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环境监测社会化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化的根本目的是有序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供更多、更好的监测服务。为此,环境监测社会化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格局,引导环保监测机构重点强化环境监测网络运行管理、技术标准研发制定、监督性或执法性监测、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及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及汇总分析等职能,同时因地制宜地确定环境监测社会化区域策略,严格规范社会检测的行为,确保监测市场有序开放、公平竞争、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环境监测的生产性问题。监测主体的生产性,即社会化大生产及其排污是环境监测的本源和主体;监测过程的生产性,即环境监测是社会化生产过程;监测价值的生产性,即环境监测价值通过环境监测信息产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针对环境监测业务中逆生产性问题,明确了环境监测业务发展3大方向,即加强污染源监测、发挥环境监测生产能力和提升环境监测信息产品使用价值。提出了创新环境监测站生产方式、发展社会监测力量和加强监测行业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我国及其他国家环境监测市场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在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方面的探索;指出了目前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建立适合国情的监测总体格局;建立完善环境监测社会化监管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监管中的作用;强化对社会监测机构监管力度;提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力。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环境监测成果社会化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开展这项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环境监测成果社会化工作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监管的调研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中国约50%的省级环保部门针对社会化监测机构的监管实践,研究了英、美等7个国际认可组织在实验室认可过程中针对环境监测的管理措施与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现有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探索引入实验室认可等监督途径,有针对性地补充和完善现有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体系,将有助于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环境监测,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行为,促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角度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简称社会化机构)投入环境监测行业,且社会化机构的营收、数量、人均产值逐年上升,表明该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且规模效应显著,社会化机构做大做强更有利于其发展。目前,多数社会化机构属于小微企业,近3年的技术人员流动率高达50%,使得社会化机构需在人员要素上投入更多精力与成本,同时也增大了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结合以上调查结果,提出把人员作为重要考量要素,以信息共享为前提,充分发挥联合监管的优势,对各社会化机构采取分级分类的动态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历经十多年的艰难起步和发展,已迈入提高和深化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如何取得新的突破,对现阶段环境监测管理的重点进行探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 环境监测的基本特点环境监测管理是使用各种科学方法,深入研究环境监测活动中的规律,并以监测质量、效益为核心,对环境监测整个系统实施全面科学的管理.环境监测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通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环境监测实施全程序管理。文章分析了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发展现状,阐述了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的对策,加强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规范监测行为,真正使一批技术和管理先进、检测能力雄厚的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成为政府公共检测事业的补充和帮手。  相似文献   

9.
以部分省(市)颁布的29份环境监测技术服务社会化政策为研究样本,将市场准入、监测领域、运行管理和监督制裁作为政策文本的分析框架进行计量分析。部分省(市)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使以往混乱的社会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市场进一步规范化;但多数省(市)的环境监测技术服务社会化政策存在市场准入条件苛刻、监测领域有待放开、运行管理模式僵化、监督制裁手段单一等难题。最后提出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有序开放监测领域、构建多元管理模式、完善监督制裁体系等4项建议对上述难题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深圳启动环境监测社会化改革的背景,以及作为核心内容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管理方式从认证式名录管理到契约管理再到常态管理的改革进程。在对改革成效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剖析存在的问题,总结取得的经验,指出在改革实践中对法治精神的尊崇、对管治权力的审慎、对市场化原则特别是契约精神的维护,以及对体制内外环境监测机构的公平对待为后续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环境监测体制述评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环境监测作为一项科学技术活动,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取真实准确的环境信息,进而为环境管理工作服务.但我国现行环境监测体制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致使环境监测的目的不能完全实现,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羊年伊始,本刊编辑部谨向奋斗在环境监测战线的全体职工及关心支持本刊的所有读者、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十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紧扣着环境管理需要而发展,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路线日趋成熟,环境监测管理逐步走上轨道.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十分严峻,九十年代是为实现本世纪2000年战略目标的最后十年,如何通过管理措施的配套和相应技术支持系统的不断完善,重点解决一些较大区域范围的突出性环境问题,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深化和突破,为环境保护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对环境监测工作新的挑战与考验.  相似文献   

13.
关于编制环境监测科技发展"十五"规划的几点考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科研发展现状,就编制"环境监测科技发展‘十五'计划与2015年远景规划"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如重大环境问题、环境监测科技需求、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与优先领域以及重大项目等.希望对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监测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和进一步讨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入世后我国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加强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和我国环境监测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着重介绍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中(特别是有机物监测中)应用的意义.美国环境保护部门对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如何认识和行动的,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认识,以及本文作者分别就自己的经验谈对QA/QC的体会,和在监测科研中对我国各级环境监测实验室推行QA QC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环境监测部门技术监督职能的理论和法律依据有关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监督职能问题,通过十多年来广大环境监测科技人员的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日益被人们所确认.尤其是全国第四次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确定了“环境监测面向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的环境监测基本方针,从理论和实践上科学地阐明了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有人比喻是环境保护的两只手:一是对环境质量的技术监测与监督;一是对环境质量的行政法制监督管理与科学决策.二者共同承担着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企业环境监测站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企业环境监测工作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扬子石化 )环境监测站开展的环境监测工作 ,对企业环境监测作一阐述。1 企业环境监测企业环境监测有自身特点 ,除日常常规监测外 ,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产业的角度论述了环境监测技术产业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与展望     
时值创刊五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为感谢广大读者、作者对本刊的关心和支持,更为有利于把这深深的谢意体现在未来的办刊工作中,有必要对本刊创刊的背景,五年的成功与不足,作一简要的回顾与展望.八十年代后期,我国环境管理逐步确立和推行了八项制度和措施,环境监测四级网络基本形成,并开始实施我国第一套《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988年10月,国家环保局举办了首期全国环境监测站长岗位培训班.这表明,环境保护的各方面工作都在强化,尤其是环境管理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更为迫切的要求.环境监测在严峻的形势面前面临着建设队伍、提高技术和完善管理等方面的大量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探讨、解决.因此,创办一个刊物,为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提供阵地,便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台湾地区环境监测市场化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环境监测市场化的现状、体制机制、资质认定等方面情况,总结了台湾地区对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采取的许可证管理、监管平台建设、严格日常监管等方面的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