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减少旅游景区内接待设施建设 重庆应科学地规划旅游景区的土地利用,区分风景名胜区与旅游接待区的功能,借鉴世界旅游组织为四川省等省编制的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拆除一些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设施。在风景名胜区附近的县市驻地、乡镇驻地或村落,建设旅游接待中心。 发挥市县城区、乡镇等的旅游集散地功能.扩大旅游服务功能的辐射范围,依托已有的基础设施,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是与旅游风景区相隔离的服务接待地, 也应科学规划,建设风格应与景区一致。可以利用旅游景区内原有乡十民居,改造成为小型家庭旅舍和青年旅舍,室内现…  相似文献   

2.
阜康市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规划是生态示范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天池风景区规划为例阐述生态旅游规划应突破以风景区为主单一的旅游景观格局,应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理论,按照景观格局的梯度性变化为依据,以增长旅游线路、丰富景区类型、提高旅游收入为内容,以保护景区资源、开发景区资源为目标,开展基于发展“大旅游”思想的以沈域为单元的全面战略性规划,为实现阜康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到新疆的人,必然要造访著名的旅游胜地天山天池.天池,古称瑶池、冰池,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境内的天山格达蜂西北坡,距乌鲁木齐市10公里.从乌鲁木齐前往天池很方便,我们一行清晨从乌鲁木齐驱车东行,道路宽畅平直.经米泉过阜康县城3公里顺岔路口入山,开始了一段大约半小时车程的山路.汽车傍三工河道盘旋而上,河两岸杂树...  相似文献   

4.
主体分离: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名胜区行政主体和经营主体相分离由于风景名胜区具有行政区域的性质,从法律意义上讲,不应该将风景名胜区整体企业化,或者当作风景名胜资源资产化;同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企业化经营又要求经营企业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概括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实现行政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分离应该是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所谓行政主体和经营主体相分离,是指在风景名胜区内依法设立人民政府或管理机构,纳入公务员系统,单纯行使政府职能,负责景区维护与监管;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则由企业进行经营,该企业应当是自主的经营实体,行…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天山天池近十年水质变化情况,基于天山天池3个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t-test分析天山天池2013—2022年丰水期和平水期主要监测指标变化特征,并结合近十年数据利用灰色模型预测2025年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天山天池水质的评价因子为总氮、总磷,总氮浓度丰水期显著高于平水期,总磷浓度丰水期较平水期低,影响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叶绿素α浓度受水期影响不明显。同时预测显示:到2025年,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将接近20 mg/L,氨氮平均浓度达到0.17 mg/L,总磷最高浓度约为0.014 mg/L;总氮最高浓度约为0.97 mg/L。最后结合地方政府近十年采取的综合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我先后看过了两个天池,一个是东北的长白山天池,一个是新疆的天山天池。而且长白山天池还去过两次,一次是夏季,一次是冬季。夏季与冬季的景象是不完全一样的,但都很幸运,所获的印象都很完整,据说能够赶上长白山天池景象非常清晰而不受气候影响的时候并不多。新疆天池则只看过一次,而且是在第四次赴疆之行时实现的,景象极其清晰而且完整,机遇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转让经营权成为一些风景名胜区管理和经营改革过程中引入企业化经营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贵州马岭河作为全国首个实行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特许经营管理的试点单位,却在经营权转让后仅一年便以企业的退出而宣告失败。基于制度层面对马岭河景区转让失败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并就如何规避景区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的经营管理风险和负面影响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我国相关旅游地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天池之绿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天池不是绿。 天池的绿有一种高贵的气质。凡人与名山的相遇,大都结着钱缘,千里万里,到此一游,购得门票,无论怎么遥远的山水,都可一亲芳泽。但长白山的天池不一定是,她不但要有钱缘,而且要有情缘,导游小姐对我们说:大哥大姐运气真好噢,来一回就与天池碰了面,曾有“真龙天子”来三次,天池都不肯露脸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世界遗产地,大多作为风景名胜区对社会公众开放,因此,楼堂馆所、公路、索道及游览步道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有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和损坏,如何及时修复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成为当前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景观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山风景区2008年实施的光明顶高海拔花岗岩山地景观生态修复工程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以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案例地,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该景区民宿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虎山景区的民宿在空间上总体呈集聚分布类型,呈现"二大核心,多处聚集"的分布模式,其中景区海拔、水系分布、区位交通、景点分布、景观可视性、业态分布、乡村聚落等7个方面是民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龙虎山景区内民宿选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潜流人工湿地在景观水系水质维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金地格林世界高尔夫公园生态景观水体水质维持系统工程为例,探讨了建立以FILSYS潜流人工湿地工艺为核心的住宅区生态景观水体水质维持系统,以及FLSYS潜流人工湿地工艺的应用特点和效果,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变化形势下,低碳理念应运而生,旅游业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旅游景区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创建低碳景区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和核心。创建低碳景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合理规划是创建低碳景区的重要前置条件。在旅游规划编制过程中,将低碳理念渗透和贯穿其中,可保证景区从初期就按照低碳景区的要求和标准来建设和发展。分析了景区规划内容体系与低碳景区构建的对应关系,从景区规划的理念、功能分区、景区设施、旅游产品和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景区的低碳化规划要求,从而保证景区从前期开发到后期运营都朝着低碳目标迈进,促进低碳景区的有序创建。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景区景观资源,降低对景观的影响,有必要开展风景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针对其建设特点,梳理了移动通信基站景观影响评价思路,探讨了评价方法。以南京玄武湖公园梁州基站为例,在景观敏感度和景观阚值评价的基础上,对3处基站拟建址的景观影响进行评价,给出评价结论和建议,对开展景观影响定量评价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螺丝壳山风景区保健旅游的环境与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以礼 《四川环境》2004,23(5):11-13
螺丝壳山风景区风光秀美,其空气和水环境质量良好,低日照、低太阳辐射、湿润、低风速等气候有利于保健美容;并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越来越体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吕静 《四川环境》2005,24(4):67-69
本文结合生态旅游讨论一个水库风景区的景观规划创意,从生态规划角度对人与环境的共生主题进行探讨,突出水域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提倡规划项目与时代需要的深入结合,并在具体规划中关注人与环境的共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化景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国内外有关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文化景区开发、景区文化资源开发、城市文化与城市风景区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对国内有关文化景区建设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目前国内有关文化景区建设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尚为空白,有待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cognition became widespread of the important effect of agricultural runoff on the health of aquatic ecosystems in the Lake Erie basin and elsewhere. Because of the efforts to remediate Lake Erie, the "dead lake" among the Laurentian Great Lakes, a number of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s were undertaken in the Lake Erie basin to evaluate and foster adoption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other farming techniques that would reduce runoff while maintaining productivity. In addition, intensive water quality studies of long duration were begun on major tributaries to Lake Erie during this time. The Lake Erie Agricultural Systems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LEASEQ) project examined governmental programs, changes in agriculture, and changes in water and soil quality during the period 1975-1995, and sought to evaluate the linkages among these factors. The study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agricultural land use of soils developed from glacial materials deposited on Paleozoic sedimentary bedrock, mostly limestone. Tile drainage is extensive, particularly in slow-draining clay-rich lacustrine soil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watershed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udy area, its geology, geography, soils, and agricultural history. In addition,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LEASEQ concept and introduce the 11 other papers in this series, which provide a detailed exposition of the results of our studies.  相似文献   

18.
以博弈均衡理论为基础,以平顶山市清水河景区为案例,通过对"人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地调研和走访,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及其博弈均衡。研究表明,只有顾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追求和利益最优化,保证多方利益的协调才是旅游新景区开发的最佳途径,从而为旅游新景区开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具有饮用水源、栖息地、水产品供给、人文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邛海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出现了面源污染严重、区域水质恶化、泥沙淤积、湿地萎缩、面积减少等环境问题,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加重。本文针对流域主要环境问题,探讨并提出了邛海生态环境保护以湖泊生态安全保障为目标,以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和生态保育为核心,实施生态调控、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举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