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环境排放影响最为敏感,电池充电效率次之,制造阶段能耗的敏感度最小.将动力系统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分配到整车,则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比内燃机汽车低0.14%,且主要环境影响类型是全球变暖、酸化和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2.
典型复合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研究了牛奶纸塑铝复合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并与塑料包装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评价.通过现场和资料调研的方式获得整个生命周期的能量物质的输入输出和环境外排的数据.结果表明,纸塑铝复合包装和塑料包装的环境影响值分别为5.225, 4.670Pt,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获取阶段,两者均在80%左右.塑料包装在化石资源消耗方面是纸塑铝复合包装的2倍多,由于化石资源消耗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其对环境的影响无法通过相关途径降低.纸塑铝复合包装的环境影响较大的原因是其尚未得到很好的回收再生利用,通过发展铝塑分离再生技术和提高纸塑铝复合包装回收率可以降低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塑料水杯与涂层纸杯的生命周期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日常使用的一次性塑料水杯与纸杯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两者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最终影响。采用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路线与方法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一次性PE涂层纸杯的环境影响值大于PP塑料杯的结果。分析结果可得出纸杯在材料采用、制造、能耗等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其环境影响值偏大,而PP塑料杯虽然在资源消耗与可降解性上存在劣势,但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上来看,却相对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北京电动出租车与燃油出租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燃油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导致城市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以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当前各国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北京于2011年启动了电动出租车推广计划.为比较北京市迷迪电动汽车和现代燃油车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Ga Bi4.4软件,选用CML2001和EI99影响评价模型对两款车的生产、使用和报废回收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并针对汽车报废里程和电力能源结构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根据EI99评价模型,迷迪电动汽车环境影响总体上优于现代燃油车,尤其在削减化石能源消耗方面优势凸显,但在生态系统质量影响及人体健康影响方面却略有增大的趋势;利用CML2001模型对比分析得出迷迪电动汽车比燃油出租车在对非生物资源消耗、全球变暖以及臭氧层损耗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但在生产阶段尤其是动力系统生产方面在非生物资源消耗、酸化、富营养化、全球变暖、光化学臭氧合成、臭氧层损耗、生态毒性等生态环境影响却均有增大趋势.使用阶段电力生产是迷迪电动汽车非生物资源消耗、酸化、富营养化、全球变暖、光化学臭氧合成、生态毒性等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而现代燃油出租车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尾气排放和汽油生产,其中尾气排放是造成现代燃油车在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等方面影响潜值较大的主要原因;基于清单数据库,针对致霾因子影响分析得出,在2010年北京市电力能源驱动下,迷迪电动车明显增加了超细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ds,VOCs)等因子的全生命周期的排放,而同时降低了氨气(NH3)的排放量,使用阶段排放的差别是造成上述趋势的主要原因.对关键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报废里程以及清洁能源比例的增加,迷迪电动汽车相对现代燃油车的单位里程碳减排量呈现增加的趋势.清洁电力能源的使用可大幅降低迷迪电动汽车致霾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分析结果,为北京市电动车的推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瓦楞纸箱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瓦楞纸箱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到使用后的废物处置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物耗、能耗及向环境中的排放;根据ISO14040系列标准制定的技术框架,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模型,采用Eco-indicator 99方法,对瓦楞纸箱进行了整体和基于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得出其全生命周期和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废物管理3个流程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和对应指标值,以及造成各流程主要环境影响类型的原因.为改善瓦楞纸箱的环境性能,针对其设计、生产加工、使用、废物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动自行车动力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巍  田金平  陈吕军 《环境科学》2017,38(8):3544-3552
以近年来中国用量增长最快的电动自行车动力铅酸蓄电池为对象,建立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分析了从原材料生产、电池生产、电池运输、电池使用和废旧铅酸蓄电池及含铅废物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研究采用了大量企业调研数据和中国本土LCA数据库,以期反映整个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链的技术工艺和环境管理水平现状.结果表明,原材料生产和电池使用是资源(含能源)消耗的主要阶段,贡献了电池全生命周期绝大部分的环境影响.原材料生产贡献最多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包括非生物资源耗竭(699%)、富营养化(89%)、光化学烟雾(98%)、臭氧层破坏(117%)、人体毒性(159%)和生态毒性(484%).电池使用过程的电耗间接消耗了83%的一次能源,相应地贡献了最多的气候变暖潜值(86%)和酸化潜值(70%).废旧铅酸蓄电池和含铅废物回收再生铅可抵消很大一部分原材料生产造成的环境影响.延长电池寿命,减少电池生产金属用量及提高废旧电池回收处理过程的工艺技术和污染控制水平也是减少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氧化钴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钴生产是锂钴氧二次电池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之一。本实验是以粗氢氧化钴为原材料,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氧化钴生产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价氧化钴生产中资源、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物排放,并对由此产生的环境影响潜值进行量化估算。结果显示,氧化钴生产中环境潜在影响大小依次是富营养化、粉尘和烟尘、酸化、全球变暖、固体废弃物负担,其相对值依次是:24.04、22.88、4.30、3.29、1.49。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对氧化钴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改造及相关材料使用更换来降低氧化钴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车用新能源燃料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的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评价。结果表明:醇类燃料全生命周期的能耗最大,燃料电池能耗最小,燃料的消耗主要集中在使用阶段,原料阶段的能源消耗较低;在生命周期总CO2排放方面,甲醇CO2排放最高,混合动力CO2排放最低;在燃料生命周期VOC、HC、NOx、PM10和SOx排放方面,醇类燃料的排放最高,燃料电池的排放最低。  相似文献   

9.
选择传统柴油厢式货车和纯电动厢式货车为研究对象.基于GREET软件,建立适宜于我国国情的车辆全生命周期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两款车型全生命周期的能耗、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标准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表明:纯电动货车全生命周期内的百公里能耗比柴油货车降低了6.57%,化石燃料、天然气、石油的百公里消耗量分别降低14.4%、58.8%、96.8%;纯电动货车CH_4、VOC、CO、NO_x的排放分别比柴油货车低16.7%、14.8%、63.0%和63.4%,而柴油货车的CO_2和SO_x的排放量比纯电动货车低7.2%和96.8%.同时对车辆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单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发现,纯电动货车全生命周期内CO_2排放量对电能生产阶段的敏感度高达66.9%,而且相较于柴油货车,纯电动货车在全生命周期能耗、一次能源消耗以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受车辆寿命的影响较小,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更能发挥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吴小珍 《环境工程》2010,28(2):109-113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是对产品车间生产过程绿色性进行评估的系统,通过分析产品在生产过程各阶段以及整体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来评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符合绿色制造要求,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它是绿色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研究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及生态指数Eco-indicators99方法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探讨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的理论及方法,最后通过在车间中电弧焊接过程为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磷酸铁锂(LFP)电池梯次应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设定直接应用和梯次应用2个应用场景,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应用场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及其贡献进行分析.功能单位设定为应用总容量1GWh的LFP电池作为通讯基站(CBS)储能电池,循环寿命为800次.结果表明,2个应用场景的环境影响热点均为储能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源中央空调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元  张天柱 《环境工程》2002,20(6):76-78
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加工、运行使用和废弃后处理处置 4个阶段 ,对水源中央空调按污染排放和资源能源消耗2种类型进行输入、输出清单参数以及相应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的统计计算与分析。以水资源和燃煤发电为基础的水源空调运行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明显突出。水源中央空调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可为该产品环境绩效的改进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矫旭东  吴佳  王韬  邬娜  封强  傅泽强  杜欢政 《环境工程》2021,39(10):201-206,170
梳理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剖析当前固体废物在处理机制、管理思路和方式、协同处置等方面问题,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绿色循环及低碳发展思路和方法,开展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全生命周期优化管理,提出工业生产制造环节须开展绿色生态设计、推行清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须构建绿色供应链、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回收处置环节须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固体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4.
华北高产粮区夏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山东省桓台县夏玉米生产体系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单位产量为评价功能单元,把夏玉米生命周期分为原料开采与运输、农资生产与运输、作物种植3个生产阶段,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夏玉米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进行了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夏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呈指数上升趋势,其中,主要影响类型为水资源耗竭,这与农作物需水量较大、水分生产率较低有关.在低氮量条件下,主要污染影响类型是全球变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富营养化上升为主要污染影响类型.提高作物种植阶段水肥利用效率是控制夏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它可减少夏玉米对水资源和氮肥的需求,从而直接减少农田氮素损失污染影响,也间接降低了上游生产环节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影响,进而有助于降低夏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总潜力.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y analyses the different processes followed during color TV set production along with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emissions in each stage. The purpose is to identify “hot-spots”, i.e. parts of the life cycle important to the total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methodology, which is a method used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i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a process or a product from “cradle to grave”. LCA methodology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basis for assessing potential improvements i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a system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 The system investigated includes the production of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transport of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olor TV set manufacturing, transport of color TV sets, use of color TV sets, discarding color TV sets and partial plastic waste energy utilization.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s that arise from color TV sets are mainly due to air emissions derived from fossil fuel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啤酒酿造阶段基础上,将原料种植及麦芽制备引入研究范围,利用Gabi5.0软件对啤酒进行从摇篮到大门的生命周期评价.各阶段考虑温室效应、酸化、富营养化、非生物资源消耗、人体潜在毒性、光化学毒性6种环境影响类型.结果表明,温室效应是啤酒生产对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占总环境影响潜值43.75%,环境影响由强至弱分别为温室效应、富营养化、酸化、人体潜在毒性、光化学毒性和非生物资源消耗.灌装阶段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占总环境影响潜值39.77%,种植阶段次之.其中灌装阶段的温室效应、非生物资源消耗、人体潜在毒性和光化学毒性影响潜值为啤酒生产各阶段最高值,种植阶段的富营养化、酸化影响潜值在各阶段最高.对灌装阶段采用传输管道改进,空压机热能回收、蒸汽二次利用等清洁生产方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方案实施后蒸气和电能消耗分别减少247.66 MJ和4.46 k Wh,温室效应影响潜值减少19.18%,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以电石渣等工业固废为全部原料的水泥制造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分解及建模,基于实际数据建立生命周期清单,利用ReCiPe2016方法,在全球变暖、化石资源消耗、土地占用等17个小类及人体健康影响、生态系统影响及资源消耗3个大类中对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包括特征化、标准化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以1 t成品水泥为功能单位的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总值为-0.0045 pt,其中,在人体健康影响和生态系统影响分类下最为显著,分别为-0.0027 pt和-0.0020 pt.与传统水泥生产相比,本工艺具有更低的资源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固废作为原料来源带来的正面环境效益最为显著,而熟料煅烧与水泥粉磨则显示出最大的环境损害,也说明由于消纳了大量工业固废,本工艺对环境总体上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彭飞  杨沿平  殷仁述  李娟  杨阳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4136-4142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运用Ga Bi软件建模,采用EDIP 2003评价体系,对某款商用车铝合金轮辋和钢制轮辋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材料获取阶段铝合金轮辋对环境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钢制轮辋;制造阶段两种轮辋对环境的影响相差不大;使用阶段钢制轮辋对环境的影响大于铝合金轮辋;综合所有阶段来看,当车辆总行驶里程低于11.6万km时,铝合金轮辋对环境的影响更大,超过11.6万km后,钢制轮辋对环境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