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钻井污水是一种棕黑色的多组分复杂体系,含有大量粘土粒子、电解质、少量浮油和油田处理剂,基本上属于胶体体系。ξ电势是胶体的一个重要性质,试验中研究测试了几种常用无机絮凝剂处理钻井污水时ξ电势的变化,根据ξ电势的大小及等电点时絮凝剂的用量对其进行了筛选。  相似文献   

2.
钻井废液-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钻井清洁生产的核心设备——钻井废液-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原理、流程和处理效果。实践证明,用这种一体化设备处理普通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产生的钻井废液时,设备排水质量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或二级标准);当用于处理高温深井聚合物-磺酸盐复杂钻井液体系产生的钻井废液时,除了COD外, 排出水的主要水质指标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用该设备处理后的泥渣含水率低于55%,泥渣体积减少了88%。  相似文献   

3.
PDW-Ⅱ型石油钻井污水处理机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PDW-Ⅱ型石油钻井污水处理机的开发研究及现场试验结果。该机采用一步絮凝沉淀的工艺过程,适用于低色度、低浊度石油钻井污水的处理。试验表明:处理后出水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可以排放或回用于井场。  相似文献   

4.
常用钻井液填加剂对钻井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石油工业钻井污水化学需氧量(COD)严重超标的状况,从分析测定目前油田常用的8种钻井液添加剂的COD入手,探讨了钻井液添加剂对钻井污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8种钻井液添加剂按油田现场配比复配后,对钻井污水COD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大小依次为:柴油、HPAN、磺化沥青、PAN、PAM-1、FA-367、XY-27、CMC;钻井污水中COD值严重超标的主要因素是钻井液添加剂;并且钻井液添加剂浓度与其对应的COD之间存在良好的一元线性关系。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较好地预测油田现场各钻井液添加剂对COD的影响,为解决钻井污水处理这一难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二级絮凝强化技术处理钻井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沉降法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钻井污水处理方法。对辽河油田的钻井污水采用二次絮凝处理工艺进行了实验。该油田钻井污水处理中选用CaCl2作为一级絮凝剂,利用离心强化固液分离法,污染物的脱除效率高,处理时间短。用二级絮凝强化技术处理钻井污水时采用了调质剂C和助凝剂D与絮凝剂PAC或LX复配,出水中铬的化学需氧量低于150mg/L,处理后的水质满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混凝法对江汉油田钻井污水进行了室内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污水处理时所选絮凝剂的种类、加入量、加入顺序、温度和加入后的沉降时间等都会影响处理效果。采用单一无机化学药剂,沉降速度较慢,故考虑将无机和有机药剂复配使用,即利用先加无机药剂后再加入有机药剂的顺序处理该油田钻井废水。该实验结果为油田钻井污水无害化处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水生植物法、水生植物一化学絮凝法、化学絮凝法、化学沉降法对钻井污水进行的处理,并着重研究了化学絮凝法。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应用表明,百色、陆良盆地石油钻井污水采用氯化钙十石灰十铝盐进行三级处理后,可取得满意效果,并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JZW-4钻井污水处理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现有的钻井污水处理设备无法满足污水处理需要的问题,研制了JZW-4型钻井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了室内试验,证明只有混凝-离心-过滤法是最佳的处理方法;并根据此方法研究制造出了JZW-4钻井污水设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用该装置处理污水,出口水质符合国家综合二级排放标准。说明JZW-4钻井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设计合理,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对二级化学混凝、Fenton氧化与微孔膜过滤耦合技术工艺处理钻井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对不同混凝剂的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佳混凝剂及试剂最佳投加量,探讨了耦合条件对处理出水COD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AC和PFS的二级混凝、Fenton氧化与微孔膜过滤耦合技术工艺可使钻井污水COD去除率达到95%,其余各项指标亦达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目前水基钻井固废均送当地制砖厂处置利用存在的处置费用高、潜在 安全环保风险大的问题,在简要分析西南油气田水基钻井固废的产生量、来源、特性、组成性质等基础上,提出了依据不同水基钻井液体系对钻井固废进行分类的方法,并重点论述了气体水基钻井固废、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固废、磺化钻井液体系固废3种水基钻井液体系所产生固废的污染物性质,相应的资源化处置利用方法第1优选分别为:直接/生物处理土壤利用、生物处理土壤利用、制烧结砖/生物处理土壤利用等,提出了相关结论建议,对油气勘探钻井环保决策管理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献^[1]中提出了分散体系、分散介质、分散相的概念,前文^[2]认为水体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复合三元分散体系,本文认为水体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复合四元分散体系,分散相是:①粗分散相,②假胶体^[3]分散相,③真胶体^[3]分散相,④分子离子分散相。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分离方法的理论(方法)是给水(排水)处理理论(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原油田产生的钻井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矿化度、色度、悬浮物及含油量均比较高,直接外排将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采油污水混合处理又将导致处理后的水质达不到标准,因而采用将钻井污水处理后再与采油污水混合的方法,这种混合污水进入采油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钻井污水与采油污水配伍性良好,净化水无结垢倾向,处理后的净化水与杀菌剂、缓蚀剂相容性良好,其主要指标均达到部颁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国外的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情况,对钻井污水用新型絮凝剂一有机一无机复合絮凝剂WBY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该絮凝剂能经济、高效地处理钻井污水。  相似文献   

14.
石油钻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水,本文列举了由于环保意识差、管理工作不力而造成的两起污染事故,一起是由于大雨,钻井污水池被冲垮;另一起是由于钻井队用泵将钻井污水排到农田。这两起事故均由于对周围环境污染造成了不良后果。本文分析了造成污染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对污染事故预防的措施与对策,以及措施实施后的效果。最后也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生物絮凝剂解决钻井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钻井污水处理中存在着混凝剂效力不高,处理费用较高并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是研究开发机械处理技术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建议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钻井污水,以消除废水处理中的二次污染,提高净化效果,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化学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钻井污水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由于钻井污水经混凝处理后仍存在COD、色度超标问题,因此需采用其他方法深度处理污水。故采用混凝-催化氧化法工艺处理钻井污水,混凝剂为硫酸铁或聚合硫酸铁,混凝剂加量一般为2000mg/L,初始pH值为3.0~5.0,氧化时间为3h等。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完全能满足钻井污水处理的要求,处理后出水可达标外排。化学混凝-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是解决高浓度钻井污水处理COD、色度超标的重要途径,在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钻井废弃泥浆组成的基础上,对泥浆体系进行稀释、酸化处理,以硅改性聚合氯化铁为破胶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破坏钻井废弃泥浆的胶体体系,采用固液分离方法使泥浆液混凝脱水。试验表明:稀释倍数为4倍、pH值为5、2.5%改性聚合氯化铁为破胶剂、0.25‰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0.8%N-626为去油剂,离心分离后泥饼中石油类含量低于3‰,混凝产生的絮体大、脱水率高、残渣稳定性好、无造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江苏油田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介了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技术,对几种主要生物处理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江苏油田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的实践,综合分析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法、接触氧化法等三种主要生物处理技术,初步提出了中小规模生活污水处理场的设计标准,可供油田生活基地中小规模生活污水处理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钻屑与废泥浆固化处理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钻井废弃泥浆流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必须对废弃泥浆进行固化处理。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出了分别适合于钻屑与高密度(ρ〉2.0g/cm^3)、中密度(ρ=1.6g/cm^3左右)、低密度(ρ=1.2g/cm^3左右)钻井废泥浆的几种固化剂配方。现场结合具体情况选用实验筛选的固化荆配方对废钻井泥浆和钻屑固化处理,固化物的强度达到0.3MPa以上,固化物浸出液中污染物含量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测定及其分级标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试验建立了测定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发光细菌法。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几十种钻井/完井液添加剂和钻井/完井液体系的生物毒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