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评估是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依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有关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作者近年来对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的专题研究 ,对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这种模式一般包括危险识别、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 3个连续过程 ,并可分解为 7个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环境释放,其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世界新闻     
转基因生物公约获通过1月份13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相聚于蒙特利尔,最后一次确定一项关于转基因生物越境转 移的公约,这是一个最受关注并且是最有争议的国际贸易问题.《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经过5年的谈判之后才完成,它是关于转基因活生物体(LMOs)的,其目的是保护环境免受 转基因活生物体带来的潜在风险.“生物安全”一词一般是指从现代生物技术获益但避免风险的努力.生物安全是建立在预 防原则基础上的,根据这一原则当某项活动可能给环境或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或不可逆转的 危害时就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甚至其因果关系完全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国家能力建设的内容,包括机构、机制、专家知识、环境监测以及信息收集和交流等。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能力建设必须根据本国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资金、信息以及人员数量和素质来确定其优先领域、行动和项目。目前,中国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国家能力建设工作亟待开展的有:成立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建立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制度以及公众参与的机制;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在生态学、遗传学和风险评估方法学等方面的专家技能;制定转基因生物的环境监测规划;建立有关转基因生物的环境监测网络和基地;新建一批生物安全数据库和信息库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逃逸是伴随着工程作物释放的一种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转基因逃逸的途径,并讨论了影响转基因逃逸的因素,对我国主要农作物中逃逸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一些农作物中存在较大的转基因逃逸风险,最后探讨了避免和减小逃逸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主要农作物转基因逃逸生态风险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基因逃逸是伴随着工程作物释放的一种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转基因逃逸的途径,并讨论了影响转基因逃逸的因素,对我国主要窕作物中逃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一些空物中存在较大的转基因逃逸风险,最后探讨了避免和减少逃逸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铜是一种利用铜离子杀死孢子细胞的杀菌剂,对柑橘树溃疡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和《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指南》,对6种模式陆生生物:日本鹌鹑(Cotumix japonica)、蜜蜂(Apis mellif-era L.)、家蚕(Bombyx mori)、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蚯蚓(Eisenia foetida)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对其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结果 表明,对鹌鹑急性经口半致死剂量(7 d-LD50)为225.9 mg a.i.-(kg bw)-1,对蜜蜂急性经口48 h-LD50为6.19 μg a.i.-蜂-1.在飘移场景下评估该农药对家蚕的风险,得到最外围一行桑树上的风险商(RQ):RQfr=3.083>1,风险不可接受;该农药在农田内对寄生性天敌赤眼蜂的危害商(HQ):HQin =9.702>5,风险不可接受.对土壤生物蚯蚓急性和慢性的RQ值分别为799.8和2666,RQ>1,因此对土壤生物蚯蚓的风险不可接受.7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对蜜蜂急性经口和鸟类毒性为中毒.环境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上述3项环境风险不可接受,说明农药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一类型模式生物的毒性分级上.基于目前发展趋势,更新评估手段,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是大势所趋.所以,更需要对农药进行全面研究,以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防污漆中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防污漆中的活性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针对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体系,但我国相关研究目前尚属空白。综述了防污漆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背景、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和发展现状,针对环境风险评估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危害性评估和暴露评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在危害性评估中,重点分析和比较了受试生物物种的选择原则、生态毒理数据的要求以及预测无效应浓度的推导方法和应用范围;在暴露评估中,系统阐述了活性物质在水环境中释放速率的计算及修正方法、环境浓度的预测模型、现有的暴露场景及其局限性等。本文以期为我国开展防污漆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控制防污漆中杀生物活性物质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亟需开展活性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估研究,为筛选环境友好型活性物质提供依据。以25种国产防污漆中的铜为评估对象,采用防污漆活性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方法,分步进行暴露评估、危害性评估和风险表征。暴露评估采用海洋防污剂预测环境浓度模型(MAMPEC)中的港口、码头和开阔海域等典型暴露场景;危害性评估基于铜对淡水和海水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评估因子法;风险表征采用熵值法。结果表明,铜对全部水生生物和海水生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分别为2.8和2.3μg·L~(-1),藻类对铜最为敏感。除1种配方外,其余24种防污漆配方中铜的风险熵均小于1,可判定铜为"相对低风险"类活性物质,使用上述防污漆时铜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风险较小。铜在不同暴露场景中的环境风险分析表明其对水流交换较弱海域的码头造成的风险最大,其次是默认港口和码头,对于公海造成的风险最小。根据现有的评估结果,设计含铜型防污漆配方时,应使铜的释放速率不大于33.5μg·cm~(-2)·d~(-1),以避免对较封闭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王长永 《农村生态环境》2000,16(1):53-55,59
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国家能力建设的内容,包括机构,机制,专家知识,环境监测以及信息收集和交流等。,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能力建设必须本国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资金、信息以及人员数量和素质来确定其优先领域,行动和项目。  相似文献   

11.
<正>在化学品环境管理中,一般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模式生物作为实验材料获取毒性数据,进而判定化学品的毒性等级以及评价其对环境造成的风险。迄今为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经推荐了大量可用于生态毒理测试的模式生物。以OECD为例,41个生态毒性测试方法涉及了近90种不同营养级、不同环境介质的模式生物。  相似文献   

12.
金属进入环境后可能会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目前发达国家金属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已较为完善,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科学开展金属环境风险评估,以发达国家金属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为研究对象,对美国环境保护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 EPA)、国际矿业与金属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ining and Metals, ICMM)等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发布的金属风险评估指南、导则中涉及的研究范围、关键评估要素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发现金属环境风险评估基于危害及效应评估、暴露评估及风险表征3个步骤,但由于在属性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开展金属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自然本底属性、营养属性、金属形态、金属混合物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地域环境的差异性等要素,本文就上述要素提出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我国金属环境风险评估指南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抗虫水稻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遗传转化、基因漂流、靶标害虫的抗性风险、对非靶标生物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B t杀虫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B t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主要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对稻飞虱、叶蝉、捕食性天敌等非靶标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靶标害虫的抗性和转基因水稻与杂草稻、野生稻之间的基因漂移风险是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的主要环境安全问题.参60  相似文献   

14.
农药的使用会对非靶标生物造成影响,由此世界各国都采取了风险控制手段以预防农药造成的生态危害。本文综述了欧洲、美国和日本针对农药开展的陆生生态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陆生非靶标生物、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及生态毒性的评价指标。同时分析了农药登记管理对陆生生生物的生态毒性及风险评估中存在的科学问题,且提出了方法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暴露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在农田土壤污染领域面临较大挑战,其中镉(Cd)为最优先控制元素之一。农田土壤Cd污染风险类型为健康风险,其主要暴露途径为经土壤-植物系统,并经膳食进入人体。在当前的土壤Cd风险评估中,一般不考虑生物有效性问题,这使得风险评价中实际暴露评估的不确定性普遍偏高。所以,近年来欧洲国家有许多研究者提出将生物有效性因素放在土壤污染物风险评价框架内。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农田系统,并从土壤、植物、污染物及环境因素等4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农田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其次,分别综述了近年来土壤Cd生物有效性预测模型和土壤Cd膳食暴露评估模型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我国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农田土壤Cd暴露评估发展态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预测,以期为农田土壤Cd健康风险评估及安全基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矿和矿石加工业必须要成为更加“绿色”的,而且要更加意识到社区居民的需要和期望.必须要考虑环境健康的问题,以确保在总体的方向上,即在人类健康和所涉及的环境上存在着适当的平衡.这意味着,基于风险的评估将成为度量对健康影响的一个普通平台.需要对曝露和剂量进行更好的测量.要考虑到如生物获得性的因素.风险评估和信息沟通必须较少取决于建立模型的策略,而要借助于现场测量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这对用模型进行评估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作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及某些潜在问题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1997年,经修饰的活生物体,尤其是转基因作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转基因作物在商品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转基因生物潜在风险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就上述几方面问题作一综述.1199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进展转基因生物目前在国际、国内的书...  相似文献   

18.
室内家具产品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专门针对室内板材家具产品释放的的VOCs进行来源及健康风险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首次采用15 m~3环境测试舱模拟两种不同板材家具产品在实际居住环境中VOCs的释放水平,对采集的VOCs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板材家具产品及其原辅料释放的VOCs进行了高通量同步筛查研究、溯源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板材家具A释放VOCs主要以芳香烃为主,占比为77.24%,主要单体组分为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环己烷和异丁醇,其中,邻二甲苯的含量最高,占比达到42.45%;板材家具B释放VOCs主要以烷烃类和芳香烃类为主,占比分别为48.46%和40.41%,正庚烷、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环己烷和异丁醇含量较高,其中,正庚烷的含量最高为40.25%。由板材家具A样品的溯源分析可知,板材家具产品释放的VOCs受面漆、底漆、稀释剂和固化剂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稀释剂和底漆VOCs释放贡献最大。健康风险评价发现两种板材家具中释放的乙苯、四氯乙烯和三氯甲烷均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且乙苯的致癌风险高出EPA标准1—2个数量级;间/对二甲苯在两种板材家具中均存在非致癌风险,成年男性的致癌风险值和非致癌风险值均稍高于成年女性,儿童的致癌风险值和非致癌风险值均高于成年人和老年人,因此,从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角度,应从源头管控板材家具生产过程原辅料尤其是稀释剂、底漆和固化剂中乙苯、邻二甲苯的含量,从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QSAR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化学品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但是,危害性信息缺失是进行化学品风险评价的主要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环保署都提倡用非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来弥补数据缺失。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被认为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替代技术。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是化学品风险评估和优先污染物筛选中最常用的参数之一。但是,目前可获得的实验毒性数据非常有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发展的急性毒性预测模型,包括:(1)基于同类化合物建模;(2)基于数理统计建模;(3)基于化合物毒性作用模式建模。从模型预测能力、应用域、机理解释等角度对这3类模型进行了比较。其中,基于作用模式构建的模型一般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并有助于机理解释,将是今后水生生物急性毒性预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铅暴露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园  耿春女  蔡超 《环境化学》2013,(6):943-951
铅是一种在暴露环境下,可以通过手口途径或者皮肤接触而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都产生毒性作用的重金属,其对儿童的危害尤为突出.我国对暴露在铅环境下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基于血铅指标的铅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方法导则仍在探讨建立中.而国外已经存在一些较为成熟的用于成人及儿童的铅暴露吸收和生物动力学模型,其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是成人血铅模型(ALM)以及儿童在铅中的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前者描述了关于非居住区土壤中铅暴露物对成人风险的评估,且重点针对污染土壤的铅暴露物所导致的孕妇体内胎儿的血铅浓度进行评估;后者则重点预测6—84个月的儿童在铅的综合暴露下的健康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模型进行对比总结,从而提出可用于我国铅污染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