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用协调中的发展协调度方法对晋冀鲁豫接壤区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及调控进行了研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用2个权重相等的子系统,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Sp和发展经济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值Tp所组成的协调度综合评价值Zp的计算值判断了该区域的“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为基本不协调状态,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有所恶化。从2个子系统的单英指标分析了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的原因并用环境经  相似文献   

2.
石油开采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采区环境污染,严重降低了生态环境质量.为探索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综合评价现状的分析,精选指标构建了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值,并构建了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择胜利油田某采区进行了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RS和GIS支持下的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及相关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采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四川生态环境分为5级,分级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环境东部明显好于西部,盆地好于山区,三州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大。这与四川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因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也与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  相似文献   

4.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客观准确的评价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引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提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并以安徽省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为例,根据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资料,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明显的污染,并且各区域污染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优劣的关联序依次为:南陵县、芜湖县、繁昌县和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5.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灰色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灰色系统的评价方法引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评价指标值分为高、中、低 3类 ,首先计算出评价对象隶属于各指标类别的权系数 ,再将各评价指标同类别的权系数加权迭加 ,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权系数矩阵 ,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坐标图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类 ,避免了常用的指数法存在的问题 ,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最后 ,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协调度中的发展协调度方法对晋冀鲁豫接壤区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及调控进行了研究。在经济快速增长(GNP>8%)的前提下,用2个权重相等的子系统,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Sp和发展经济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值Tp所组成的协调度综合评价值Zp的计算值判断了该区域的“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为基本不协调状态,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有所恶化。从2个子系统的单项指标分析了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的原因并用环境经济学中的环境管理规划的基本原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讨论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焦作市2000年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构建了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由3个层次24个指标组成。对焦作市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单因素和综合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市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比较差,并存在一些主要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善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水质与静态水量、动态水资源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区域水环境质量综合权重评价新方法,即用动态水量权重、社会经济权重和生态环境权重之和作为综合权重,根据各个监测断面水质和该断面所代表的用综合权重加权后的静态量,以某类别水质的各监测断面代表的加权后的静态量之和占评价区域各类断面代表的加权后的静态水量总量分比来表...  相似文献   

9.
建立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分别测度2000年-2010年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协调模型,测度两者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进而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缓慢下降,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不断上升;两者的协调关系从中级协调-优质协调-中级协调,协调发展度表明两者的协调处于相对低层次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Landsat TM图像和2004年中巴资源2号卫星(CBERS-2)遥感图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建立了山东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对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4年间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并呈现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要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前,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后期;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水环境质量改善,但水生态状况堪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进入攻坚期.通过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形势的研判,阐述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和目标,并提出了四项战略.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从单一要素、单一指标、部分区域转向水生态环境的系统保护和综合修复.②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由水环境质量改善转向水生态环境安全提升,未来将逐步转向生态环境健康改善.③空间管控战略需要整合多项区域规划,研究构建流域与区域协同、水陆统筹、山海一体的统一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空间单元划分体系.④产业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在影响水生态环境安全的相关产业领域加强防控.⑤科技创新战略要突出科技平台的作用,推进数据、人才、技术、成果的汇集和创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由投资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⑥现代治理能力提升战略要求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率先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研究显示,把握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和目标,推行空间管控、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现代治理能力提升战略,能更加有效地支撑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指标体系,能够确保规划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实施.通过回顾分析"十一五"、"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指标体系,结合广西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与国家和广西同期规划、计划、方案等衔接基础上,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指标体系,设置了环境质量改善、总量控制、污染治理、风险防范、生态保护和生态公共服务等6个方面共29个指标,以期更好地指导"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自然条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实力雄厚.但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与人口的快速增加,也不得不面对环境容量瓶颈,同时偏重的工业结构与高污染负荷的现状也给城市环境水平的提升带来巨大压力,如何保护区域优良生态环境引人关注.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工作进展,总结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要求,提出了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首次提出了产业生态环境影响分级及评分体系,构建了产业结构综合生态环境影响指数(CIISEE),分析了东莞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演变。研究发现:1978~2007年间,东莞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工业结构经历了从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的转变;此年间,CIISEE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该研究实证了CIISEE指数对环境效应的指示性,说明东莞产业结构对其生态环境产生了越来越明显负面效应。该文结合新兴工业地区的一般规律,分析探讨了东莞产业结构演变与环境效应的内在关联,并提出了东莞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ncisely introduced the eco-environmental survey in China and the Chinese scientific programm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which is being practiced or being planned.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nation-wide system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and has taken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for solving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1) a seri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n promulgated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legal administration and economic punishment. (2) the idea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purpose of 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or reg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planning. (3) spread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logical technologies have reduced the pollutant sources and have increased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profit.  相似文献   

16.
阜新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环境学、生态学及矿区修复基础理论,从煤矿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环境评价因子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等级标准三大模块出发,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根据煤矿生态环境的特点,结合RMMER(Regulation of Multitudinous Min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模式,建立自然禀赋维、生态环境维及人文指数维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确定煤矿生态环境两个层次三维体系下的16个指标因子;利用"多手段结合"的原则,确定煤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标准及相应等级阈值。分析辽西阜新矿区煤矿开采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采用信息提取技术定量指标因子;提出利用多次迭代法建立指标因子判断矩阵的方法;建立基于改进式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煤矿生态环境指标权重的阜新煤矿生态环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应用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进行分析,给出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阐述分析红岗区域范围内的水质、土壤、草原等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环境质量,并提出了建设和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都市型经济开发区的类型和特点,重点分析了都市化经济开发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制约性因素,提出了从产业生态化建设、土地利用生态化建设、信息现代化建设以及区域环境健康保障体系四个角度分析了生态化建设的路径体系和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GIS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选择区域环境地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模型确立其权重系数,构造了区域环境地质评价模型。评价过程中,摈弃了常用的规则网格划分评价单元的评价方法,改进为利用GIS的空间登加功能生成评价单元,并利用GIS的属性数据库对福建省区域环境地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福建省环境地质状况分为五个区,并分析了各区主要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确定影响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制定的因素变量,设计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环境分析的框架,从生态环境概况、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方面进行论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确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论述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地位,实现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论述,并以三峡库区为例,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完成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