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软锰矿烟气脱硫资源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中,研究了工艺条件对软锰矿脱硫副产硫酸锰及稀酸两种工艺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两工艺均能达到较高的脱硫率。搅拌转速是影响软锰矿脱硫反应体系选择性的重要因素。增大固液比,减小空塔气速和进口SO2浓度对提高脱硫率有利,提高搅拌转速起初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当增加到一定的值时,再增加转速对脱硫率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物吸附法是染料废水处理中很有前途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培养的无花果曲霉菌丝球用于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了培养时间、温度、转速、pH值及盐浓度、不同碳源、不同氮源对菌丝球脱色的影响;比较了活菌与死菌的脱色效果;探讨了菌丝球重复利用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72h,温度为33℃,转速为150rpm,pH值为6.0,盐浓度为0.5%,以乳糖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时,菌丝球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效果最好:活菌对染料的吸附性能比死菌好;菌丝球在重复利用了四次后,脱色率仍达85.7%。  相似文献   

3.
为较精确地预测含油固体颗粒在低填充率螺旋推进式脱附炉内的传热系数,文章基于马尔可夫 传热模型,提出了该传热系数由覆盖体系传热系数和敞开体系传热系数两部分组成,建立了预测螺旋推进式脱 附炉总传热系数模型,并以实验室配制的油污土壤颗粒,分别在填充率为15%和25%,螺旋转速为2,5,8 r/min,炉 壁温度为300℃的6种工况条件下,测量了炉壁与颗粒间的传热系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 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51%,覆盖体系传热是主要的传热途径,在该实验操作参数范围内,供能占比为65%以上;降低填充率、减小螺旋直径和增大搅拌强度有助于提高脱附炉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了解磷石膏中污染物浸出水平,并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探讨其释放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磷石膏稳定化研究,确定工艺参数。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磷石膏特征污染物种类为F、P及pH,新鲜磷石膏中污染物浸出水平较高,且由于各厂工艺参数(主要为含湿量)不同,差异较大;随着时间推移,磷石膏逐渐受到雨水淋溶影响,污染物浸出水平快速降低,呈指数下降趋势;通过添加碱性螯合剂,能有效降低磷酸盐浸出水平,拌混比例对拌混效果影响显著,磷石膏比例在1∶50~1∶100时,稳定化效果最好,确定拌混比例为1∶100。  相似文献   

5.
纳米级聚合氯化铝处理石化废水絮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纳米级聚合氯化铝絮凝荆处理石大科技股份公司胜华炼油厂隔油池出水,以处理后水样的透光率作为混凝沉降效果的评价指标,并对絮凝剂投加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聚合氯化铝对石化废水的处理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聚合氯化铝混凝处理石化废水的最佳条件为:纳米级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5mg/L左右,慢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50~60rpm,快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190—225rpm,快速搅拌时间90s。慢速搅时间10min时效果最佳。使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及XRD对絮凝荆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样品中Alb含量可达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6.
将热化学与浮选法结合,应用于油泥的处理.在处理工艺试验中重点考察了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充气量等因素对油泥清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60℃、搅拌时间30 min、搅拌强度2 250 r/min、充气量0.2 L/min时,采用热化学浮选法对油泥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油泥中的残油量仅为2.8%.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聚合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筛选合成条件,成功地研制了一种絮凝效果优良的阳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并就聚合物的阳离子度、特性粘度以及pH值、搅拌时间对絮凝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大分子量时,阳离子度24%左右,体系的絮凝效果最佳;体系pH一8左右,絮凝剂WF-1最有效;选用WF-1与其它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应用效果很好;WF-1是一种很有效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8.
在自行研发的水解装置中,利用实验室筛选的菌株,研究了菌剂投加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水投加量、水解液的回流量和水解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解效果最好的条件组合是:菌剂投加量为6%、反应温度30℃、搅拌速度为40r/min、10L自来水+30L回流水解液、水解时间48h,此时干物质的水解率为63.88%。  相似文献   

9.
高盐废水盐度高、硬度高,含有机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针对高盐废水钙镁离子浓度高的特点,采用几种软化药剂和吸附剂去除高盐废水中的钙镁离子,分析药剂种类与投加量对废水中钙镁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筛选出去除效果较好的药剂,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探究钙镁离子去除率最佳的试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投加氧化钙+偏铝酸钠和HTC_S-400-MgAl对水中钙镁离子的去除效果相对最好;对于投加氧化钙+偏铝酸钠的处理,搅拌速度对钙镁离子去除率影响最大;对于投加HTC_S-400-MgAl的处理,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对钙镁离子去除率有较明显的影响;两种药剂在高盐废水的钙镁离子去除方面均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碱铝复配絮凝剂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壳聚糖(CHI)/碱铝(PAC)复配絮凝剂对炼油污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pH值、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炼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将之与聚丙烯酰胺(GD-112)/PAC复配絮凝剂对炼油污水处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HI/PAC复配絮凝剂在复配比为1:5,pH为7,搅拌10min且沉降10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具有适应性广、投加量少、浮渣少、毒性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碱度、氨氮负荷和COD对独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英 《四川环境》2009,28(4):16-19
用自制好氧装置进行硝化试验,考察碱度、氨氮负荷和COD对以硝化菌群为优势菌群的独立硝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水的碱度太低引起pH下降将导致硝化反应不能进行甚至停止;氨氮负荷影响硝化速率,氨氮浓度低将使硝化菌受底物限制影响硝化速率,氨氮浓度过高则对硝化菌有毒害作用;污水的COD对硝化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抑制作用,COD越高抑制作用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2.
铁屑还原法处理镀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屑还原处理镀铝废水作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反应的工艺条件,效果良好,Cr(VI)去除率达90%以上。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填充往尺寸为Φ30×300mm,铁屑粒径为1.0~2.0mm,铁屑活化时间为20min,进水最佳pH值为2~2.5,出水pH值为8~9,反应温度为20℃.接触时间15~20min,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油田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开展化学洗涤实验,以自制的表面活性剂为主洗涤剂,复配碱性无机盐,确定了最优的洗涤剂配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温度、洗涤时间、固液比、搅拌速度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情况下对含油污泥除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QH501和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E02配比1?2,浓度2 000 mg/L,碱性无机盐Na2SiO3浓度为900 mg/L;各因素对洗涤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固液比>搅拌速度>洗涤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洗涤温度70℃、固液比1?4、洗涤时间40 min、搅拌速度70 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洗涤后污泥含油率可由12.56%降低至1.34%,除油率高达89.3%,含油率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B65/T 3998—2017《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4.
脉冲电晕等离子法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联锡  卢红 《四川环境》1993,12(4):13-16
本文探讨了脉冲电晕等离子法脱硫脱硝的基本原理,较系统地研究了影响脉冲电晕等离子烟气脱硫脱硝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加NH3脱硝的探索试验。实验表明:该法能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SO2,但脱硝效果不明显,加NH3后可大量提高脱硝的效率;湿度对脱硫影响较大,湿度越高,脱硫效率也越高,当相对湿度达80%时,脱硫率基本达到最大,而湿度对脱硝的影响不如脱硫明显;脉冲电压越高,功率越大,脱硫脱硝效率越高;增加放电极长度  相似文献   

15.
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自伟  李顺义  王岩 《四川环境》2007,26(3):15-17,24
针对传统生物除臭方法的一些不足,本试验提出采用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文中系统研究了不同填料、进气浓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兰石和活性炭的混合物做填料时膨胀床对氨的去除率较高;当进气浓度低于100mg/m^3时,反应器对氨气的去除率在98%以上;适宜停留时间是28.6s。对反应器溶液中各形态氮浓度的分析可知氨在反应器中的转化以硝化反应为主,主要被氧化为硝酸根。  相似文献   

16.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絮凝剂产生菌HY1141和HY241,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絮凝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HY1141絮凝荆在ptt值为3.0时,絮凝率达到97.2%,HY241絮凝剂在pH值为4.0-7.0时,絮凝率在90%以上;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均为4mL/L,此时絮凝率分别达到98.2%和96.5%;HY1141和HY241絮凝剂所需CaCl2,最佳浓度分剐为0.5%和1.0%,此时絮凝率分刺为97.6%和96.8%;絮凝荆最佳静置时间分别为5min和10min。此外,两株菌所产絮凝刘对洪水和选矿废水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且HY1141絮凝剂处理洪水效果较好,絮凝率为71.7%,COD去除率为81.8%;混合絮凝刺处理选矿废水效果较好,絮凝率为92.8%,COD去除率为96.0%。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电解法对焦化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进水pH值为3.0左右,炭粉的粒径为80目,搅拌速率为170r/min,反应时间为70min,Fe/C为1:1.3和混凝pH值为9.0左右,处理效果最佳;本实验对亚硝化后的焦化污水进行微电解处理,NO2^--N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T...  相似文献   

18.
在春夏两季,分别开展为期30天的静态试验,以研究芦苇、黄菖蒲、美人蕉、香蒲四种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纵向比较,夏季时植物对TN、TP的净化效果优于春季。通过横向比较,春季时黄菖蒲和香蒲的净化能力较强;夏季时美人蕉的净化能力较强。在时间上,可将喜温植物与耐寒植物结合,以保证湿地系统的长年运行;在空间上,可将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结合,以保证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ClO2对活性艳红K—2G和分散蓝2BLN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论文主要利用自制高纯二氧化氯对两种常用且结构具有代表性的活性艳红K-2G和分散蓝2BLN料染,进行氧化脱色研究,作了温度,pHWFHG,二氧化氯用量等条件试验,并用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室温时,t=5min-7min,pH值偏碱性条件下,单一染料溶液及混痊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均达到90%以上,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也在90%左右。pH值、温度和ClO2用量等多种因素对脱色率均有一定的影响:pH值越高,染料脱色率越高。ClO2用量存在一最 佳值,与活性艳红K-2G及分散蓝2BLN染料的最佳摩尔比分别为4.0及2.0左右。ClO2耗量随染料起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脱色 率相同时)。  相似文献   

20.
吴珊  孔令飞  习璐  张沛 《环境技术》2024,(2):127-131
为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纵切自动车床热误差的影响,本文以RTS20瑞士型纵切自动车床为试验载体,通过环境温度变化误差(ETVE)试验装置,开展了恒主轴转速(5 000 rpm)变环境温度、变主轴转速(0~8 000 rpm)变环境温度的热误差试验,对环境温度对热误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主轴转速下,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着车床结构各部位的温升,进而影响热误差;在随机主轴转速下,主轴轴承等温度测点的温升受转速变化的影响,热误差的增长与关键测点温度具有相同变化周期,但不具有相同变化趋势,即温度快速升高时热误差并不一定也正向增长;空调开启后各测点温度有明显降低,最高降幅可达3℃,热误差随之也有明显降低趋势,最高降幅达6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