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总结了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和设备,分析了目前锚杆检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公路高边坡大部分需采用锚杆支护,但在降雨较多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支护的钢筋锚杆常因地下水的腐蚀而失效,需进行二次支护,大大增加了支护成本。玻璃钢锚杆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和抗疲劳的优点,能有效克服钢筋锚杆易腐蚀的问题。以赣南安远—定南高速公路A2标段山下深切边坡为例,采用FLAC3D软件对玻璃钢锚杆在该边坡中的支护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边坡支护前后坡体应力、应变以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玻璃钢锚杆受力情况。结果表明:玻璃钢锚杆锚固边坡能够有效地减缓坡体变形,减小坡脚处塑性区的范围,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矸石边坡中锚固格构梁组合喷射砼的支护机理、力学特征及对稳定性的影响,基于FLAC3D内嵌的Cable,Beam和Shell结构单元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支护后,坡体拉剪塑性区缩小明显,剪应力增高带移至锚杆末端,坡面和锚杆加固区内剪应力降低;喷射砼后,格构梁所受轴力、弯矩更大,锚杆拉力与锚固体粘结应力也更大。建议在安全储备足够的前提下,薄喷混凝土,既减小格构梁和锚杆受力又提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林伟 《交通环保》2003,24(Z1):181-182
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在鄂西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对不同地质、地貌地段,在常规路堑边坡防护设计基础上,采用锚杆挂网喷射砼及锚杆地笼框架结合各类浆砌片石绿化窗口;平台、碑落台设置绿化种植槽,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进行坡面防护、绿化、景观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5.
无损检测与评价是现代工业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新材料、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竞争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此文主要介绍模具质量与无损检测的密切关系.结合实例阐明无损检测评价模具寿命,分析失效原因以及提出对策的重要作用.无损检测评价是无损检测新学科的一个飞跃,它能在生产流程中及时反馈各种实用信息,进行质量控制,指导各工序的改进提高,从而保证模具较高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使模具产品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十漫高速公路隧道受两郧断裂带的影响,在隧道施工期间出现围岩大变形、坍塌、初期支护开裂及隧道涌水,且运营期间可能出现衬砌开裂、地下水下渗、偏压危害等一些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并结合工程实际以及采用在现场进行锚杆拉拔力测试、超声波和地质雷达检测衬砌及混凝土质量等,提出了控制公路隧道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建立了一个包括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共同参与的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量在用压力容器的检验,均以常规无损检测结果进行评级。而那些在定级中允许存在的缺陷、漏检缺陷以及新生的缺陷,如不及时发现与排除,则对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为此,对珠海市大中型在用压力容器实施常规无损检测的同时,还进行声发射检测的交叉检验。即第一次定检采用常规无损检测(即静态检验),第二次采用在线声发射检测(即动态检验),从而能有效地从静态到动态全面地评估设备的实际状况,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应用于储罐检测的主要无损检测技术,重点对漏磁检测、超声波检测和渗透检测进行了应用介绍,根据实例分析,每种检测都有其优缺点,综合应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对储罐进行全面检测是保障储罐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MD- 50型钻机主要用于锚固工程施工。目前 ,已在我队初步使用。此类钻机的性能、特点以及钻进工艺等与其它钻机相比完全不同。针对这个问题 ,在尚未有锚杆施工《规程》的情况下 ,为了充分发挥此钻机的优越性 ,显示其施工效能 ,达到适用于开拓新项目之目的 ,根据“MD- 50型钻机使用说明书”以及笔者多年来有关实际工作的综合体验 ,对锚杆工程提出了“一个正确 ,二个合理 ,二个注重”的施工技术要求和四方面的施工安全规范 ,以供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锅炉压力容器常见的超声、射线、渗透和磁粉四种无损检测技术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锅炉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对策,能有效保障锅炉压力容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后评价的概念和目的的讨论,对声环境后评价的主要内容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后评价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声环境后评价的监测与调查和验证分析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深汕西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后评价之中。  相似文献   

12.
公路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公路建设促进荒漠环境改善的同时,由于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较湿润区易引起环境退化,且生态恢复十分困难。新疆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差,属中国乃至世界上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是中国荒漠面积最大的省区,荒漠环境复杂和类型齐全。荒漠区公路建设的自然环境具有区域生态脆弱,水源短缺,路域土质复杂,环境保护问题多,道路病害较多等特点。公路建设引起的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致使区域植被覆盖度降低,为灾害发生提供有利地貌条件,引起水、土理化性质变差,对路域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荒漠区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变差等6方面。针对荒漠区自然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引起的环境退化及成因,提出在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营运3阶段防治公路路域环境退化的17条措施,以保护荒漠区路域环境和保障交通畅通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临时用地复垦是一门新兴应用技术,加强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的建后复垦技术研究,对改善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京大高速公路山西段为例对临时用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技术方法以及实际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岩体严重风化、垮塌和裂隙发育是库木吐拉千佛洞普遍存在的地质环境病害.风化岩体锚固机理的研究和灌浆材料的优选是对洞窟实施有效安全保护的关键。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锚固体的破坏产生于岩体与灌浆体的接触面.抗拔力与锚固长度无明显线性关系.存在最佳锚固参数;风化岩体具有良好的可灌性.实现裂隙灌浆的重点只在于材料性能的确定。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进行保护施工必须综合考虑特定环境条件.充分比较材料的优劣.恰当地选择锚固技术和引用PS及PS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
陈筠  郭明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68-173
碳酸盐岩是岩溶地区修建公路的主要砂石材料来源,贵州岩溶地区碳酸盐岩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利用该项资源,是公路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贵州岩溶地区碳酸盐岩分布特点及其生成环境,结合筑路石材性能指标,旨在探讨筑路石材性能与其相应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为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筑路集料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2年和2006年公路建设前后的两期遥感数据,分析了公路对沿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建设使公路用地面积增加了4.10km^2,主要由侵占农业用地和沙地所导致;居民区、森林面积分别增加了1.12km^2和0.08km^2,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有所减少;道路、居民区和森林的景观破碎化指数增加,农田、草地、灌木、沙地和水域下降;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加,景观优势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18.
杭瑞国家公路凤凰至大兴(湘黔界)K0+500~K5+000段穿越凤凰国家地质公园奇梁洞景区。为分析公路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奇梁洞地质遗迹影响程度,预测施工过程中爆破震动和项目建成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对地质遗迹造成的危害,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分析公路工程建设对地质遗迹的影响。为工程建设提供奇梁洞地质遗迹保护审批依据,防止建设工程引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技术的青藏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改建完善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凝练出以Landsat7 ETM+、Landsat5 TM、Geoeye等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光谱差值法和目视判读法等方法,对施工前后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并构建干扰斑块数量、干扰强度和干扰幅度等评价大型线性工程施工期干扰强度的新指标和新思路.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高寒草甸向裸地或建筑的转变,同时也提取出少量植被恢复斑块.变化斑块集中分布在公路两侧10~50m范围内,对区域干扰幅度较小.通过工程监理与实地考察数据的验证,该方法能准确提取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斑块,提出的干扰指标能有效提高变化信息的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建立自然环境试验智能巡检系统,使用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工巡检工作。方法 通过分析巡检作业环境和巡检任务,确定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功能要求和技术参数,进而开展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融合控制后台、远程数据库等设备,实现智能巡检系统构建。结果 开展了智能巡检数据采集的使用验证,巡检机器人采集的样品图像对焦清晰、分辨率高,样品在图像中的位置大小合理,腐蚀特征展示清楚。巡检系统可对样品图像进行自动分割和智能识别,对蚀点、流痕等损伤特征识别准确,精度可达0.1%。结论 智能巡检系统可以满足自然环境试验的巡检要求,替代人工完成部分巡检工作,智能巡检数据便于入库和使用挖掘,对于自然环境试验的数字化转型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