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污染谁治理”,这些年来已成了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指出:“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实际上,这条“原则”目前不仅被应用到老污染源的治理上,作为编制老污染源治理规划的一条根本原则,同时,在新污染源控制方面,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在大自然保护工作方面,已为某些同志发展成为“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但是,我认为,这个“原则”并不那么  相似文献   

2.
征收排污费,是根据环保法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排污收费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和对社会损失的补偿,并为治理污染提供一部分资金;同时对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还能调动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1982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实施证明,在各省、市、自治区大都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个别地区  相似文献   

3.
政策法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并明确“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上海即将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也出现了鼓励第三方治理的内容。排污单位以合同委托的形式,通过付费,将其污染治理设施或产生的污染交给具有相应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运营或治理,这就是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育较成熟的地区普遍采用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它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那么,企业治理污染的资金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5.
污染治理设施运转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现状评价多年来,我国在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成了一大批污染治理设施,加上新建项目“三同时”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我国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存量资产已达到相当规模。这些污染治理设施的建成和投运,为消除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存量资产运营如何,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我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治理,拥有了庞大的污染治理设施,为什么整体环境质量仍未明显改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污染治理设施…  相似文献   

6.
简要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相关理论,回顾了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历程及"最佳管理实践措施",并分别从财政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项目补偿四个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经验,从而提出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启示。重视激励促进作用,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构建监督执行机制,完善技术保障体系等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用什么来保证这个国策的贯彻执行?根本问题是如何加强法治。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从无法到有法,这是一大进步。但失之于粗疏,权责不清、赏罚不明。把一些含糊的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的要求写成条文即命之为“法”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我们的环保问题大体上可分三类:一是老污染治理;二是新污染源控制;三是自然环境的保护。我们的方针是以防为主。“三同时”原则就体现了这个方针,这个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得不大好,为什么?归  相似文献   

8.
津市造纸厂是津市地区污染大户,三废排放,一直是该工厂头痛的大问题。多年来在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三废治理、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津市市造纸厂现已扩改为年产8O00吨机制纸的制浆造纸企业,依据《环保法》“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津市市环保局加强了对造纸行业污染控制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做到领导、奖金、  相似文献   

9.
声音     
《环境教育》2015,(Z1):72
<正>"一方面鼓励各地通过公私合营、第三方治理、发行债券等多种形式筹集治理资金,模式、机制创新。另一方面,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防控责任,加大企业治理投入。——近日,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如何破解重金属污染治理地方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作出了以上表述,并表示通过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相关工作,2015年总体完成规划目标任务还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0.
正京津冀大气污染问题是协同发展生态环保领域重要的一环,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应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加强常规联防联控和督察机制、健全大气污染长效治理机制,并加强区域补偿、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重污染天气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空气污染现象,由于空气的流动性及污染物来源的复杂性,治理大气污染不能一蹴而就。2016年,国家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国家建立重污染天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成本分析的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实施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西部生态建设和强化西部生态功能专业化服务的必由之路。生态系统服务补偿理论和自然资本理论为我们分析西部生态补偿提供了新的分析范式,西部生态补偿包括国家补偿、区域和流域补偿、自力补偿三个层次。其内部的成本关系包括生态服务利用成本关系、跨区域资源调配成本关系、生态工程实施成本关系、内部补偿成本关系等,基于成本分析基础上的三层次补偿关系协同发展是完善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谁污染谁治理”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把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企业劳动者的个人利益能够紧紧地结合起来,从而会充分地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我们必须认真、全面、科学地贯彻这  相似文献   

13.
突破行政区划,构建跨域生态治理的有效实践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数字技术建构了全新的治理场域,也形塑着新的治理模式。本文将跨域生态治理置于数字化时代的宏大视野,研究认为:传统跨域生态治理模式面临难以突破的“碎片化”瓶颈,主要表现为治理目标碎片化、治理资源碎片化和治理主体碎片化,究其原因在于利益失衡下的府际不合,“技”“智”缺位下的整合失力和能力动力双匮下的参与缺失。基于此,在系统解构整体性治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数字化时代跨域生态治理与整体性治理在价值、工具和场域方面存在高度耦合。最后,提出通过科学补偿和考核优化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通过资源整合与整体智治建立科学施策机制、信息共享与诉求回应建立多元协同机制,形塑整体性治理的协调、整合、信任机制,以期推进“碎片化”问题的弥合解决和跨域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磐石市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矿山"三废"排放污染生态环境,侵占土地和农田,严重影响了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多渠道增加复垦资金,建立监督管理新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农田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对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目前我国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壤修复技术及相关研究不成熟、土壤污染治理资金保障制度不健全、市场环境混乱无序及土壤修复基准不明晰等。建议应建立完善的责任认定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制定我国污染土壤修复基准。  相似文献   

16.
轻工业是在我国仅次于冶金、化工的大污染户。过去治理轻工业污染主要搞了净化处理,即所谓的一级沉淀、二级生化和三级深化。1979年开始我们结合制订造纸等五个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轻工业治理污染的意见并经1981年2月全国轻工业厅局长会议肯定,采取了“综合防治厂内为主”的方针。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方针是符合轻工行业的特点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一、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治理途径 1979年,我们从“我国工业还不发达,但污染却很严重”和虽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但  相似文献   

17.
赵乐 《绿叶》2006,(12)
西部钢铁名城四川省攀枝花市近年来一直为环保舆论所密切关注。2005年,因人居环境遭受严重工业污染,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十大污染城市”名单中,攀枝花市赫然在目。而到了2005年年底,攀枝花一举摘掉了“只顾经济发展不顾民生”的“黑帽子”,并获批“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更为令人关注的是:截至2006年11月,通过“铁腕治污”实现环境改善,在关停并转迁近190家污染企业后,攀枝花的GDP增长不仅未减速,反而实现了近年来的最快发展。在“治污反促发展”的背后,是否蕴藏着通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真理?“攀枝花经验”的总结,对全国118座资源枯竭、人居环境恶劣的资源型城市,应有所裨益。为此,本刊记者于11月中旬奔赴川西南,全面考察了攀枝花市以强化环保开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观点     
《绿叶》2015,(Z1):145-146
从目前政府的环境治理政策来看,控制东部煤炭消费、东部污染产业转移,以及向西部购买电力、煤制气等措施,可能加速西部的环境污染。我国应该尽量避免这一污染转移机制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发生。中央政府应通过政策协调,改变和减少西部污染。这一过程需要更为审慎的顶层政策设计。中央政府需要在政策上给予西部更多的支持,使西部在对东部的能源贡献中为自己留下相应的份额,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同时,中央政府需要协调和保证合理的能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有关生态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提出了所谓的“深层生态理念”,其核心大致就是生态保护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人,而是为了生态环境本身——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环保而环保”,也有人将其概括为“生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的提出,使得环境保护似乎具有了某种“绝对的正义性”,只要一祭出环保的“翻天印”,就必然真理在手,正义在手,不容别人质疑,谁要是质疑,谁就是道德败坏。在这里,我就要正面指出:事情不是这样的。环保不是绝对的真理,也不是绝对的正义。“生物中心…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自然生态保护其他方面,江河断流、湖泊湿地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等流域污染问题,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上游投入、下游得利”不合理现象,不断加剧水资源质量的衰减和水体环境的恶化。本文以维持流域生态系统平衡及生态服务功能,调整流域相关利益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为依据,根据流域面临的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等问题特点,以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为例,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机会成本理论为基础的生态补偿标准估算模型,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进行分配,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各有侧重、因地制宜的生态补偿标准,在试点和实践中调整完善,为国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提供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