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绿叶》2008,(5):103-115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政治格局扑朔迷离。美国作为惟一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近年来以国际气候协约哈佛项目为核心,提出全新的"后京都"气候政策模式,以求摆脱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受国际道义谴责的困境,并在气候变化问题的政府谈判中取代欧盟,占据道义制高点,实现国际气候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本文简介了哈佛项目的六大方案。知彼知己,中国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应围绕包含历史排放量在内的人均排放量这块基石前行。  相似文献   

2.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3,(1):4-5
国际动态多哈大会取得成果多哈气候大会近日举行,大会最终通过了包括《京都议定书》修正案在内的一揽子决议。会议全面讨论了巴厘行动计划的所有要素,敦促发达国家加大减排力度,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明确的中期和长期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会议还讨论了2020年后德班平台谈判的原则、要素和框架,对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绿叶》2016,(1)
气候谈判随着主权国家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的发展而转型。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转向"德班平台"阶段,气候谈判中碎片化、扁平化和自愿模式同步发展的三种轨迹也随之改变并出现新的博弈格局。然而,在《巴黎协定》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上存在分歧,发达国家如何筹集资金、资金如何被评估审查等在《巴黎协定》中也有所淡化。未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东升西降",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更有可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生态现代化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理念,其核心是以低碳技术创新来减少原材料投入和能源消耗,进而实现兼融现代化与环境保护的"有质量的"经济。该理念虽受到各国的普遍接受,但发达国家主张以市场为导向来刺激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倡议以社会为导向来监管技术创新,导致出现"经济—技术相适应"与"社会—技术相适应"的两种生态现代化理念。通过梳理分析联合国关于低碳技术创新谈判进程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两种理念的对立严重掣肘了低碳技术创新谈判的进程。对此,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可以凭借经济韧性优势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借鉴发达国家将气候内外议题相互挂靠的方式来提升谈判话语权,以此作为两种生态现代化理念在未来低碳技术创新谈判中的双赢联结点。  相似文献   

5.
王韬  邓梁春 《绿叶》2013,(Z1):134-141
随着《京都议定书》谈判的关闭,中国将成为国际气候谈判首当其冲的关注重点。而国际环境治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将给中国带来巨大压力。未来,中国需要主动积极的在全球治理框架下为国内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而不是单纯把国际压力当做对中国发展的阻碍来防御和抵制。  相似文献   

6.
王韬  邓梁春 《绿叶》2013,(1):134-141
随着《京都议定书》谈判的关闭.中国将成为国际气候谈判首当其冲的关注重点。而国际环境治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将给中国带来巨大压力。未来.中国需要主动积极的在全球治理框架下为国内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而不是单纯把国际压力当做对中国发展的阻碍来防御和抵制。  相似文献   

7.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机制中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合作的市场机制.京都机制的实施催生了碳汇市场,不仅为发达国家降低减排成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也为发展中国家林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介绍了现阶段韩国森林碳汇补偿项目进展,阐述了韩国森林碳汇补偿的具体情况,对韩国开展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必然选择和韩国政府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韩国发展碳汇补偿项目的限制因素以及进一步发展森林碳汇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韩国森林碳汇补偿项目发展对中国森林碳汇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100年来,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气温持续增高,这不但引起了全球生态失衡,而且将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60多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公约》缔约国第3次大会上,制定了限制发达国家排放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在京都议定书中建立的一个国际合作机制,通过该机制工业化国家政府以及商业组织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友好项目/技术的投资,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所合作的CDM项目产生的温室…  相似文献   

9.
张海滨  李滨兵 《绿叶》2008,(8):64-74
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舞台上,印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在谈判中,印度硬中有软、粗中有细;在维护国家的基本发展权益方面,立场非常鲜明,态度非常坚决;在具体问题上并不乏灵活性,显示了丰富的国际谈判经验。中国与印度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许多共同的利益和相似的看法,如果能够密切合作,拧成一股绳,在国际谈判中就能使发达国家作出更多的实质性让步。但中印在温室气体人均排放上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从而导致两国在谈判中的立场差异,中国应对此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0.
何建坤 《绿叶》2008,(8):21-27
全球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已经进入国际社会议程。围绕全球长期减排目标的选择和2020年后的中期减排安排,既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分歧。全球确立相当紧迫的长期减排目标,将极大压缩中国未来化石能源消费的环境空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提出长期严峻的挑战。同时,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的重大变革。中国应争取的前景是:对外争取发展空间,对内向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清洁发展机制,就是碳排放交易机制(CDM)其实也是一种类似排污权交易的减排形式。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因此,《京都议定书》只给工业化国家制定了减排任务,但没有对发展中国家作这个要求。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把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作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  相似文献   

12.
美国很可能通过积极地推广其气候变化新政,谋取后京都谈判的领导地位,在减排目标、经济手段等方面对中国施压。对此,采取主动是中国最好的策略:强调减排成果,提出中国未来的减排政策与行动方案;尝试能源税与碳税,建立排放权交易市场,当交易市场与交易制度成熟后,从税收方式转为碳排放交易。  相似文献   

13.
新疆水利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水电的天然资源优势。清洁发展机制是建立在《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合作机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目前水电开发面临的实际形势,并根据我区能源开发总体规划布局,对水电CDM项目开发活动进行统筹协调,进一步促进新疆水电的快速、有序、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CO2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碳减排进行合作的重要机制.发展中国家通过CDM可以获得实现节能减排的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新疆CDM项目的发展状况、国际碳市场的前景,以及新疆CDM项目开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稻葵 《绿叶》2008,(6):1-4
气候变化以及如何防止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世界性的、超越意识形态争论、超越文明价值冲突的最重要的话题。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应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国内坚决推行节能减排,制定并公布能源价格调整时间表,使能源需求在可预见的时间里趋于理性;同时以我为主开展国际研究,提出节能减排的中国理念和标准——按照发展路径减排,从而代表发展中国家,主导二氧化碳排放国际谈判。  相似文献   

16.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提出的三种灵活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之一,允许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使发达国家实现其减排目标的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是CDM开发重点之一。但建筑节能CDM项目在推广力度、缺少具体方法学以及实施方面存在困难。通过对建筑节能CDM的障碍进行分析,认为应加强政策支持、宣传体系以及技术支持,以促进国内建筑行业充分利用CDM,促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限制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控制全球变化的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目前,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绝大中份是发达国家在过去150年内排放的。它们目前的排放量仍占全球人为排放量的四分之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是它们正当的发展权利。作者讨论了各种限制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协定方案,认为可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制度是比较现实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保证全球气候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公平分配有限的碳排放空间,是全球气候治理与气候谈判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社会对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不仅涉及到环境问题,更关系到它们的发展权益与成本。在对"气候公平"理论的主流观点、碳排放权分配的若干"公平原则"进行述评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外典型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梳理和剖析,探讨了"气候公平"从"祖父原则"到"人均公平"、从"人均公平"到"人均累计公平"、从"人均累计公平"到兼顾"人均累计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从"生产型排放公平"到"消费型排放公平"、从"排放公平"到"发展公平"的发展方向,并从碳排放权公平分配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保证未来全球气候安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碳排放、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三赢"。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16,(1)
资金是巴黎谈判中最富争议的议题。随着气候资金从"减缓—适应"向"边际成本"再向"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范式转变,其需求量大幅提升,供给主体也日益多元化。当前气候资金机制面临需求量难以精确量化、私营资金进入存在结构性障碍、国际资金转移平台难以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资金使用效率不彰等技术政治难题。中国面对国内融资和帮助发展中国家融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双重挑战,能够积极推动的工作包括:参与开发共同追踪气候资金的方法,提升公共资金的杠杆率,推进绿色气候基金治理结构和操作细则的改革,使之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刘东国 《绿叶》2008,(4):46-5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是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前提。如果无视中国发展阶段的现实,一味地让中国承担更多的环境治理责任,势必会影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国应以理力争自己的发展权。区分责任不等于不承担责任,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面对二氧化碳减排日重的外交压力,中国应将天人合一理念融入现代化进程,走新型的绿色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