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一般来说高汞鱼的出现总是与工业排放的汞点源有关,最近几年由于在荒远的湖泊中捕获鱼体汞的含量较高,因此人们又重新认识了汞在环境中的传播和衰减。 汞在鱼体内主要是以甲基汞的形式存在于肌肉组织中。吃鱼是汞进入人体的主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松花江哈尔滨段的几种天然鱼类(鲤、鲫、鲶、鲢、草、鱼)鱼体的甲基汞含量的调查检测。进一步搞清工业污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汞的污染现状。检测结果显示该江段的鱼体甲基汞含量均值为0.085mg/kg.已超过国家淡水鱼类食品卫生标准0.025mg/kg的2.4倍。5种鱼类中以鲶鱼所含甲基汞最高(0.115mg/kg).与其生活习性及食品店性有关,表明甲基汞的蓄积与食物链密切相关。从鱼体的组织器官看.脑组织中的甲基汞含量显著高于背部肌肉组织和头部组织.表明甲基汞属脂溶性,易于在脑组织中蓄积。调查结果表明该江段现已存在较严重的汞污染.说明汞污染已从上游迁移到哈尔滨。鉴此情况希望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同时本文还对鱼体中甲基汞检测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鱼类汞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各种鱼类体中总汞和甲基汞的监测和研究,掌握了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鱼类体中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范围,掌握了此江段鱼类汞污染现状,从鱼体的角度来定量地评价松花江目前汞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4.
鱼体是人体摄入甲基汞的重要暴露途径。对滇池几种重要鱼类的总汞、甲基汞和13 C、15 N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滇池中鱼体总汞和甲基汞含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5.6~287ng/g(74±59ng/g)和2.7~400ng/g(73±67ng/g)。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存现显著的相关关系,(R2=0.65,p0.001),且甲基汞占总汞的平均比例大于80%,表明鱼体中的汞主要以甲基汞的形态存在。滇池几种鱼类的δ13 C平均值为-20.5±4.2‰,范围为-29.0‰~-15.1‰,δ15 N平均值为17.1±4.3‰,范围为5.9‰~25.8‰。同位素比值与鱼体汞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滇池中采集的黄颡鱼和白鱼与其他鱼类不属于同一种食物源,因此对13 C和15 N的分馏不同。另外,采集的鱼类大小和年龄不均一,也可能是造成13 C和15 N异常分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自从日内瓦公约签订以来,人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在酸雨频率下降的同时,大气中汞的浓度与沉降量也显著的下降.研究发现,酸雨程度的降低会增加地表径流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进而增强了流域内汞的传输,使得水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增加,导致鱼体内甲基汞含量升高.挪威的汞污染主要来源于欧洲其  相似文献   

6.
蓟运河汞污染化学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蓟运河汞污染化学地理研究,查清了河水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范围,水平和垂直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研究了汞存在的形态;揭示了汞在河流中的富集区;作出了河流汞污染状况的分区,初步提出了治理河道汞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鱼体内的甲基汞是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在日本水俣湾人通过食海产品和伊拉克人通过搅拌过甲基汞的种子,发生了大量的甲基汞中毒。在此期间,婴儿出现脑麻痹的大流行。众所周知,这普遍被认为是由于子官内甲基汞中毒,甲基求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同时还发现在水俣湾和伊拉克的母亲乳汁中汞水平较高,所以也存在着通过乳汁暴露的可能性。本篇报道了甲基汞的接触水平、母亲和婴儿血液汞含量以及乳汁汞含量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天然水中无机汞和有机汞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有害元素之一。不同形态的汞对人及生物的毒害程度相差很大,甲基汞的毒性是无机汞的一百倍。由此可见,只用总汞的含量来评价环境中汞的危害是不适宜的。近年来,汞的形态分析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人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文结合水体汞污染的调查,研究了天然水中无机汞和有机汞分别测定的方法。我  相似文献   

9.
甲基汞为亲脂性神经毒物,主要侵犯人体的神经系统,其中毒表现为:口服引起急性胃肠炎;神经类症状有:神经衰弱,精神障碍,昏迷,向心性视野缩小;严重则可引发肾脏损害。环境中排放的汞,在一定酸性条件下转化成甲基汞,在鱼体内富集,人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虾贝类后极易中毒。因此,对不同时期的水质及水产品中的甲基汞进行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150只大鼠二个月甲基汞染毒和一个月的驱汞试验,对硒和驱汞剂联合应用对大鼠体内主要脏器甲基汞再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硒本身不能够明显地影响甲基汞在肝、肾、脑中的蓄积,也不能明显地改变体内再分布。驱汞剂本身能够降低甲基汞在肝、肾、脑中的含量。西和驱汞剂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地改变体内再分布的作用、降低肝、肾、脑中的甲基汞含量,并且与何时给硒无关。  相似文献   

11.
汞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水体底泥作为污染物的主要储蓄库,其对水质以及生物的影响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以合肥市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底泥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污染现状,并采用微宇宙试验模拟"底泥-水-草-鱼"生态系统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转化过程及其甲基汞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合肥市景观水体10个底泥样品中无机汞和甲基汞含量范围分别在11.74~13.12μg·kg~(-1)和0.37~2.23μg·kg~(-1)之间.微宇宙模拟试验显示,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底泥中无机汞含量逐渐减小,甲基汞含量先增加后递减至平衡;水体中无机汞和甲基汞含量均呈递增趋势;水蕴草和草金鱼中无机汞的含量呈先增长后下降趋于平衡趋势,但总量较小,而水蕴草和草金鱼对甲基汞均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其中,草金鱼(身)对甲基汞富集能力最强,其富集系数也最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黑龙江省境内未受污染的地表水进行了水、鱼体、沉积物等甲基汞背景含量研究,得出水中甲基汞含量小于0.1ng/l,鱼体甲基汞含量在0.1mg/kg以下,沉积物甲基汞含量范围在0.042~0.102μg/kg之间。  相似文献   

13.
第二松花江渔民发汞动态观察及其发血汞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超  冀致敏 《环境科学》1987,(5):38-40,88
第二松花江被含汞工业废水污染后,通过水系食物链的生物浓缩作用,江鱼体内富集相当量的甲基汞。渔民长期食用甲基汞污染的江鱼,其健康已受到危害。文献曾报道发汞含量可反映接触汞者不同时期体内的蓄积程度。为阐明松花江汞污染对渔民健康的影响,我们曾对第二松花江284名渔民、未被汞污染地区144名对照渔民和839名城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消落带落干期植被生长茂盛,蓄水后消落带被淹没,土壤-植物系统在长时间淹水情况下,随着体系内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汞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库区水生生态系统中汞含量以及形态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本研究选取三峡库区4种优势植物室内栽培,再进行室内模拟淹水试验,研究淹水后土壤、水体中甲基汞(Me Hg)以及其他形态汞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过程中植物的存在有利于土壤Me Hg的生成,同时对上覆水不同形态汞浓度影响显著.狗牙根作为消落带优势种,由于其体内总汞及甲基汞含量较高,淹水后对土壤以及上覆水系统中甲基汞以及其他汞形态的影响最为明显.淹水第90 d,狗牙根+土+江水(B1)处理土壤Me Hg的含量最高,为(1 135.86±113.84)ng·kg~(-1),是不加植物的对照处理土+江水(CK2)中土壤Me Hg含量的2倍左右;上覆水总甲基汞(TMe Hg)、溶解态甲基汞(DMe Hg)、总汞(THg)、溶解态汞(DHg)和活性汞(RHg)均呈峰值偏左的抛物线状变化,在第30 d时达到峰值,其中B1处理上覆水TMe Hg、THg和DHg最高,分别为(2.88±0.06)、(40.29±2.42)和(35.51±3.77)ng·L~(-1),三者中溶解态汞是其主要存在形式.因此可以推测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淹水后将增加水库汞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5.
无机汞离子容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毒性很强的甲基汞,甲基汞具有亲脂性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研究和建立生物体内甲基汞含量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文中概述了生物体内甲基汞的主要检测技术和方法,其中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GC-AFS)、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HPLC-ICP/MS)和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AFS)是三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处于研究阶段的化学荧光探针检测方法,并对生物体内甲基汞的检测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唐山陡河水库沉积物汞的分布、来源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陡河燃煤电厂大气汞沉降对毗邻的陡河水库沉积物中总汞、甲基汞的贡献及其污染程度,于2013年8月对陡河水库沉积物进行了采样,测定了沉积物中总汞、甲基汞、有机质以及孔隙水中溶解态汞含量等参数,运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了陡河水库沉积物的汞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陡河水库沉积物中总汞含量(dw)范围为19~97 ng·g~(-1),甲基汞含量(dw)范围为0.02~1.27 ng·g~(-1),均表现为表层高于底层,说明陡河水库沉积物的汞含量正逐年升高,外源汞输入对陡河沉积物负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电厂大气汞干湿沉降影响,陡河水库周边土壤汞含量(dw)平均值为22 ng·g~(-1),而陡河水库3个沉积物柱库心总汞含量最高,其次为西支,东支最低.结合上游大黑汀水库较高的沉积物汞含量(总汞平均值为176 ng·g~(-1)),以及陡河水库附近较低的土壤汞含量,初步判断陡河水库沉积物中汞的主要来源为大黑汀水库的高汞水源输入,电厂汞沉积输入贡献相对较小.陡河沉积物总汞、甲基汞与有机质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总汞和甲基汞的能力,并对甲基汞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地累积指数Igeo的评价结果表明,陡河水库各点位沉积物的汞污染程度依次为库心西支东支,库心和西支属于中度污染,东支属于轻微污染.大黑汀水库受周边采矿企业影响,两个采样点沉积物的地累积指数污染评价属于中强污染和强污染.  相似文献   

17.
沉积物中甲基汞释放速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研究工作证明,存在于水生生态环境(主要是沉积物)中的各种形态的汞,都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毒性很强的甲基汞。在排汞污染源下游的江底,蓄积大量含汞的沉积物。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隐藏在水下并不断向水中释放甲基汞的次生污染源。为了说明汞污染程度不同的沉积物中甲基汞的释放速度、影响这种释放速度的因素以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等问题,从而寻找对被汞污染的沉积物的治理方法,我们结合某排汞污染源下游江段,进行了沉积物中甲基汞释放速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诺氟沙星和土霉素对汞(Hg)在鱼体内积累和转化的影响机制,探究了Hg单一暴露、诺氟沙星-Hg和土霉素-Hg复合暴露条件下,鱼体内各器官和组织中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Hg单一暴露条件下,鱼体肌肉THg含量随着暴露时间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鱼头和内脏组织的THg含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内脏组织积累量高于鱼头(p<0.01).鱼体内的MeHg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其中肌肉和内脏组织增加显著(p<0.05),鱼头无明显差异(p>0.05).在诺氟沙星-Hg和土霉素-Hg复合暴露条件下,鱼体内的THg和MeHg含量与Hg单一暴露处理相比均产生显著变化,诺氟沙星和土霉素均能促进THg在鱼体内的积累及抑制MeHg的形成(p<0.01).然而,无论对THg积累的促进作用还是对MeHg形成的抑制作用,诺氟沙星比土霉素作用都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水稻具有很强的甲基汞(MeHg)富集能力,从而增加了汞污染地区居民甲基汞暴露的风险.本研究利用开顶气室熏蒸实验和土壤加汞培育实验探究水稻各组织中MeHg富集对大气中的气态单质汞(GEM)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稻根中甲基汞含量与土壤中甲基汞含量显著正相关(r=0.9462~0.9870,p0.05),与大气汞含量无线性关系(p0.05),表明水稻根中的MeHg主要来自土壤.水稻茎中甲基汞含量随土壤甲基汞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上部茎:r=0.8560,p0.05;下部茎:r=0.9178~0.9484,p0.05),与大气汞含量没有相关性(p0.05),但在气室熏蒸实验中上部茎中的甲基汞含量高于下部茎;而在土壤加汞培育实验中下部茎中的甲基汞含量高于上部茎,表明水稻茎主要受土壤汞的影响,且大气汞可能对水稻上部茎甲基汞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水稻叶中甲基汞含量与土壤甲基汞含量显著正相关(r=0.9708,p0.01),与大气汞含量无线性关系,但在气室熏蒸实验中实验组叶中甲基汞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表明水稻叶中的甲基汞可能受土壤甲基汞和大气汞的共同影响.水稻籽粒中甲基汞的含量与土壤甲基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046~0.9865,p0.05),与大气汞含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表明水稻籽粒中的甲基汞主要来自土壤,但在水稻上部茎和叶中甲基汞含量受一定程度大气汞含量影响的情况下势必会对水稻籽粒甲基汞的富集产生影响,但究竟有多大程度影响或量化其贡献还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对美国东南部地区许多水域系统肉食性鱼类身上可能造成健康危险的超标汞(Hg)含量进行了测量.根据从出版的有关汞的水地球化学的实验数据得出的假设,我们调查了某些自然和人为的条件对莫尔比-亚拉巴马河系(MARS)中现场甲基汞(MeHg)含量的影响.从不同类型的环境采集了水样,假设这些水样具有不同的水甲基汞含量,并分析了总汞(THg)和甲基汞浓度以及一些主要的地球化学参数.结果如下:①总的来说,莫比尔-亚拉巴马河系水域中的总汞浓度分布相当均匀,从0.2ng/L到6ng/L不等,表明除了地质来源外,大气沉降肯定是所研究的水系中汞输入的主要来源.②在具有可比较的总汞含量的地点,以甲基汞形式存在的汞部分在从莫比尔-亚拉巴马河系的沿岸平原部分采集的样品中的含量始终比从其他地质区域采集的样品中的高.③我们的现场观测证实了从实验室试验获得的结论,即:甲基汞在水域系统中的丰度与硫酸盐(但只是在较窄的浓度范围内)有关,以及与pH的减少相关,而与硝酸盐或磷酸盐均无直接的关系.④对单一场所生物区中汞的累积的调查表明,在总汞浓度较低但甲基汞/总汞之比较高的水域系统中,生物的汞含量可能超出安全界限.因此,即使水相没有显示出有汞严重富集的迹象,也可能存在对食鱼人群的潜在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