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某污水处理场的情况,提出了对高浓度混合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的方法,对炼油、化工废水处理场进行了优化管理。分析了影响污水治理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方法以后,提高了污水处理抗冲击能力和治理效果,使污水处理场实现了长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新疆油田在稠油污水处理和回用方面的关键技术和成熟经验,采用强酸性树脂软化技术和化学清洗技术实现了稠油污水回用注汽锅炉。六九区污水处理站采用高效水质稳定技术,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稠油污水在处理后符合GB 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的要求,大幅度降低了注汽锅炉的运行成本;将60℃以上的稠油污水替代清水回注稀油油藏,热水驱油,改善了驱油效果,同时根据污水温度较高的特点,对注水井井口的保温工艺进行改进,实现了稠油污水热能的综合利用,为油田污水治理和回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河北兴隆县兴隆镇小早沟村青年农民刘春生,改进运输污粪的方法,很快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去年十一月,刘春生得知县城里有些新楼房盖起后,排除污水、粪便很困难。他马上投资一千多元购置马车、污水罐等工具,开始从事往外拉污水、粪便这项副业。他还购买了一台潜水泵,把污水、粪便从污水井里直接抽到污水罐里,改变了过去用桶掏的旧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一至八月,他拉污水、粪便一  相似文献   

4.
锦州采油厂污水深度处理站自2002年10月投产以来,已连续处理污水并回用注汽锅炉2947×10~4m~3;污水常规处理站投产于2007年11月,连续处理污水回用注水443×10~4m~3。油田采出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清水资源,避免了无效回注,同时充分利用了污水剩余热源,降低了湿蒸汽发生器的燃料消耗,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主要介绍了稠油污水处理技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取得的经济效益等。  相似文献   

5.
用蒸汽驱油开采稠油,污水不能回注,外排污水中石油类和悬浮物对环境造成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南油田在引进设备的基础上,对稠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进,利用原有设备,增加了用简单气浮选装置处理稠油污水工艺,只需增加一台离心泵。该工艺投资少,运行可靠,效率高,适用性强。但要注意控制微气泡的大小等。  相似文献   

6.
1987年底埕北油田排海生产污水含油严重超标,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调整改进聚结器、浮选器,砂滤器添加滤网,清洁水缓冲罐增设污油回收装置。之后,进行了加药实验,实验表明:选择适用子处理埕北油田生产污水的化学药剂和其合适的加药浓度,使排海生产污水含油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排海污水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目前长庆油田站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对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以得到优质的中水,从而回收利用。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水质监测,COD、氨氮、浊度的去除效果好于GB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中冲厕、绿化等用水要求。通过中水回用,形成"给水→利用→处理→循环利用"的中水回用模式,既节约了新鲜水,又减少了污水排放,保护了油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污水排放量及监测指标的增加,某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达标要求,亟需对污水处理能力进行提升。本研究采用"活性污泥+MBR膜法"为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增加气浮、投加药剂及改造好氧池等方式对该装置的主要单元工艺进行改进。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BR一体化装置在处理进水浓度波动较大的生活污水时,运行稳定,且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标准,为生活污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的运行维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辽河油田黄金带炼油厂废水处理现状,简要介绍了活性污泥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分析了污水处理技术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根据稠油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水水质的特性,如何对原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介绍了改造后的A/O生物膜法处理工艺的技术特点,处理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大幅降低,污水排放各项指标均符合DB 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炼油厂外排污水存在的问题,该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进污水处理工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上游管理,以减少冲击事故。通过这些努力污水场排水合格率连续几年一直达90%以上,污水回用率达30%以上。从1994年至今,污水处理场各套设备运行基本正常,达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生化技术在采油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生化技术处理冀东油田的采油废水,在处理工艺流程中采用了悬浮、附着厌氧-好氧氧化池。与其他污水生化处理工艺相比,其不同之处是在池中同时存在悬浮污泥和固着生物膜,保持了很高的生物量,增强了设施耐冲击负荷的性能和处理能力。同时,池中还设置了可自由摆动的中密度弹性立体填料,池底设置了可变微孔曝气管。在曝气过程中,弹性立体填料对气泡有多层次的切割能力,可以提高充氧效率,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对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也有很好的处理效果。石油类去除率达到83%,COD去除率达到80%,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重庆气矿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重庆气矿气田采出水水质复杂,为提高处理效果,详细分析了出水水质状况,从处理设备和技术、处理药剂等现有处理工艺方面对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国内外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改进重庆气矿过滤器中常用滤料的选取、缓蚀、阻垢及杀菌措施的确定、混凝剂的加注以及监测手段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加药量的采出水絮凝试验表明:硅藻土是一种能够用于采出水处理工艺的新型药剂,絮凝沉降后水的浊度可降低到1NTU左右,悬浮物的体积浓度降低到0.0005%以下,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值向有利于通过过滤工艺去除的大尺度方向变化。适当的加药量为50mg/L。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促进剂(VB591和BiNutrix-ww)可不断释放营养素,以保证微生物的健康生长,有助于加快微生物矿物化过程,促进有机污染物分解,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在采集的油田废水中分别投加这两种微生物促进剂,与参照对比水样按相同条件进行了曝气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促进剂能使废水中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大大提高,处理时间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对“降低采油污水处理中污泥产生量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采油一厂文一污水站进行了为期66天的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降低采油污水处理污泥产生量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部分离子转变为对污水净化有用的组分,并通过控制污水中的氧含量、pH及离子平衡,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控制腐蚀、维持水中离子平衡的目的。当复合碱按600 mg/L加入并使系统的pH值控制在7.0~7.3且絮凝剂、助凝剂加入浓度分别为150 mg/L、100 mg/L时,污水的pH、含油量、总铁、悬浮物由处理前的6.0、109 mg/L、13.5 mg/L、78 mg/L下降为7.0、0、0~0.42、1~2,滤膜系数为35;污水腐蚀速率为0.0691 mm/a;处理后水中SRB、TGB含量分别为0、101个/mL;经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等单位监测和技术评价证实,处理后污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对地层不伤害,所产生污泥可初步用做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中原油田产生的钻井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矿化度、色度、悬浮物及含油量均比较高,直接外排将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采油污水混合处理又将导致处理后的水质达不到标准,因而采用将钻井污水处理后再与采油污水混合的方法,这种混合污水进入采油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钻井污水与采油污水配伍性良好,净化水无结垢倾向,处理后的净化水与杀菌剂、缓蚀剂相容性良好,其主要指标均达到部颁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大牛地气田污水预处理药剂加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牛地气田污水水质总体呈现高浊度、高矿化度、高腐蚀性、高含铁量及低pH值"四高一低"的特点。预处理阶段对后续处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试验确定了该阶段的加药量,提出了"一控二适量"的加药原则,选定JH-1、JH-2、JH-3的加量分别为300、50和2mg/L配合使用,使污水pH值控制在8.0~8.4之间,既节省了运行费用,又极大地缓解了处理过程中设备的结垢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新疆宝浪油田污水处理原来采用外排方式,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为此,通过对处理工艺进行的改进,对分散自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及对处理药剂进行了重新筛选。改造后终端出口水质的悬浮物由200 mg/L下降到3.93 mg/L,去除率为96%,含油量由200 mg/L降为0.79 mg/L,去除率为99%,含铁为3.9 mg/L,细菌总数为4.5个/mL,硫酸盐还原菌为4.5个/mL,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了《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标准回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川西北气矿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水质情况,论述了气田水四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为了维持生产和减少环境污染,在该气藏中引入了预处理装置,对气田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异层回注。介绍了该工艺的流程,处理后气田水中SS和石油类含量分别为15mg/L和5.3mg/L,达到了设计要求。对处理成本及四种地层水处理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并根据其应用情况提出了建议,供生产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