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变色酸法测定废水中的甲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西南油气田一些监测站尚不具备用甲醇分析气相色谱法的相应能力,因此通过比色定量分析实验,用变色酸法测定废水中甲醇。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溶液在570 nm处吸光度最大;对甲醇含量为8 μg/mL的标准溶液,显色剂最佳用量为0.5 mL。按照实验方法配制标准系列,测定、统计、回归出甲醇标准曲线。该方法对甲醇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80 mg/L。加标回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由此确定了用变色酸法测定废水中甲醇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碘量法测定硫化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碘量法测定了污水中的硫化物,实验探讨了加药次序、空白滤纸、滴定终点的判断问题。由实验结果可知:必须严格按照先加入碘标准溶液、再加入硫酸溶液的次序进行处理。空白实验中是否使用滤纸,其结果差异显著。在反应过程中,随着放置时间延长,硫化物测量值会增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国标(GB 11889-1989)方法测定印染废水中的苯胺类化合物,发现测试结果不理想。改进实验方法以(1+1)的硫酸溶液代替硫酸氢钾来调节样品的酸度,用PHB-3型酸度计控制样品溶液酸度使其pH=1.2,此法可以准确控制酸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小盐度引起的实验偏差,用聚己内酰胺粉末对样品溶液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样品溶液再按国标方法进行处理。与标准方法相比较,操作方便,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样品测试数据相对偏差为1.0%,加标回收率为98.5%。将该方法用于强碱性印染废水中苯胺类的测定,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铵与碱性酚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靛蓝化合物,其色度与铵的浓度成正比,亚硝基氰化物使蓝色增强,在660nm处测量吸光度值;采用Flow Solution-IV^+(FS-IV^+)流动注射仪测定地表水中氨氮,检测范围0~10.00mg/L,检出限0.008mg/L,分析速率51个样S/h;对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进行了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具有自动进样、分析速率快、试剂耗量低等优点,可应用于大批量常规地表水分析。  相似文献   

5.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是测定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在实验分析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对实验室环境条件、反应条件、试剂的质量和实际操作要求严格。文章通过对影响空白值及检测结果的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实验试剂、样品的采集及保存等关键因素进行实验分析,使校准曲线斜率和试剂空白吸光度值在给定的检测条件下满足检测方法标准的要求,为提高甲醛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腐蚀性气体硫化氢的测定方法最常见的是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这两种测定方法都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于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而言,采样,标准曲线的绘制,以及样品的分析等过程都会影响硫化氢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同样,对于碘量法,采样,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以及样品的分析等过程也都会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碰撞反应池ICP-MS同时测定地下水中十七种稀土元素分析检测方法,采取内标校正法,选用铑、铟、铼、铋为内标元素,结合优化的仪器条件和碰撞反应池技术,校正分析过程中的干扰和漂移。外标法定量,加标回收对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十七种稀土元素浓度在0.50~5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 6;方法检出限为0.001~0.036μg/L;在空白溶液和实际水样中分别添加高、中、低三个水平的稀土元素标准溶液测定方法回收率,加标回收率为85.7%~105%,实际水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3.5%。碰撞反应池ICP-MS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干扰少、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谱线相对简单、线性范围宽及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适用于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对自动顶空进样器与气相色谱法联用技术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甲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样品加入4g氯化钠,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20min,用HP—FFAP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时,得到甲醇标准曲线方程为y=23415x+237.2,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为0.002mg/m2,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加标回收率为98.9%。该方法简单、灵敏、分离度好、检出限低。  相似文献   

9.
快速测定腈纶废水中COD_(Cr)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采用重铬酸钾加热回流的标准方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但该方法的消解时间长,操作繁琐,难以满足当前环境监测的要求,为此研究了用微波消解法测定腈纶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的最佳消解时间为15 min,硫酸-硫酸银的最佳用量为3.00 mL。用该方法与标准方法测得腈纶原水、生化处理后废水的COD值相对误差分别为0.04、0.19,具有较高的精密度。该方法用于腈纶废水COD的测定时操作简便,经济、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0.
陈英 《四川环境》2023,(5):199-202
为提高土壤中镉含量测定的准确度,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镉含量,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水分测定、样品的制备、绘制工作曲线及样品测定重复性四大过程,工作曲线的绘制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其次为样品的重复性测定,可通过低倍数稀释标准样品、增大标准样品的取样量、设备延长清洗时间、仪器充分预热稳定运行等方式提高实验准确度。研究可为准确评价土壤中镉含量检测结果提供参考,为标准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废水中的氨氮,对其工作曲线、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加标回收率进行了实验,测得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浓度分别为1.176,0.181mg/L,7次重复测定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448%,0.674%。在两种实际样品中分别加入0.5mg/L的标准浓度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测试,回收率分别为99.54%,99.58%。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简便、快捷、易操作、准确度及精密度良好。与纳氏试剂法相比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定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含氯废水COD测定的氯耗氧曲线校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健  代小华 《四川环境》2006,25(2):45-47
本文介绍了一种重铬酸钾法测定含氯废水COD的改进分析方法——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中不加隐蔽剂HgSO4,通过调整催化剂Ag2SO4的加入时间,测得表现COD值,再扣除Cl^-对COD的贡献值,得出实际COD值。与标准方法相比,本法的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同时还可避免汞盐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土壤中硫化物可以与铅、镉、砷等亲硫元素生成难溶性的重金属硫化物,加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土壤中硫化物的定期、有效监测,对分析、控制、预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亚甲基蓝分光光 度法因具有适用范围广、检测设备常规、易引入较大人为误差的操作步骤较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文章利用有证标准物质,通过加标物质固定方式、加酸方式、蒸馏速度的对比实验,进行蒸馏法测定土壤硫化物的最优实验条件探讨。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优的实验条件:固定方式为加入适量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用pH值为10~12的水定容,采用加酸分液漏斗加酸,蒸馏速度为3mL/min。实际样品测试验证的加标回收率为90.6%~94.0%,且数据稳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便携水质测定仪,结合行标法HJ/T399—200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通过调节消解液的酸度和增加消解时间方式,建立化学需氧量(COD)现场快速消解优化法。 实验结果显示此优化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4以上,标准偏差为1.3%~2.1%,加标回收率95.4%~103.5%,均符合实验要求,在实际废水样品检测中,比行标法(HJ/T 399—2007)准确度更好,与便携分析仪方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与滴定法HJ 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验证也无差异,此优化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准确度高的优点,适合于废水大批量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UPLC-DAD-FLD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以加速溶剂萃取(ASE)和固相萃取为提取和净化手段,采用超速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荧光检测器(UPLC-DAD-FLD)串联捡测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通过色谱柱的比较,选择更小粒径和内径的分析柱(Supelco SILTMLC.PAH,100×3.0mm,3μm),缩短了分析时间,也节省了溶剂(乙腈),满足大量样品的快速灵敏分析的需要。在保留时间定性的基础上,利用PDA获取的紫外扫描光谱图与目标化合物的特征吸收标准谱图比较,提高了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和精密度(RSD〈10%),16种多环芳烃的检出限在0.005—1.33μg/kg之间,并成功应用于样品分析,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1.4%~120%。实验中为了确保整个分析过程的可靠性,替代物的加标回收率控制在50%-150%之间;土壤标准参考物的测定结果都在预测值范围内,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水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采用梯度淋洗,流动相为水、乙腈,分析时间为16 min。采用标准溶液系列进行分析,绘制工作曲线,并计算回归系数。进行了回收率、检出限实验,当取样量为1L时,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回收率均在85%以上,RSD1%。在现场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水源原水以及沿线的干渠中,检测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其平均浓度范围为0.4~1.8μg/L,均小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限值。出厂水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陈明 《四川环境》2012,31(6):13-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已经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对金属铜的吸附作用。研究土壤吸附铜的速率的方法是根据所做实验的数据进而绘制吸附量与时间之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所得到的曲线斜率来探讨吸附动力学过程。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得知:pH对土壤吸附铜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当其他的条件相同、土壤自身的pH增加时,土壤对铜的吸附量也随着增加,加入液pH为5.5时的吸附量显著高于pH为2.5的吸附量。表明土壤对铜的吸附作用受酸度影响较为明显,在酸度增加的情况下,土壤对铜的吸附降低,使得铜从土壤中解吸出来,进入水体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我们要提高预防酸雨等环境问题,防止酸雨使得土壤中重金属进入到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