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毅  马壮  王家星 《环境技术》2020,38(3):17-21
本文针对3.5 t以下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采用ISO 16750系列标准和多个主流整车企业近年来实际使用的供货规范中关于环境试验与可靠性的要求,对于车辆中不同电子电气部件的环境试验序列与方案的设置、试验中和试验后的参数验证测试进行了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2.
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汽车工业在飞速向新能源平台化发展。新势力车企的风起云涌、各大汽车品牌不断地从“油改电”转型,使得当下新能源车市场正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根据传统燃油动力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平台差异化,标准ISO16750-3[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三部分发布了新的版本,以更加全面地兼顾纯电动平台、混合动力平台的电子电气零部件的机械环境试验。本文对标准ISO16750-3:2023全面剖析,并结合旧版标准进行差异化分析,为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或检测人员更准确高效地理解标准和开展试验。  相似文献   

3.
奚迪  王魁栋  乐俊 《环境技术》2023,(2):46-48+55
本文基于ISO 16750标准中的专业基础性试验内容和主流整车企业使用的供货规范VW80000最新版,针对3.5吨以下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对于部件的使用寿命试验中的机械/液压耐久性试验项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对机械/液压耐久性试验项目的性能计算及温度负荷谱的应用,来验证部件的功能完好且所有参数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许毅  吴国平  马壮 《环境技术》2020,38(3):22-26,32
本文针对3.5 t以下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基于ISO 16750和IEC 60068-2系列标准中的专业基础性试验及方法,重点阐述了主流整车企业使用的供货规范VW 80000最新版中关于环境可靠性试验的增补和变更项目,对于汽车部件环境试验中3个关键试验项目:密封性试验、冷却回路压力脉动试验、冷凝与气候试验,进行了详尽的解析。  相似文献   

5.
许毅  沈海舟  陆斌 《环境技术》2020,38(3):82-86
本文基于国际标准ISO 16750关于道路车辆电气负荷试验和主流车企使用的供货规范,针对3.5 t以下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对于部件的功能状态、功能等级划分及其对应工作电压范围的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现行标准中关于12 V供电的系统电气安全和性能试验有技术内容增补和变更的部分,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主要包括三项关键试验:瞬态欠压、电源电压的缓慢下降和上升、多电源电压均衡电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子电器零部件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验证方法。主要通过对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验证情况的研究,分析了现在车厂对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的试验目标、试验项目及试验时间的设定方法,为车载电气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验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子电器零部件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验证方法.主要通过对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验证情况的研究,分析了现在车厂对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的试验目标、试验项目及试验时间的设定方法,为车载电气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验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和尾气排放法规的逐渐严格,电动汽车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是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严峻。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对电动汽车的功能安全相关的要求进行了规定。对ISO 26262中对EMC的要求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研究了其与现存EMC标准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电动汽车改进EMC性能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更好地符合ISO 26262标准。  相似文献   

9.
集束子弹药是一种被广泛装备、频繁使用的弹药系统,在现代历次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集束子弹药国际公约的要求,新型集束子弹药在可靠触发作用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毁、自失效、自失能功能,使用了大量电子元器件和精密机械部件,结构复杂,其可靠性十分重要。本文针对该新型集束子弹药的可靠性问题,通过分析其组成、功能、各任务特点和作用流程,结合可靠性建模分析方法,建立了集束子弹药系统的基本可靠性数学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数学模型,为集束子弹药的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楠 《环境技术》2020,38(3):216-223
电动汽车安全问题作为现代汽车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针对电动汽车安全问题,首先总结并分析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典型部件,指明由于这些器件通常工作于高压、大功率状态下,且部分器件具有能量存储能力,成为电气安全问题的主要来源;其次,通过对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规范(United Nations Regulations)的解读,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电动汽车所存在的潜在的关键电气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触电保护,电池安全,功能安全和故障保护以及碰撞工况下的安全问题。该文不但有助于增强电动汽车用户对汽车安全问题的认识,同时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电动汽车安全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梁潇  陈华文 《环境技术》2007,25(4):25-29,41
可靠性现已成为电子及电气产品从设计、管理、制造到销售、维修整个生命周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可靠性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并以作者进行的一次可靠性试验为例,详细介绍了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测试技术及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汽车线束为汽车电气连接的核心组件,在汽车电路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线束的失效不仅影响整车信号的通断,甚至危及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汽车线束进行可靠性指标的量化评价及疲劳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失效物理"的角度出发,根据线束失效机理模型及使用环境要求进行加速试验设计,预测线束疲劳失效寿命。研究方法供汽车行业在进行线束可靠性量化评价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机械工业部可靠性技术考察代表团于去年11月8日至26日在日本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共走访、参观了15个单位,接待单位是日本科技联盟(JUSE)。这次考察涉及电子、电器、仪表、汽车、工程机械和电站设备等制造行业。国外可靠性技术主要用于宇航或军工方面、日本因军事工业很少,主要开发民用产品。从日本一年一度的可靠性和维修性会议报告内容来看,可靠性技术已经渗入到近30个产品领域。全国有统一的术语标准,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已形成国家标准。机械产品如汽车、工程机械、电站设备等也考虑可靠性指标。通过可靠性技术的开发应用,日本民用机电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提高相当显著。据介绍,从1971年到1981军十年中,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水平提高了100~1000倍,机械产品如电站设备,东芝(株)公布的数据是10年内开机率保持在99.72%的水平,日立(株)则声称其开机率可到99.90%,都远远超过美国机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处理电子垃圾和报废汽车的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污染治理高度分析了国外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及办法,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电子垃圾与报废汽车的管理办法,指出应以电子垃圾和报废汽车处理为契机和突破口,逐步掌握和制定电子、家电、汽车等行业的标准,并成立绿色环保基金会。  相似文献   

15.
《环境技术》2010,28(4):3-3
为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配合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促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经民政部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近日,“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大会”在上海举办。  相似文献   

16.
韩影  高传磊 《环境技术》2023,(8):151-155
复杂机电液设备是一种集机械、电气和液压多个系统一体化的综合部件,在复杂机电液设备电气化过程中,极易出现电气部件故障,针对复杂机电液设备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效率下降的问题,以盾构机为研究对象,在盾构机机电液系统结构基础上,设计相关组件故障诊断事件处理拓扑结构,采用故障特征值离群诊断方法裁剪电气组件故障诊断处理过程,在构建的盾构机电气系统集成化测试环境中验证故障诊断方法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能力验证是评定实验室的试验能力的有效外部手段,具体通过既定评价准则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实现。本文围绕道路车辆电子电气部件大电流注入抗扰度(BCI)试验能力验证计划,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采用ISO 16750标准和丰田整车厂标准中场衰减和抛负载的试验条件,对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的场衰减和抛负载的试验要求进行了阐述,对应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针对纯电动换电汽车换电机构的防腐性能进行设计,策划了换电机构防腐性能验证方案,通过零部件盐雾腐蚀试验进行系统验证,通过整车道路强化腐蚀试验进行耐腐蚀可靠性验证,进而建立一套防腐性能优异、耐久性能稳定可靠的换电机构,和一套验证换电机构可靠的防腐性能验证方案,支撑纯电动换电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机电产品可靠性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环境技术》2009,27(3):32-37
机电产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随着自动化、小型化程度的提高,很多机电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并且其使用条件也越来越严酷,由此产生的产品可靠性问题必然越来越多,可靠性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机电产品,从可靠性管理、可靠性设计和分析、可靠性试验和评定三个方面,对可靠性研究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