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我县共征收排污费96.30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排污费38.19万元。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又尝试性地开展了个体、联户企业排污费征收工作。全县97家个体、联户企业征收排污费4.5万元,征收面占乡镇企业征收面的87%,征收额占乡镇企业征收额的14%。征收个体、联户企业排污费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这种企业不仅点多面广,难于管理,而且往往企业主的环境意识不高,厂子污染严重。开展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4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作者列举了当前对乡镇企业征收排污费工作中的一些不正确看法,比如,有人认为农村天阔地广,污染点不要紧,收费是“敲竹杠”、“乱摊派”;乡镇企业都缴税,还缴什么“环保费”;或是把征收排污费误解为“罚款”;还有人认为环保部门是靠收费发奖金等等。由于存在这些错误认识,使征收乡镇企业排污费就象跑“马拉松”、打“持久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第一,宣传教育放在首位,要让排污者明白道理,自觉缴费;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地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乡镇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向乡镇企业征收排污费工作量大,县环保部门人力不足,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环保部门在加强环保法制宣传的同时,与乡镇企业办  相似文献   

4.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征收好、管理好、使用好排污费是强化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多来,我区对征收排污费从政策上进行了学习,技术上进行了探讨,做法上进行了改进,使收费额从去年上半年的35万元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109万元。 (一)征收排污费是有极限的。摸清征收排污费的底数,即征收排污费的极限值,做到心中有数,是做好征收排污费工作的前提。我们长期以来对这个底数——极限值是不清楚的,因此在收费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原有排污费征收制度在处理新时期环境问题时已面临诸多挑战。南京市2015年4月实施了新的排污费调标政策,对其评估结果显示新排污费征收标准对促进南京市工业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征收范围、自动监控数据应用水平、公众感知及收费基础力量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结合排污费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以南京市排污费调标政策实施为例,从调整排污费征收范围、加强在线数据监测及应用、排污费改税等7个方面对完善排污费征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发出“关于使用《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软件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规范排污费征收管理,我局组织西安交大长天软件公司开发了《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软件(以下简称“软件”)。软件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规定的排污费征收申报、申报变更、审核、核定、计算、开单、汇总报告等法定程序编制开发,在满足排污费征收工作需要的同时强化了查询、统计、分析等管理功能,是全国环境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7.
征收排污费,是环境保护部门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如何用好排污费,促进污染治理,是各级环保部门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安徽省从一九八○年开征排污费,到一九八四年共征收8,380万元,排污费补助资金占污染治  相似文献   

8.
排污收费制度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我国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之一。通过征收排污费,加强了环保队伍的自身建设,促进了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一、征收排污费运行机制现状我国从1979年开始,在部分城市试行排污收费制度。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全国实行了统一的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1988年,李鹏总理签署国务院10号令,在全国实行排污费有偿使用,标志着我国排污收费制度进入了改革、发展和不断完善阶段。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9.
征收排污费工作,在各地普遍存在着前松后紧的“怪圈”。“一季度松、二季度慢、三季度积重难收、四季度到处求援”已成为环境监理人员的顺口溜,每到后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抓排污费的征收进度,向最后完成任务冲刺,往往成为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最为关注,各个监理站长最为头痛,也是每个环境监理人员工作最为繁忙的阶段。然而,衡水市环境保护局近两年征收排污费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1995年省下达征收排污费任务520万元.实际完成742万元,超额完成任务42%,其中1月至6月份征收排污费362万元,7月至12月征收排污费38O万元,分别占全年收…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三明市从1980年试行征收排污费至今,排污收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征收范围从重点污染企业扩大到乡镇企业,征收行业从工业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扩大到城市娱乐场所、生活噪声、饮食服务行业的生产废水等。征收单位数量从6个扩大到1997年最高数4964个,年收费额从33.81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2786.60万元,全市累计征收排污费2175801万元。征收排污费为治理污染源筹集了大量的补助资金,1980~1990年间利用环保补助资金1650万元,完成了120个治理项目。1991年环保补助资金改革为污染源治理专项资金贷款,1991年至1998年共安排…  相似文献   

11.
排污收费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也是各项制度中执行较好的制度,但是对个体排污者征收排污费的工作一直是薄弱环节,象个体采金这一量大、面广、污染严重的生产活动,一直未能征收排污费。我县环保局为加强个体采金的环境管理,开展了对个体采金征收排污费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公布了《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重点规范了排污费征收行为,《办法》规定,对应征未征收或少征排污费的、由环保部门以外的机构如"收费局"征收排污费的,情节严重或者逾期仍不改正的,可上收排污费征收权。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追缴排污费,不受追溯时限限制。  相似文献   

13.
排污费实行银行代收的征收方式,是一种提高收费率,增强环境监督管理、扩大环保部门的社会影响,促进污染防治的有效方式。本文就排污费实行银行代收的征收方式,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排污费实行银行代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王佩香 《绿色视野》2010,(11):37-38
环境监察是环境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与处理的总称,是在环境管理和征收排污费工作实践中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在30多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践中,我国环境监察队伍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环境监察工作的内涵也从最初的征收排污费扩展到环境保护日常现场监督执法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排污费是带有税收和补偿性质的环保补助资金。它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强行征收,并由国家作为财政收入纳入预算的。征收排污费就是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标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标准征收一定的费用。征收排污费工作,是环境保护法律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国务院(82)21号文件《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的通知和江苏省政府(83)83号文件规定,南京市从1983年7月1日起正式向排污单位开征排污费,采用同城托收(无承付)结算办法。1987年起又改为劳务托收。具体方法是;由各区统一按市环保局开设…  相似文献   

16.
征收排污费是运用经济杠杆管理环境促进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湖南省益阳市环保办改革征收排污费办法,进一步管好、用好了环保补助资金。他们采取的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改革征收排污费办法,过去由环保部门向排污单位发出收费通知,再由排污单位用付款委托书通过银行缴款。现在由环保部门直接委托市工商银行向排污单位代收排污费。二是由市环保办向工商银行存入保证金,为治理单位取得数额三倍于保证金的贷款资金。申请贷款的单位,由市环保办审定,借贷双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二年二月国务院颁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明确了征收排污费的方针和政策,规定了排污费的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加强了环保部门的自身建设,促进了污染源的治理。但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国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暂行办法》中的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去年下半年国家环保局决定修订《暂行办法》,并把修订《暂行办法》作为一九八五年全国征收排污费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试就如何搞好修订工作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排污收费”制度作为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之一,在我国已实行多年。实践证明,该制度对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企业环境治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改善环境质量都起到了显著作用。然而,由于认识上、资金上的原因,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企业以实物抵缴排污费的情况。据我了解,某地在征收排污费中,以实物抵缴的排污费金额占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总额的35%,而且还有发展趋势。我认为,这种以物抵费的现象有害无利。其危害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征收排污费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对强化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和筹集污染治理资金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价格形式的开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规定的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式下的价值规律。从各地的实践中看到:主要是目前的征收排污费标准低于治理费用,对促进污染防治不力,出现了花钱买排污权的现象。如  相似文献   

20.
《征收超标排污费标准研究》课题于1986年5月10日,在国家环保局主持下通过了鉴定。1985年全国征收排污费9.3亿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全国各地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还存在不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