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海关统计,今年我国出口农产品退货激增。如:大连海关退货额达159万美元,同比增长194%:青岛冻鸡退货105吨,同比增长9.2倍;天津海关退货也比上年增长8倍。据分析,出口退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受了污染;  相似文献   

2.
华新  左玉辉 《环境保护》2007,(10B):60-62
加入WTO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幅连续五年超过20%。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目前我国已有80多个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其中纺织服装、化纤、彩电、洗衣机、电冰箱、DVD、电脑、手机等产品的出口比重超过50%。  相似文献   

3.
沈晓悦 《环境保护》2007,(15):36-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取得骄人成就,商品出口额从1980年的193.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93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从贸易数量与贸易金额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其中,纺织行业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创汇行业,随着中国加入WTO,更是呈现强劲势头,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者.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以平均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2006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77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4.5%,贸易顺差达到1500亿美元.世贸组织认为,到2007年底,中国外贸总额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的世界第三大贸易体.目前我国每年对外贸易顺差超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同时,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2003年已超过500亿美元,2006年达到613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引资大国.  相似文献   

5.
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和"加速器",从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 7 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 77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华新  左玉辉 《环境保护》2007,(20):60-62
加入WTO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幅连续五年超过20%.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  相似文献   

7.
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和“加速器”,从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矛盾,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乃至对世界经济的推动,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GTAP数据库提供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采用全球价值链方法测算中国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化肥转移,并按照农产品最终消费的地理位置将其分解为四部分。研究发现:(1)中国农产品进口为国内节约640万t化肥(占我国化肥用量的13%),同时引起全球化肥用量节约285万t,为缓解全球资源和环境压力做出贡献;(2)中国农产品贸易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进口农产品中隐含的化肥有12%会再次出口到全球,意味着农产品贸易背后隐含的资源到达中国后会再次出口,形成多次跨境转移。建议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更为客观地估算农产品贸易隐含的化肥及其他资源环境问题,倡导共同承担贸易引致的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1997年对于美国再生资源行业来说,是全面振兴的一年,废钢铁、废有色金属以及其它废们物资的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回收率有所提高,再生资源在市场中的比率多数在增长,现概要介绍如下。一、废钢铁美国1997年钢产量为1.06亿吨,比上年增长4.694,进口钢材3100万吨,扣除出口和库存变化,实际消耗钢材约1.引亿吨,创近20年来的最高纪录。普碳钢材的价格平均比上年上涨3.4%。美国1997年的商品废钢供应量为5960万吨,比上年增加270万吨。商品废钢占钢材表观消耗量的北%。美国1997年共出口废钢铁840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1997年初…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起因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贸易、金融、文化、教育和生活的中心。截至2008年底,全球总人口已经有超过一半居住在占全球陆地总面积仅仅3%的城市。据联合国组织预测,从2007年至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从67亿增加到92亿,净增25亿人,而同期全球城市人口将从33亿增加到64亿,净增31亿人。  相似文献   

11.
据海关统计,今年我国出口农产品退货激增。如:大连海关退货额达159万美元,同比增长194%;青岛冻鸡退货105吨,同比增长9.2倍;天津海关退货也比上年增长8倍。据分析,出口退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受了污染;2月中旬,英国在进口的中国蜂蜜中发现一种抗菌素,决定冻结全部蜂蜜供货;3月初,德国在从中国进口的河蟹、鱼和香肠原料中发现了违禁抗生素,同时,西班牙和荷兰发现中国出口的虾中含有氯霉素;3月中旬,比利时发现中国部分蜂蜜含有一种欧盟禁止的抗菌素剩余物;4月初,瑞士在一些禽肉中发现过多的抗生素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环保产业已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得到蓬勃发展,成为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之一.到1998年,世界环保市场的交易额为50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6000亿美元.我国的环保产业迄今为止已经拥有环保企业87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10多万人,但年产值仅占全球环保产业市场的1%,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主要归功于农业对外贸易长期实施保障粮食安全的出口战略.2003年之前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基本上为顺差,尤其是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如粮食、水果等.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2005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下降,到2006年前三季度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增长45%.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施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贸易政策,造成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结构是: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粮食、水果等产品等)为贸易顺差,而劳动密集型产品(蔬菜、食糖等园艺产品)为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4.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日前说, 2005年,我国进口原油1.27亿t,出口807万t。原油进口同比增长约 3.3%,增速比上年回落31.5个百分点。我国原油进口增量占国际原油贸易增量的份额由2004年的30%下降到10%。主要原因是国产原油  相似文献   

15.
数字     
《环境保护》2013,(7):8
财政部3月25日公布的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总额达20203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7.7%。在除"其他支出"外的20个具体支出大项中,2013年预算数较上年执行数增幅最大的是节能环保,2013年预算数为93.7亿元,比去年执行数增加30.05亿元,增长47.2%。  相似文献   

16.
入主白宫的布什总统正试图制定使其成为“环境总统”的1991财政年度的联邦预算,在12000亿美元联邦预算中建议环境保护费用比上一年度增加20亿美元。 1991财政年度环保局要求增加预算2.3亿美元,使该局可使用的联邦预算达21.6亿美元,布什总统建议为EPA增加环境保护设施实施费用5100万美元,使该项费用达1.92亿美元,增加特殊基金2.0亿美元,使1991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纺织业如何生态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环境导报》2003,(2):14-14
1997年,中国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阻,其中中国出口德国的纺织品中,没有通过“生态性”检测的约占15%。中国纺织企业如何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加大生态纺织品的研发力度,成为当务之急。新标准新难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每年约有1/3的产品销往国外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此前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的“配额制”将不再成为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取而代之的将是以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和安全认证为标志的新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  相似文献   

18.
作为协调农产品贸易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农产品环境贸易措施对各国而言都有积极作用。为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应当从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及配套机制等层面全面完善我国农产品环境贸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绿色壁垒制度的正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梅  童霞  吴林海 《环境保护》2006,(16):76-78
编者按:绿色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对发展中国家产品限制进口的措施和手段.绿色壁垒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我国每年约有100亿美元的产品因遭遇绿色壁垒而无法出口,因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占贸易壁垒总和的比重由原来的20%上升到80%,所产生的挤压效应呈日趋扩大的趋势,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必须破解的重大难题.如果发展中国家能恰当地运用绿色壁垒制度,就会促进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基于环境保护等所形成的各种规定而逐步演化形成的贸易壁垒,虽然具有贸易保护的功能,但其确实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因而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正面效应正倍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本文对绿色壁垒制度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展开简要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沈晓悦 《环境保护》2007,(15):47-5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于2004年1月1日付诸实施,以农产品为主的500多种商品实行降税,2006年将降低到零关税.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