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况.这为国家和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招致欧美等国对我国的贸易设限和制裁。政府和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冲破现有国际贸易壁垒.发挥比较优势、扩大经济收益。在现有的”奖出限入”政策导向下.中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厂”。  相似文献   

2.
花瑞祥  蓝艳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9):2210-2218
为识别和量化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基于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贸易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数据,核算了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环境成本,并利用冗余分析探索了影响环境成本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结果表明:①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期间,中国在工业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固体废物的排放上存在污染逆差,分别为3 600×108 m3、3.8×104 t、19.7×104 t和9.8×104 t;但在工业废水和粉尘的排放上存在顺差,分别为5 400×104和1.1×104 t.②重度污染产业贸易均呈污染顺差,中度污染产业贸易的污染逆差最大,轻度污染产业贸易呈现较小的污染顺差.③中国与东盟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造成污染顺差,而与中高收入国家的贸易则实现了污染逆差.④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我国进口贸易中环境成本的主要因子为城市化率和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说明我国从东盟发达的工业国进口了含大量环境成本的工业品,而影响我国出口贸易中环境成本的主要因子为出口额,表明我国向欠发达国家出口了大量的初级工业品.因此,我国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减少重度污染产业的污染排放强度,同时优化出口结构,避免成为“污染避难所”.   相似文献   

3.
叶汝求 《环境保护》2007,(15):11-12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增长"一路高歌".然而以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模式在输出大量产品的同时,也在输出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污染环境.中国出口的能源、资源环境的消耗成为了其他国家消耗的替代品.随着贸易的增长,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如何调整产业和贸易结构,使环境保护和贸易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贸易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着巨大的动力,但快速的贸易发展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初步研究表明,我国贸易价值量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对此,应充分把握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难得机遇,以制定绿色贸易政策为切入点,以绿色贸易措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以绿色贸易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主要归功于农业对外贸易长期实施保障粮食安全的出口战略.2003年之前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基本上为顺差,尤其是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如粮食、水果等.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2005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下降,到2006年前三季度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增长45%.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施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贸易政策,造成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结构是: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粮食、水果等产品等)为贸易顺差,而劳动密集型产品(蔬菜、食糖等园艺产品)为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6.
入世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价值量取得巨大顺差,但其背后却孕育着巨大的资源环境逆差。本文通过建立贸易的环境核算方法,运用我国"能源-经济-环境"投入-产出及CGE模型分析了2002、2005、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对进出口产品虚拟污染物进行定量核算,衡量入世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环境影响。研究表明,入世十年来,我国净出口产品虚拟SO2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4;净出口产品虚拟CO2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超过30%;净出口产品COD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0%以上。在不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我国在未来20年仍将处于巨大的贸易环境逆差之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CVM的宁波天童天然林碳汇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翱  张勇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2):178-182,192
以宁波天童天然林为例,探讨了将天然林碳汇纳入碳汇贸易的方法和途径,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了天童天然林碳汇价值,并探讨了天然林碳汇贸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与人工林碳汇相比,天然林碳汇在数量、生态功能和保育价值方面具优势,将天然林碳汇纳入碳汇贸易,是对现有人工林碳汇贸易的有益补充;(2)公众对碳汇贸易普遍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贸易增长方式在拉动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给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对外贸易价值是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环境效率低,出口总量快速增长,是造成我国对外贸易资源环境逆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应高度关注目前贸易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以环保手段绿化贸易增长,运用贸易手段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环保目标的实现。为此,国家环保总局WTO专家组研究建议,在贸易环节设计环境保护“阀门”,却以环保手段绿化贸易增长,贸易手段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并促进环保目标的实现。本专栏刊载的5篇报告为专家组研究设计的运用贸易手段促进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的政策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沈晓悦 《环境保护》2007,(8A):36-38
行业贸易政策是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具有重大长远的现实与潜在的环境影响。国家环保总局WTO专家组前瞻性地开展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典型行业,如纺织、钢铁、农业、电子、化工等行业对外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分析,以求辨析出我国贸易价值量顺差背后的资源环境逆差产生的行业领域,为有效地优化贸易结构、平衡贸易顺差和运用贸易手段促进环境目标实现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本专栏刊载的4篇报告是专家组针对纺织、农业、电子、化工等行业贸易政策环境影响分析的初步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我国现在已经加入WTO,贸易关税壁垒已经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企业通过建立符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就意味着获得了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降低环境风险,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11.
贸易隐含CO2测算及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国2002年、2005年和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OECD的国外投入产出表和GTAP Version 7.0的CO2排放强度等数据,利用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方法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CO2,分析了隐含CO2在主要贸易伙伴国中的贸易流向,并通过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投入产出表中间结构变化及单位产值CO2排放量三大因素对出口贸易隐含CO2的贡献.结果表明:2002—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创造了巨大贸易顺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隐含CO2顺差,2007年CO2顺差达1 381.06×106 t;迅速增长的贸易规模是出口贸易隐含CO2增加的主要因素,CO2排放强度下降带来的技术效应是抑制出口贸易隐含CO2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09,427(17)
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安徽淮南淮河之滨.现有四台6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51万千瓦,是安徽单机、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企业,华东地区最大的坑口电站.1985年,李鹏同志视察时题词"平圩不平常,单机甲中华".  相似文献   

13.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已经使环境资源配置日益成为引发社会问题的主要变量之一.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环境资源配置不合理引发的"公地悲剧"表现在时间轴上即为"时间困境".因为激励机制不足和成本过高等,靠市场机制的产权明晰和政府的强制管理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环境资源配置的"时间困境".相反,在经济高速发展态势下,目标趋同的政府和企业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联合,造成现行环境管理权威结构的失衡.由公众自发形成的社会舆论在合法性前提下,有着解除"时间困境"的内在动因和成本优势,可以发展成为环境资源配置过程的有力的监督要素.要实现环境管理权威结构的内在制衡,还需要从公众内在自觉、外在制度,以及知识协助等三方面对内外环境进行创设.  相似文献   

14.
打造中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基于环境保护、绿色贸易体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概念,其内涵集中表现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三个方面.本文从阐述我国企业的绿色化现状入手,进而对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提高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全面论述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的理想"和"铁的纪律"是我党"真正优势"光辉论断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们在保持和发扬"真正优势"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认为中国共产党要顺利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必须进一步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真正优势".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地处陕北高原,在这个土地总面积不到3000 平方公里的县城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却有1.4亿吨以上,遍布全境的油层是这个革命老区的最大物质财富.安塞县也把"石油工业强县"作为振兴其产业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与我国其他众多资源强县一样,随着近年来石油资源的大量开发,各石油开采企业带走了"黄金",创造了GDP,却留下了"污染".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环境管理与企业财务业绩的关系,理论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传统理论认为企业的惟一责任就是盈利,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应由社会其他角色提供.环境双赢论认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公开、正式的舆论倾向于支持"双赢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财务业绩分析来检验"双赢"关系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三类角色分别是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化产品开发商,他们各有优势和不足.只有三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改变三者之间的"挤压关系",建立新的服务、协作、监督关系,企业信息化才能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这三类角色各自特点的分析和比较,深刻的思考了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无国界.环境问题已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贸易、人权、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等广泛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问题复合体".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区域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地球已成为"地球村",当地和局地环境问题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当地和局地,而具有区域和全球性.  相似文献   

20.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靖边采油厂前身为靖边石油钻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同年9月并入延长油矿管理局,2005年10月重组到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成为延长油田股份公司的成员企业,并更名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靖边采油厂".现有正式职工1683人,各类油井3818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