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地方政府效用目标函数的建立,我们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的环境行为取得于项目、取决于能不能从污染治理中获得收益。当地方政府不能从增加污染产品产量中获得收益时,地方政府才有动力去监督和关闭违规项目企业。  相似文献   

2.
2009年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成为为国家战略,区域内各地都在不断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环境执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存在,如:相关环境立法的不完善,环保部门执法权力有限,企业违规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等,致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破坏环境的事件频频发生。为提高执法能效,应当完善环境立法,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考核体系,通过立法以提高违规企业的违法成本,建立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执法协作作为我国流域的重要执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流域整体保护目标的实现,还有助于克服流域环境治理“集体非理性”的弊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规定了流域相关地方须建立执法协作机制。近年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地方执法协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执法协作的法律依据不足、内生动力不强、责任界定不清、监督约束不够等困难。为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地方执法协作需要在流域整体主义视角下,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属地化管理的壁垒,健全执法协作配套法律规定、建立执法协作的激励和信息共享机制、明晰执法协作主体的责任归属、完善执法协作的监督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曦  刘志和 《环境保护》2022,(18):23-27
自2015年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开展以来,这一制度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愈发显著的督政功能。以云南省一企业为例,企业所在市生态环境行政机关面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自上而下的层层压力,在环境执法中既存在亮眼之举,又存在不当之处。地方政府执法规制过度、行政行为合理性欠缺、缺乏执行激励机制的问题有待完善。规范地方政府行政规制尤为重要,其中,地方立法质量的提升和依法决策是规范环境执法的关键,重视行政复议是倒逼依法行政的长远之举。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务院决定,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同时专设由总局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高监察的权威性,强化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要落实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地方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重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地位.所有煤矿都要落实法人代表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环保督查制度:推动建立督政问责监管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偏弱、执法手段偏软,环境执法中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保护"和环保责任难落实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环保督查制度成为破解这些问题的重要制度抓手,能为中央政府和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地方政府开展环境保护履职监督、为加快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有助于推动建立起督政问责监管体系。建议应规范环保督查制度,强化督政问责内容;强化环保督查组织领导,实施监管清单制度;加强环保督查信息公开,深入推进开放式督查,从而加快推进环保督查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地方政府激烈的横向竞争以及跨行政区域环境管理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往往表现出把本行政区的环境成本外部化的机会主义倾向。这种倾向通常表现为规避环境法规和降低环境标准、阻碍环保部门执法、包庇本地污染企业等。因此,面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地方政府间就容易处于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8.
新政     
《环境》2015,(1)
<正>国务院要求清除妨碍环境执法"土政策"环保部门到企业去检查要报地方批准,而且限制什么时间能去,什么时间不能去;对环保审批、排污收费等竟制定限制性的政策……从一些地方环境执法中出现的问题看,地方性法规使得环境执法在一些地方的执法效力大大下降,甚至形同虚设。为了破解这些或明或暗地存在的土政策,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今年6月底前,地方政府必须全面清理、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  相似文献   

9.
环保部门没有强制执行权,对环境违法企业的处置手段有限,这是环保工作长期面临的难题.这也导致了环保执法存在着"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查处-继续罚款-再继续排污……"的怪圈循环. "地方政府是挂牌督办问题整改落实的责任单位,如果整改不力,今年将首次采取约谈各地市长的办法,对地方政府进行问责."为打破执法怪圈,确保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广东省近期开出了这样一剂药方.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政策,是对产品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控制,属于产品控制政策,与当前实施的工艺导向型控制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由于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的软化,综合名录中的环境友好产品难以进行推广。提出对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政策实施信息公开化,对执行不力的地方政府进行约谈,建立与公安部门等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执法障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剖析了环境执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突出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提出应在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责任的基础上,在体制、机制、法制、能力等方面进行加强,逐步解决环境执法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环保督查中心执法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常春 《环境保护》2007,(6B):34-37
环保督查中心在执法过程中遇到了法律地位、执法身份、执法权限等诸多难题,为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解决跨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打破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影响,环保督查中心要严格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100万幢屋顶太阳能动力’计划,至2010年在全美国100万幢大楼和住宅的屋顶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利用)。计划实施以能源部为主,由洲政府、电力公司、地方团体、企业等协助,主要在联邦政府投资、补助和贷款的项目中实施。  相似文献   

14.
鲁环简讯     
山东招远市政府从健全环境执法管理体系,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定地方规章,依法治理污染;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入手,带领全市人民对污染源实行了点源治理与区域漉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对新、扩、改工业项目实行“先评价后建设”和“三同时”规定,使招远辖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相对稳定,城市及部份区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以获得2004年澳大利亚国家奖励的地方政府有关项目为典型,对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如何进行环保宣传教育进行分析.澳大利亚地方政府重视并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教育对象有儿童、学生、政府机构和社区以及企业各行各业的人群,内容有环保知识、技能和情报信息等,教育宣传方式、渠道及组织形式多样,并发动多方参与、广泛合作,为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对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设,不允许有对执法的干扰和法外施权。环保等执法部  相似文献   

17.
李娟  孟瑾 《环境科学导刊》2008,27(1):15-16,39
以获得2004年澳大利亚国家奖励的地方政府有关项目为典型,对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如何进行环保宣传教育进行分析。澳大利亚地方政府重视并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教育对象有儿童、学生、政府机构和社区以及企业各行各业的人群,内容有环保知识、技能和情报信息等,教育宣传方式、渠道及组织形式多样,并发动多方参与、广泛合作,为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美国“柔性”环境执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福德 《环境保护》2016,(14):57-62
为平衡"刚性"环境执法的严厉性,美国发展了"柔性"环境执法,主要包括一般的非正式执法措施、守法援助项目和环境审计自我报告项目。美国"柔性"环境执法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存在弊端。本文对美国的"柔性"环境执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我国可适时开展"柔性"环境执法,并提出将"柔性"环境执法法律化、建立环境审计自我报告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方工业废气的排放现状以及废气的污染现状,政府制定和出台了系列强制性政策措施,呼吁运用现有的烟气治理手段对其有效治理。利用在线监测系统严控Nout、ρout两项数据,制定在线监测管理办法有效管理执法部门和排烟企业。  相似文献   

20.
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正在成为各地方环境执法部门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既能够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又能够提升环境执法效率。但是环境信息不对称、环境利益不均衡、环境权利行使无节制,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公众参与不容易平稳有序地进行。上海市在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以期建立适合地方的公众参与环境执法体系与机制,并为国家公众参与环境执法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上海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