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江苏省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工园区的大量涌现带来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通过资料收集,分析了江苏省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现状以及目前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从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园区对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提高园区环境风险应急响应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建设的主要对策与措施,可为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应急机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薛欢  徐亦钢 《环境保护》2011,(14):41-42
既是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也是环境安伞隐患大户,这是近年来化工企业留给我们的印象.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众多的化工园区废气扰民事件更让百姓怨声载道.2011年1月,安徽省宿州市皖北药业公司实验车间发生三光气泄漏,造成1人死亡,数十人入院治疗;同年3月,上海中石化高桥石化3#硫黄装置放空调节阀内漏,部分酸性气体高空泄漏,浦东、杨浦、虹口、闸北、徐汀:等多个区域出现恶臭气体扩散.而就在不久前的2月,江苏省响水县还上演了一场由谣言引发的"万人大逃亡".原来,该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在2007年11月27日,就发生过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爆炸泄漏事件,2010年11月23日,该园区内又发生了江苏大和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氯气泄漏事件,陈家港化工园因此成了当地群众心头的"不定时炸弹".结果,一则化工园区要爆炸的谣言,就引发了上万人的"逃亡".  相似文献   

3.
以火灾爆炸事故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工行业的特点,首先从应急组织与制度、应急管理保障、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技术四个方面,针对性地建立了化工园区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盲数与成熟度理论建立了化工园区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能力盲数与成熟度评估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南阳化工产业集聚区应对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能力展开评估,以为识别该化工园区应急系统的薄弱环节以及提高其综合应急能力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重大事故状态下,单个化工企业的风险防控设施(应急池等)无法控制事故污水的情形下,整个化工园区的公共应急设施十分必要.在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特征分析、突发事故次生水环境污染发生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整个化工园区的水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统一规划布局园区水环境风险公共应急设施,保障事故污水不出园区,根本上提高对事故污水的控制能力,最后以某临港化工园区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化工园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防范与应急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不断发生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给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此以长江三角洲某化学工业园为例,介绍了化工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类别及危害,提出了化工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对策,并指出为减少突发性事故危害,化工园区周围社会和园区内各个存在环境风险的企业均须建立应急预案,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综合演习、模拟污染事故,启动应急预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控与预警是化工园区环境管理工作中的热点与挑战。在园区科学规划环境管理、建立包含气体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系统、大气环境监控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在内的大气环境管理平台,是园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预防环境污染事件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化工园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化工园区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造成化工园区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给园区管理者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降低和预防化工园区突发事件带来的破坏,本文在利用ArcIMS和专家系统的原理及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ArcIMS平台开发的化工园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开发目标、开发环境以及主要功能组成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配置,以为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的化工园区应急救援能力可靠性分析模型。通过事故树分析对16家化工园区应急救援能力的可靠性进行量化,并作为GA-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的输出值;以事故树中的28项基本事件为依据进行分类总结,建立化工园区应急救援能力层次分析评估指标体系,在日常生产状态下的应急系统维护与事故时的应急处置能力这两个准则层下分为要素层,包括应急系统硬件维护、应急救援人员管理、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预案与演练和信息传递、应急人员动员、现场处置、事故后恢复能力,指标层元素分别对应事故树的基本事件,并计算指标层元素相对于目标层的复合权重,再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邀请专家对化工园区的指标层元素进行打分,将每一园区的各项要素得分与复合权重相乘作为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值;从样本组中选取12组作为训练样本、4组作为测试样本,验证建立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行性,并与传统BP神经网络的分析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GA-BP神经网络输出数据的平均误差为3.83%,均方误差为0.002;而BP神经网络输出数据的平均误差为8.13%,均方误差为0.004;GA-BP神经网络的分析结果与事故树的分析结果更为接近,且相对于事故树分析减少了复杂的建树过程,具有更高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9.
保护层分析(LOPA)在化工工艺和装置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在石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借鉴化工工艺保护层分析理论的思想,以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或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将化工园区的保护层分为6个层次,建立了化工园区保护层分析方法,并将只针对单个工艺或装置的安全措施有效性评估方法扩展为整个化工园区;运用化工园区保护层分析法对化工园区内企业或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场景风险分析,通过计算失效概率来评估保护层的风险防控能力,并针对防控能力不足的保护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化工园区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山东LNG接收站在投产前夕发生LNG管道泄漏,针对管线泄漏制定了四套方案,并从作业安全性、修复质量、修复速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在泄漏部位增加1吋法兰短管,焊接完成后法兰封堵的方案进行泄漏处理,顺利完成修复并按时投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土壤整体质量的生态毒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土壤样品采自沈阳西部污灌区 .进行了污染物 (重金属和矿物油 )含量分析和生态毒性试验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 ,矿物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生态毒性试验分别参照国际标准组织 (ISO)和OECD指南 ,进行了植物毒性试验、蚯蚓毒性试验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植物试验以小麦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50h ,蚯蚓毒性试验以蚯蚓死亡率、体重增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28d .土壤中矿物油含量在145mg/kg~1121mg/kg ,重金属Cd为0.34mg/kg~1.81mg/kg .土壤对植物和蚯蚓显示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 ,土壤的蚕豆根尖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 .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2.0%至-35.1% ,蚯蚓死亡率为0%~40%.体重增长抑制率由14d的-2.3%~-19.4%在28d增加到-2.1%~10.7% ,蚕豆根尖微核率最高达6.62/100.研究表明 ,土壤中的污染物积累较低 ,但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 .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连云港市污染物排放量的比较和污染减排任务的要求,选取COD和NH3-N 2种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详细研究连云港市工业行业的COD和NH3-N产、排量,根据数据测算出所占排放量比重,对比重较大的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品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治理设施大部分为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废水生物处理法进行有机物治理.总结了连云港市在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绮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5):21-23,27
以某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为研究实例,寻求值-排污-水质综合协调解方法,寻求净收益最大时的总体规划方案。建立目标参数规划模型,寻求不同生产规模条件下的产值-排污-水质协调解,又探讨了水环境标准约束下的某化工区废水治理费用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以供决策者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雪亭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34-135
介绍了滇池水质状况,对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当前国际化学危险品的各种分类体系,对比了GHS与TDG、EU_CLP、DOT、WHMIS等对化学危险品的具体分类。有助于GHS的理解与掌握,全面推进GHS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论给水管材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给水管材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给水管材的发展动向详细地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给水管材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向,提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通过对我校试行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04级827人的身高体重指数、分数、耐力指数、握力指数等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总结评价,从而得出了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生态保护地协同管控成效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区分类管理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管控制度,生态保护地是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开展生态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及不同类型生态保护地之间的协同管控成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自然保护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保护地(即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以重要生态空间、植被生态、水源涵养功能为主要内容,基于“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省域”的管控梯度差异,评估分析了生态保护地的协同管控成效。结果表明:(1)从重要生态空间协同管控成效来看,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最高、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最低,这与生态保护管控严格程度呈现很好地正相关。但是1980—2015年间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与管控严格程度没有表现出正相关。(2)从植被生态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步降低的特点,与东部分布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森林类自然保护区、西部分布较多的湿地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特征一致。但是,由于湿地及水域类型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较高,且分布在吉林西部草原和平原区的面积比例较高,自然保护地的年际变化较大、且植被覆盖稳定度低于重点生态功能区。(3)从水源涵养功能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水源涵养能力呈现出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的特点,与这两个区域主要分布有森林、草地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密切相关,也与分布着大面积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地密切相关。自然保护区的水源涵养能力最高,且年际变化最小、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为解决人类发展的难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全球性问题的理论反思是其提出的三大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仁爱观、大同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社会有机体思想、世界历史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全球性问题严峻、全球化深入发展、西方文明范式出现困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考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吸取中西文化之长,又立足世界发展的现实,充分显示了中国方案在解决世界发展走向问题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