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DNNSA反胶团溶液萃取净化电镀含锌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壬基萘磺酸(DNNSA)反胶团煤油溶液萃取电镀含锌废水中的锌离子(Zn(Ⅱ)),分别考察了萃取时间、油水比、萃取剂浓度、萃取温度和初始锌离子浓度对其萃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DNNSA作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作为稀释剂,萃取剂DNNSA浓度为0.2mol/L,萃取平衡时间为5min;萃取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萃取,过程热效应△H=53.95kJ/mol;DNNSA反胶团溶液萃取锌离子的萃取容量为35.48mg/g,负载锌的有机相可采用硫酸反萃取。  相似文献   

2.
膜萃取处理水溶液中镉、锌离子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204+正庚烷为萃取剂,将中空纤维膜萃取技术用于处理水溶液中镉离子、锌离子.研究了两相流速、初始浓度及溶液pH等因素对传质系数和萃取率的影响,计算了膜萃取器的传质单元高度(HTU)w,同时还研究了萃取剂的再生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500 mg/L),平衡分配系数较大,传质阻力主要是在水相;在初始浓度较高时(<2000mg/L),由于分配系数较小,三项传质阻力均不可忽略;在初始浓度很高时(>2000mg/L),传质由有机相和膜相阻力控制.实验还表明通过膜器串联可以实现萃取剂的再生.对于稀溶液(<200mg/L),中空纤维膜萃取可以使水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减小2个数量级,通过计算,中空纤维膜萃取器(HTU)w在15~30cm之间,大大低于传统的萃取塔.  相似文献   

3.
炼油厂碱渣废水络合萃取法脱酚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选用磷酸三丁酯(TBP)-煤油溶液为萃取剂络合萃取碱渣废水中的酚,研究了不同萃取剂浓度、pH值、温度及萃取比条件下体系的萃取性能;采取NaOH溶液对萃取剂进行反萃再生,研究了碱液浓度、温度及反萃取比对萃取剂再生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萃取与反萃取的最佳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TBP-煤油溶液可以有效脱除碱渣废水中的高浓度酚,是一种良好的工业萃取脱酚剂。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是锡石在水及电解质水溶液中溶解度研究的继续,目的是在宽的温度间隔内(到300℃)测定水溶液中四价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并得到了SnO_2在100、200和300℃水中的溶解度以及在200℃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溶解度的数据。 实验是在1×18H9T的高压釜中进行的。高压釜的填充系数为0.5左右,温度是用铬-铝热电偶测量。 试验采用人工合成的SnO_2粉末(分析纯试剂)。对照原来的SnO_2和实验后的固相的X-射线图谱表明,SnO_2在试验进行中没有变化。NaOH溶液是用2次蒸  相似文献   

5.
于亮  吴绍祖 《环境工程》2013,31(4):59-62,96
DSD酸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其生产废水由于含有多组分有机物,具有高色度且难生物分解,使得该废水成为当前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以三辛烷基叔胺(N235)为萃取剂,正辛醇为助溶剂,煤油为稀释剂,对DSD酸综合废水进行了连续络合萃取处理的中试研究。选择错流萃取和逆流萃取相结合的运行方式,采用N235-正辛醇-煤油体系处理,效果比较明显,COD去除率达87.64%,脱色率达99.98%,同时减少了萃余液中萃取剂的夹带;以10%NaOH溶液作为反萃剂,在45℃时,萃取剂的回收率达87.75%,浓缩碱液可实现回用。  相似文献   

6.
用体积比为50%的N235煤油溶液,在1NH_2SO_4酸度下,萃取高浓度Cr(Ⅵ)废液时,Cr(Ⅵ)的分配系数≥10~3,平衡有机相再用2.5N NaOH反萃取,可得到十分纯净的铬酸盐。N235性能稳定,反复使用30次后,萃取效率能维持较高水平。根据实验,提出了处理酪酐生产废液流程。  相似文献   

7.
N_(503)治理制药厂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用N_(503)回收、治理制药厂含酚废水的工艺条件与设备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含挥发酚为6000~8000毫克/升左右的高浓度工业废水,用30%N_(503)-煤油溶液萃取,10%NaOH溶液反萃取,经过五级逆流连续萃取与反萃取,达到了萃取设备出口处残液含挥发酚低于2毫克/升。  相似文献   

8.
为了消除彩色显象管发光粉生产废水中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和实现资源回用,用P204-煤油-硫酸体系分离回收废水中的锌。研究结果表明,以皂化P204为萃取剂,经三级逆流Zn^2的率可达99%,共存的Ni^2+几乎不被萃取,Cu^2+的萃取率小于7%;用硫酸溶液对负锌萃取剂进行了二级逆流反萃取,反萃取率达96%以上,反萃浓缩液可返回生产过程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关于高温、高压下SnO_2在水和电解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实验资料,对确定锡的迁移形式和锡石在内生矿床中的沉淀条件均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性,但SnO_2在水和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的实验工作做的还不多,而且已有的实验资料既不完整也彼此不一致。 G.W.Morey和J.M.Hesselgesser(1951)在500℃和200兆帕条件下测定了含SiO_2和Fe_2O_3的天然锡石的溶解度,在此条件下,实验时间是77小时,SnO_2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0025%(SnO_2/公斤H_2O为  相似文献   

10.
<正> 稀土元素分布的四重效应(tetrad effect),是指溶液体系中的稀土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为每四个稀土元素成一组,如(La、Ce、Pr、Nd)、(Pm、Sm、Eu、Gd)、(Gd、Tb、Dy、Ho)、(Er、Tm、Yb、Lu)。它们组成相似的凹形或凸形曲线(图1)。这种分布型式是在实验室中发现的,图1表示,稀土元素在水溶液相和有机相间的分配系数K=(Ln)_(水)/(Ln)_(有机)服从四重分布效应。图1a所示水溶液相为1.1F的LiBr和0.5F的HBr,有  相似文献   

11.
中空纤维膜器处理含铀(VI)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空纤维膜器中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_煤油膜萃取含铀(Ⅵ)废水。实验表明,HDEHP-煤油膜萃取铀(Ⅵ)的萃取率随萃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水相pH大于2时,水相酸度对速率影响较小,当水相pH小于2时,随着水相pH的提高,速率明显上升;提高水相流速可提高膜萃取率;当有机相HDEHP浓度小于0.01mol/L时,随着HDEHP浓度的提高萃取率上升,当大于0.01mol/L后,其浓度改变对萃取率影响不大。温度和有机相流速对膜萃取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溶剂萃取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水中锌的过程中P-204萃取Zn~(2+)、Fe~(3+)离子的机理、萃取分配平衡和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油水两相间相互夹带异相液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相比、水相pH、混合时间等因素对LIX84I萃取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铜的萃取率都有一定的影响,最优化的条件是有机相为30%LIX84I+70%煤油、室温、相比=2:1、出口水相pH值=2.0、搅拌速度=910r/min、萃取级数为3级,每级的时间为3min。对铜进行三级萃取和一级反萃,可以得到符合电积要求的硫酸铜溶液,萃取率和反萃取率分别可以达到94.6%和97.8%。  相似文献   

14.
萃取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_(204)作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组成贫有机相,对炼油催化剂分子筛第一、二次交换混合滤液进行萃取,可以回收污水中氯化稀土,不仅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着重探讨了与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四个重要问题: 1.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存在两种热液演化体系,即除了传统的岩浆降温热液体系外,还应把大气降水升温热液体系独立划分出来,应强调200℃以下的水-岩作用与元素活化、迁移的关系。 2.有机质参与成矿。有机配合物的形成是大气降水升温热液体系研究中最具特色的问题。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形成和演化主宰了金属元素的浅层萃取、低温搬运以及高温(有机质破坏)沉淀的全部过程。 3.沸腾作用使挥发性组分逸散到气相(酸碱分离),例如, HCO_3~-+H~+→CO_2↑+H_2O HS~-+H~+→H_2S↑ 从而消耗溶液中的H~+,导致pH上升,打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引起矿物沉淀。 4.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程度对溶液-矿物反应有重要意义,例如, 对于某些以Cl~-、HS~-、S~-为配位体(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的金属元素来说,低温有利于它们活化、迁移,而高温则促使它们沉淀。  相似文献   

16.
用三烷基胺的煤油溶液为萃取剂,用1.0mol/LNaOH水溶液为反萃剂,对含重金属离子Cr^6+废水进行了反应萃取处理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萃取工艺,废水中的Cr^6+浓度可降低到0.5mg/L以下,达到有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新型固相微萃取头测定胶粘剂中苯及其同系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结合分子印迹技术与溶胶-凝胶技术,自制新型联苯分子印迹溶胶-凝胶聚合物涂层固相微萃取头,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测定水溶液中的苯及其同系物。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RSD<5%),线性范围超过2个数量级,最低检出限达到10ng/mL。运用该法对市售胶粘剂中苯及其同系物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恒界面池研究了二壬基萘磺酸(DNNSA)反胶团溶液萃取废水中锌离子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两相接触界面积、DNNSA和初始锌离子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得到了DNNSA反胶团萃取废水中锌离子的动力学方程并对萃取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水相内化学反应为萃取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当搅拌速率在200 r·min-1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坪区",在动力学"坪区",锌离子萃取速率与萃取剂DNNSA浓度和水相锌离子浓度成正比,温度升高萃取速率增加,萃取反应活化能为61.69 k J·mol-1.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Cr~(6+)的方法——磷酸三丁酯(TBP)萃取法,即用萃取剂(TBP)萃取工业废水中的Cr~(6+),然后分取有机相,再向有机相中直接加入二苯碳酰二肼,用7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一、仪器与试剂 仪器 72型分光光度计 试剂 磷酸三丁酯,1%二苯碳酰二肼丙酮溶液,硫酸(1∶1),浓盐酸,1.0微克/毫升六价铬标准溶液(分析纯或优级纯)。  相似文献   

20.
根据配位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绘制了温度为298.15K时Zn2+-S2--H2O系pC-pH热力学平衡状态图。结果表明:ZnS溶解平衡时,随着pH值的增加,ZnS的溶解度先减少后增加,当pH值为8.36时,ZnS的溶解度最小,为10-7.69mol/L;Zn(OH)2溶解平衡时,随着pH值的增加,Zn(OH)2的溶解度也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当pH值在9.41时Zn(OH)2的溶解度最小,为10-5.61mol/L;体系中ZnS和Zn(OH)2二者固相溶解平衡时,当S2-Zn2(+mol)时,pH在0~14范围内只生成ZnS沉淀,不会产生Zn(OH)(2s)物质。研究结果可为硫化沉淀法去除废水中锌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