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宏源 《绿叶》2013,(5):5-16
策划人语: 在讲到人到底想要什么东西时,维特根斯坦指出,不要听人们说要什么,要看人们行动上做什么。较之言论,行动才真正反映了人们的所思所想和所需。而从这一点出发,在环境问题上.人们似乎普遍处在了言行不一的困境里。  相似文献   

2.
石嫣 《绿叶》2012,(8):33-40
食品安全成为世界问题与化学农业成为世界农业生产体系的主流、工业化食品生产体系成为百姓餐桌的主宰、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成为人类主要寄居地高度相关。因而,解决食品安全危机不能单纯依靠事后监管,更为重要的是事前行动,而"食物社区重构"则是事前行动的现实践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制度层面的推进和人们的普遍参与,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化所带来的"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  相似文献   

3.
如今,绿色消费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兴起,并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行动。那么,绿色消费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它包含着怎样的内容?要成为绿色消费的一员,又要从哪里入手?  相似文献   

4.
潘杰  刘健芝  田松 《绿叶》2015,(4):36-44
引言:有一则新闻:"全民补碘15年:碘盐致病疑云"。199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要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为实现这个目标,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正式通过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作为一项国策,以法律形式就此固定。但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3年的数据显示,已有"5省区碘过量,官方承认威胁健康"。营养学以健康之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的饮食方式和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让我们困惑的是:如今人们的营养意识越来越强了,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营养学与健康知识的困惑潘杰:从碘盐的例子看,现代营养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夏光 《环境教育》2007,(10):33-36
近两年来,山西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了强大的行动,力度之大,反应之强烈,震动了全省和全国,被人们称为"环保风暴"、"环保新政"。现在,这场环保新政已初步显现效果,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始下降,很多城市退出全国最严重污染城市行列,全省产业结构开始得到改善,新的发展格局初露端倪。山西的变化是当前全国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山西的未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的前景,因此,发生在山西的环保新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山西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场风暴?它对山西和全国有什么意义?环保新政的前景将会怎样?这些问题对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何慧丽  薛莉娟 《绿叶》2012,(11):23-28
农业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多功能属性,这种多功能属性的真正实现,首先不在技术层次和经验性层次,而是方向性、道理层次,根本上要靠"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新型农业观的践行。本文以日本木村的苹果种植为例,归纳出对"尊重自然"的农业观的基本理解,并以长期所参与的乡村建设实践为经验,表明了结合中国地方和城乡关系实际状况而因势参与的行动之心志。  相似文献   

7.
"我原来是飞行员,地上做了什么事,天上看得一清二楚。什么都别想瞒着我。每当我看到那一片片天然林被斧锯腰斩,我的心就像在滴血。"刘福堂经常重复这句话。一个人如果要谈论起自由,总是希望纵其一生,贯其所有事,都是自由的。他的身体是如此的自由,他的心灵是如此的自由,他的思想是如此的自由,他的行动是如此的自由。他能做他想做的一切事,能说他想说的一切话。在这个时候,当一个人看到环境有了危机,社会有了矛盾,  相似文献   

8.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日前,《安徽省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程施工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密集出台,绿色发展行动"千帆竞发"。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安徽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谋划和推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现在已经成了使用率很高的词,或者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我们可以在媒体上看到金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等不来,喊不来,必须建立在"全民行动"的基础之上。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要每个人都能在环境保护上自觉行动起来,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就指日可待!年初以来,"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喂人民服雾"等网络词语的出现,反映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密切关注。而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三新"核心要义(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十四五"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具有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三新"核心要义为"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新阶段四个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主要思路,重点分析了深入实施保护、预防、管控、修复四大行动的主要任务要求,以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展"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谋划与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顺兴 《环境教育》2010,(10):42-44
尽快从"水坝建设越多越好"的思维怪圈中走出来,在河流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各个阶段,均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让水坝建设沿着科学、合理、有度、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把"休养生息"的治水方略具体落实到我们的各项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不像学校考试那样有标准答案,每一个人的意识、行动和选择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环境。提到"全球水危机",可能人们都会觉得这个概念与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觉得那应该是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政治家应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其实不然。为促进青少年对"全球水危机"的了解,使他们意识到水危机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  相似文献   

14.
夏光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1):170-172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已拉开帷幕,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三个新’的丰富内涵和战略考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判断、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谋划做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对"十四五"和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令人鼓舞。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路线、方针和策略是做好"十四五"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曹森  徐庆 《环境教育》2007,(10):15-17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但现实向人们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了。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纲领性文件,将生态建设放到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立省,又在全国首开先河,提出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就是对"建设生态文明"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李全喜 《环境教育》2011,(11):54-55
"到底有没有生态伦理学"、"如果有的话,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生态伦理学的建构基石是什么"、"生态伦理学的实践规范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关切着生态伦理学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定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企业样本数据和省级数据库,本文对中国电力、钢铁及水泥行业进行碳排放量核算、排放集中度分析、达峰情况分类及脱钩状态判断,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判断各省份在减排行动中的定位。结果表明,全国钢铁及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在2014年后增长明显放缓,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持续上升;在省级层面,电力、钢铁及水泥行业分别有15个、7个及12个省份碳排放量仍在快速增长;在空间分布上,电力行业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钢铁行业碳排放集中在河北周边,水泥行业碳排放呈现"南高北低中部突出";时间趋势上,各省份电力行业和水泥行业逐渐实现碳排放量与产品产量之间的脱钩,在产量增长的情况下碳排放量增长减缓甚至降低,各省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与产量之间的脱钩状态则较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王洛 《环境教育》2007,(12):44-46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环保专项行动"),其范围和重点包括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和生  相似文献   

19.
甘绍平 《绿叶》2011,(2):103-108
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问题,而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的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问题。已有的环境人权原则足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价值支撑,我们要做的是将其转化为制度和行动的有效性。生态伦理学最终要转变为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落实到制度建设,才能发挥其应有效力。  相似文献   

20.
《绿色视野》2013,(6):29-31
"慢城"源于"慢餐"。时间应该追溯到1986年的一天,意大利记者卡洛·佩特里尼在罗马的西班牙广场,目睹几十个学生坐在广场的台阶上,人人捧着一只麦当劳的汉堡包狂啃。汉堡包的味道刺激卡洛·佩特里尼彻夜未眠,他十分疑惑:"为什么我们要过这种恶性循环的快节奏生活?"为了唤醒人们已被快餐麻木的味觉,卡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