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日常环境监测中的实例,探讨了质控指标(相对误差、相对偏差、回收率、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方法检出限)的数字位数:相对误差、相对偏差和回收率的位数由测试数据的有效数字和近似计算规则决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与方法检出限的位数由标准偏差的有效数字决定的,至多2位。  相似文献   

2.
一、使用目的 在环境监测系统中,质控图是较常用的质控方式,质控图的绘制是一次非常繁琐的工作,应用微机绘质控图既简便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程序主要通过DATA语句输三种质控图的基础数据,包括: (一)空白实验数据:20对 (二)加标回收率实验数据:20个 (三)控制样实验数据:20对  相似文献   

3.
质控试验中对大部分项目要求以纯水或纯溶剂为参比,每批测定两个空白值(b_1、b_2),共测五批。由测得的五批信号值计算出空白浓度值,进而求出空白浓度的总平均值(?)、空白浓度批内标准偏差(S_(wb))与检出限(L)。  相似文献   

4.
来自《测量不确定度表述导则》(GUM95)中的模型,是国际上第一个取得一致认同的模型,也一直被作为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的经典方法。但是GUM方法采用的是bottom-up技术来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其步骤繁琐,容易造成遗漏或重复,且无法反映实验室长期质控状态。本文采用Top-down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一控制图法来评定本实验室质控样铅砷的不确定度,数据主要来自实验室内质控,通过AD统计法和绘制移动极差控制图,判断数据是否具有正态性和独立性,计算获得砷铅的不确定度。Top-down方法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实验室质控工作紧密相连,对于环境监测领域不确定度的评定,它比GUM法更实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使用空气自动化监测系统质量控制图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质控图绘制的改进方法.实例证明,改进的质控图可以根据仪器漂移情况确定仪器的校准周期;确定调节限时,根据仪器间的差异,降低仪器的调节限,可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化学分析方法如何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并以其为指标控制检测质量,似乎还没有满意的统一方法.本文根据对最常用的线性回归方法的分析,拟从这方面进行探讨.1 回归模型不确定度带宽参数的计算回归处理后得到的是一种平均化的数学模型.尽管平均值并不能完全消除随机误差,显然比之原始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带要窄得多.对于(?)=a+bx这样的模型,当x=(?)时,(?)=(?),此点(叫模型的重心点)的不确定度仅取决于(?)的误差,其标准偏差应为  相似文献   

7.
程序名 X Control Chart 程序号 P5—I—3 概要 根据20个以上的数据绘制均数控制图。 实例运行 输入各控制样测定值后,计算出均值、标准差、上下控制限、警告限和辅助线,随后打印出这些数据,并绘出均数控制图。  相似文献   

8.
双因素方差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一样,是在环境监测和科研中经常使用的统计方法。因实际工作中,对实验指标的影响因素是多因子的,因此双因素方差分析更为常用,由于双因素方差分析的试验数据比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更多,手工计算更为繁杂。故此利用此程序在PC-1500袖珍机上就能很快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易于检查处理过程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土壤介质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加压流体提取(PFL、ASE)提取-GPC净化-GC/MS分析土壤中酞酸酯类污染物方法的程序和质控要求,研究了每个步骤对分析六种目标物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以及测定实际土壤样品的情况.结果显示,加压流体提取(PFL)、浓缩和GPC净化各步骤全程序空白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6.3%~108%、78.5%~117%和87.4%~103%范围,精密度均在15%以内.在实际土壤样品中加入六种酞酸酯标准的加标回收率在45.2%~103.4%范围内,其相对标准偏差8%~23%.  相似文献   

10.
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分析的纯化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比较了各种填料层析柱和洗脱液的差别,并根据有机溶剂使用量较少的样品纯化方案,建立了适用低有机质含量水体表层沉积物中不同极性多氯联苯(PCB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限在0.11 ng/g~0.35 ng/g(干重)之间,对主要多氯联苯同族体的回收率是77.9%~112.1%.用该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水体表层沉积物中的PCBs,质控结果表明,该纯化方法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自制管理样的定值及应用做了描述,样品采自新疆吐鲁番地区红、黄壤土,分析定值采用内检、外检方式,数据经统计检验处理,以多组均值求得总平均值作为元素的含量估计值,用±2S表示测量的单项不确定度.在土壤背景值研究等工作中应用的结果,各元素相对标准偏差(RSD)为:汞、镉大于 10%,铜、铅、锌、镍、氟均小于 10%。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控制图在环境分析实验室中的应用,并与休哈特控制图和Westgard多规则对于不同偏移量的ARL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EWMA控制图在检验不准确度,尤其在微小偏移上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真实反映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和环境效应,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检测要求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可提取态(氯化钙法)指标。针对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分析质量控制工作要求,研制了土壤中重金属可提取态(氯化钙法)分析质量控制样品。土壤样品为采自江西省旱地农田的红壤,经除杂、干燥、球磨、筛分(0.250 mm)、混匀等加工处理后装瓶。采用重金属总量和重金属可提取态(氯化钙法)两大类指标评价土壤样品的均匀性,均匀性分析结果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F检验法)和相对标准偏差法(RSD法)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样品均匀性良好,样品最小取样量为4.0g。8家实验室对土壤中As、Cd、Cr、Cu、Hg、Ni、Pb和Zn等8种元素开展联合定值。标准值为联合定值结果的总平均值(X-),标准值上、下限值分别为(X-+3S)和(X--3S),S为联合测定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低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中分析方法检出限的元素不做量值评定。As、Cd、Cu、Ni和Zn等5种元素评定了标准值,含量范围为0.190 ~ 13.6 mg/kg。Cr、Pb和Hg等3种元素分析结果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未能定值。研制的土壤分析质量控制样品已应用于土壤详查工作,在保证土壤详查检测结果准确可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连续5天的质控数据,采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利用质控数据评定化学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方法来评定原子荧光光度仪(AFS)法测定水中汞的不确定度。经过计算评定,在95%概率下AFS法测定水中汞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82μg/L。与传统的A、B类不确定度进行对比,利用质控数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法更适用于操作过程复杂、不确定度分量难确定的化学分析及无标准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分析质量控制目前一般都采用制作质量控制图、标准曲线、平行22样、加标回收、标准参考物使用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图的工作量太浩繁,同时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环境样品,其类型、含量和分析项目的经常变动,使质量控制图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标准参考物由于目前限于样品的种类以及保存时间不同,不可能在日常的常规监测分析中都带上标准物进行质量控制.本文通过控制灵敏度范围等措施对大气SO_2、NO_x进行质控,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认为把其运用到部分水质监测项目中.也能收到良好的质控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阀切换并联式双系统,建立了一套测定土壤样品中7种芳磺酸的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法。该方法采用2根色谱柱,一根色谱柱分析的同时,另一根色谱柱通过阀切换实现平衡,节约了38.5%的分析时间。方法使用Dikma 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离子对试剂(四丁基硫酸氢铵)和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235、258 nm。各组分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 9以上。随机抽取样品进行重新提取、检测,得到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且定量限最高不超过0.181 2μg/g,重复性和定量限均能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环境监测中探测限附近测量数据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阐述了探测限的基本概念和对探测限附近的数据处理问题.提出探测限的作用是用来评价检测的能力,不宜用于常规计数及报告测量结果;判断限则用于对测量结果在统计上是否与本底有显著差别做出判断,也不宜用来报告测量结果.当样品净计数大于(或等于)判断限时,不管其是否小于探测限,都应当报出其测量值及标准差;当样品净计数小于判断限时,用小于限作为其上置信限报告测量结果;在对同类样品结果平均时,无论样品净计数小于判断限,或大于(或等于)判断限,都应当按其活度实测值(正、负或零)参加平均.  相似文献   

18.
利用top-down技术评定ICP-MS法测定水中镉的测量不确定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不同分析人员在连续30周内水质中镉实验室质控样品的分析数据,采用top-down技术中的控制图法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水中镉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GB/T5750.6—2006 1.5)测定镉质量浓度为2.00μg/L的质控样品,测定均值为2.010μg/L,通过评定,不确定度为0.100μg/L。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用微波萃取(MAE)、固相萃取(SPE)净化、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GC-QqQ-MS/MS)多反应监测同时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和18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与分析条件,样品加标浓度在5μg/kg时的平均回收率在66.59%~122.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邻苯二甲酸酯的检出限在0.04.0.84.ttg/kg之间.定量限在0.13~2.81μg/kg之间;多环芳烃的检出限在0.01~0.54μg/ks之间,定量限在0.02~1.81μS/kg之间,能够满足大量样品快速准确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固相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Ⅱ)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盐酸混合溶液洗脱吸附在Sep-pak C18柱上的Fe(Ⅱ)-邻二氮菲(以下称Fe(Ⅱ)-phen)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Fe(Ⅱ),该洗脱液的洗脱效果优于乙醇等洗脱液,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同时用人工海水观察了盐的质量浓度变化对分析测定的影响;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2.9 μg/L(n=10,p=0.05),相对标准偏差0.9%(n=8), 回收率92.5%~101%,可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Fe(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