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合理的模具结构、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采用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强化工艺以及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等都可以显著提高温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分析了超高强度钢制深盲孔壳体温冲压成形时,模具的工作条件及其失效形式,提出了能有效提高该壳体温冲压模具寿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冲压上常见的大型覆盖件的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过程 ,并以S0 1农用皮卡车“前地板”为例 ,针对此件外形复杂 ,成形深度大 ,模具加工周期大 ,成本高等问题 ,进行了详细的冲压工艺分析 ,确定了合理的冲压工序 ,且着重介绍了修边冲孔模具的设计要点及简化模具加工工艺 ,降低模具成本 ,缩短制模周期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引进日本汽车冲压模具的消化吸收课题是江西省1993年重点科研项目。因为汽车零件,尤其是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技术是汽车生产的关键性技术,同时也是为了更好、更全面的消化从日本引进的先进模具和技术,加速模具技术人材的培养,尽快在汽车覆盖件生产技术上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该课题由南昌大学与江西省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他们对从日本全面引进的汽车车身全套冲压模具和技术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图纸资料的转化,冲压工艺和模具结构特点的分析,模具制造、安装调试要点的说明等一系列工作。为了达到更好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扩大使用范围,他们编写了三十万字的“国外  相似文献   

4.
介绍日本铃木公司汽车冲压成形工艺的下料、自动生产线、模具结构、模具安装、现场管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对我国汽车冲压成形工艺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工艺分析在模具设计中的主导地位,着重指出冲压工艺方案的合理性是设计好模具的首要条件.并介绍了模具结构、工作原理及模具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零件成形工艺的分析 ,确定了合理的冲压方案 ,减少了模具的投入。介绍了模具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的优点 ,以及冲压工艺性判别的一般方法 ,提出了XML与冲压工艺性判别的结合 ,并建立了基于XML的冲压工艺性判别远程决策系统的框架 ,分析了系统框架中各模块的特点与功能 ,为今后基于互联网的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着重介绍了锌合金模具技术在冲压单元中的应用方法;使用中注意的问题以及经济技术分析;解决了冲压单元的工作元件制造对中难,加工工序长,成本高等问题,从而使冲压单元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UD22车型中的零件引导板进行了工艺分析。针对长圆孔距边的距离近,不能在同一套模具上同时落料冲孔这一问题,制定了用级进模冲压成形的工艺方案,将3套模具合为一套。同时介绍了该级进模的结构特点。阐述了采用级进模进行冲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高效自动复合精密冲压成形模,利用普通压力机在同一冲压行程内从三维方向自动完成电子枪G_2钉子冲压的下料(切断)、压扁、弯曲、成形等四道工序的精密成形,并自动完成卸料动作。这种成形方法完全可以替代目前普遍采用的进口的电子枪钉子制造专用机器成形方法,且其生产效率高于后者。本成形方法采用的模具结构设计精巧,成形质量可靠,既适应于自动送料情形,同时可以采用手动送料。这种模具结构亦成功地应用于G_3钉子的冲压成形。  相似文献   

11.
重型柴油车车载排放实测与加载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车载排放测试仪,对2辆重型柴油卡车在空载和加载条件下进行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通过分析获得了油耗与排放速率的速度-加速度及其工况点的分布,发现高油耗与高排放工况点主要集中在高速加速区域,加载时油耗与排放高值随工况点分布更广;车辆在(30±2.5)km·h-1等速及加速行驶时受加载影响最大,此时加载油耗与排放约是空载的1.6~3.2倍左右;由实测结果发现,卡车Ⅰ和卡车Ⅱ加载时油耗及CO、HC、NOx排放因子分别是空载的1.6倍、3.5倍、1.1倍、1.5倍以及1.2倍、1.0倍、0.9倍和1.5倍,加载对油耗与NOx排放影响最为明显,对HC影响最小,CO影响取决于车辆保养水平;卡车Ⅱ较卡车Ⅰ车型更大,发动机功率更高,相同荷载时受加载影响较小,说明重型车在发动机负荷可承受的范围内合理装载,有助于避免油耗与排放恶化,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12.
Recoveryandchemicalutilizationofcarbondioxidefromfossil-fuelburningindustrialsourcesYinXiaolong(DepartmentofAppliedChemistry,...  相似文献   

13.
王健  林双娇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7):3441-3452
基于2002~2015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MRIO)数据,结合中介效应和动态门槛效应模型,检验物流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碳转移的影响机制,并拓展性地就物流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碳转移方向的非对称性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与碳转移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物流产业集聚不仅直接促进碳转移,还通过信息化运作和交通运输压力作用于物流业碳转移.信息化运作约束下,物流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碳转移的影响总体呈倒U字型特征;交通运输压力作用下,物流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碳转移的影响呈梯度式增强特征.物流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碳转移的影响在方向上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陆面和湖面能量平衡系统的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两种典型下垫面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之异同,评价了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与能量分配对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结果显示,按“晴天-多云-阴天-降水”的顺序,陆面与湖面的总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之日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大气逆辐射则逐渐增大。湖面长波辐射亦随这一天气变化顺序逐渐增大,暗示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作用对湖水表面温度皆有影响。非降水天气时,陆面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主要部分。云和降水皆会直接影响陆面的能量分配,感热通量一般随云量的增加而减小,潜热通量则逐渐增大。湖面典型晴天的午后存在逆温现象,然降水天气时,湖面空气温度降低较快,破坏了湖面上空的逆温层,即感热通量皆为正值。湖面的潜热通量主要决定于风速,故其对天气变化响应不明显。在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共同作用下,湖面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之和大于湖面的净辐射。不同天气下陆面和湖面的波文比差异较大。陆面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与季节平均气候态相差不大,湖面的典型晴天则不具有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沙尘天气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沙尘天气年鉴资料和颗粒物浓度监测数据,构建了沙尘天气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量化指标(贡献率和绝对贡献),并利用该量化指标分析了沙尘天气对位于沙尘源区和影响区内典型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沙尘天气对北京城、郊区的不同影响. 结果表明:2001—2009年沙尘天气对沙尘源区城市呼和浩特的贡献率年均值为6.84%,对影响区内的城市北京、天津、济南的贡献率年均值分别为5.96%、3.57%、1.66%;沙尘天气对沙尘源区城市(呼和浩特)和影响区城市(北京、天津和济南)的贡献率最大值均出现在3月,其中,对呼和浩特、北京、天津、济南的贡献率最大值分别达到19.21%、15.02%、9.41%和8.69%;2000年4月和2001年3月沙尘天气对北京ρ(PM10)的绝对贡献较大,分别为0.062和0.077mg/m3,占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ρ(PM10)二级标准限值(0.15mg/m3)的41.3%和51.3%;沙尘天气过程对于北京城、郊区的影响也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吕倩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0):3689-3697
以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为基础,构建SLM-STIRPAT、SEM-STIRPAT和GWR-STIRPAT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汽车运输碳排放进行测算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汽车运输碳排放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人口对汽车运输碳排放呈正向影响;人均GDP对货运碳排放和总量碳排放呈正向影响,对客运碳排放呈负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汽车运输碳排放呈负向影响.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客运碳排放和总量碳排放呈正向影响,对货运碳排放呈负向影响,人口对张家口市汽车运输碳排放影响最为显著;人均GDP对秦皇岛市和沧州市的汽车运输碳排放影响最为显著;城镇化水平对秦皇岛市的汽车运输碳排放影响最为显著;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秦皇岛市的汽车运输碳排放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流域中的土地利用,目的是通过分析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流域中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从而有效地指导流域管理的实施。本文从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手段以及土地利用在流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探讨了土地利用研究在流域管理中的积极意义。在总结国内外流域内土地利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统一,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在遵循基本步骤的原则下,大胆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流域的特点,切实地做到流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电大坝扰动与栖息地质量变化——以漫湾电站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水电大坝建设对栖息地影响的原理和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水电大坝对栖息地影响的主要指标,建立了大坝对上游库区和坝下栖息地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云南省澜沧江干流上的漫湾电站为例,通过对漫湾电站建坝前后各个栖息地指标变化率的分析和集成,探讨了漫湾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对库区和坝下栖息地的影响,并确定了影响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漫湾大坝对上游栖息地的髟响强度值为0.53,对下游栖息地的影响强度值为0.37,即短期时间内,对上游库区栖息地的影响大于对坝下栖息地的影响;对上游栖息地影响最大的是栖息地连续性(1.00)和栖息地面积(0.58);对下游栖息地影响最大的是栖息地连续性(0.68)和稳定性(0.65).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电磁脉冲武器的损伤机理和特点,分析了电磁脉冲武器对车辆装备的损伤效应,并选取车辆上典型电子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装备电磁能量耦合途径多、敏感对象多,电磁脉冲武器对其主要损伤效应是工作失灵和功能损坏。  相似文献   

20.
低浓度范围内聚丙烯酰胺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酰胺基团溴化后碘化镉-淀粉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0~50mg/L低浓度范围内聚丙烯酰胺(PAM)在高岭土和蒙脱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并考察了电解质浓度和类型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AM在黏土矿物上有很强的吸附亲合力,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电解质能大大增强PAM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其中二价离子比一价阳离子更有效.电解质浓度较低时,PAM分子主要以链序态吸附,电解质浓度较高时以链环态、链端态吸附的数量逐渐增多.PAM的吸附只限制在层状黏土矿物的外表面上.在Na+介质中,PAM在两种黏土矿物上的吸附量差别不大;而在Ca2+介质中,蒙脱土悬浮颗粒产生分裂,为PAM的吸附提供新的外表面积,PAM的吸附量大大高于在高岭土上的吸附量,前者约是后者的2~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