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海洋环境容量研究中"本底浓度"选取方法不统一,采用外海现状浓度、监测值平均浓度和现状监测值最高浓度均存在不合理性,导致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与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不相符,使得海洋环境容量计算与分配缺乏科学性.通过对比国内外对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研究,结合海洋环境容量研究案例,对海洋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以及环境容量的"本底浓度"确定进行探讨,提出以80%~90%保证率下的观测值作为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并同时作为海湾环境容量计算的"本底浓度"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谭永宁  朱良 《环境保护》1993,(10):29-31
利用5年常规气象资料,逐日计算某工程项目建成后所排SO2的日均浓度。给出5年内该项目所在地区各评价点的最大日均浓度,年日均浓度以及超过程种环境允许浓度的概率-超标概率。本文对上述统计计算和传统计算方法得出的日均浓度进行比较和分析,论述了新方法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3.
CMAQ-DDM-3D在细微颗粒物(PM2.5)来源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 M5 (Fifth-Generation NCAR/Penn State Mesoscale Model)-Models-3/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空气质量模拟系统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了模拟,分别采用Brute Force方法和DDM-3D(Decoupled Direct Method in 3 Dimensions)技术对两个代表性城市石家庄、北京的PM2.5来源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50~0.989之间;其次,在某一地区浓度贡献较低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但随着浓度贡献的增加,Brute Force方法的计算结果逐渐高于DDM-3D方法,直线拟合的斜率在1.14 ~2.05之间.以石家庄为例,Brute Force和DDM-3D方法估算的河北南部地区排放的浓度贡献分别为54.7%和64.4%,相差10%左右.浓度贡献空间分布的对比表明,Brute Force方法计算出的浓度影响范围更大,出现某些离散的负值点,或某些负值点与很大的正值点相邻,反映了数值计算带来的计算误差;相比之下,DDM-3D方法的计算结果则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污水厂二维沉淀池水流和悬浮物运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平流矩形沉淀池速度和浓度分布计算为例,利用涡量-流函数法建立控制方程,并以有限差分法中的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了离散,求出速度分布场后,利用二维浓度迁移方程对沉淀池浓度分布进行了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另外还对沉淀池数值模拟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二维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维多箱模型对石家庄市区大气污染物SO2进行了计算,分别计算了4个风向的各子箱污染物浓度,然后按其风向频率加权取和得到平均浓度。把计算结果与地面监测值和1994-0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高空航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发现。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比单箱模型和其它预测方法产生的误差要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工程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物浓度叠加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叠加方法研究中,提出用判别指数判别筛选叠加方法。通过叠加方法筛选,选取了瞬时浓度,日均浓度叠加方法。经实例验证,证明方法是合理可行的,适用于大气污染物浓度叠加计算。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的研究PM2.5浓度变化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规律,项目对北京某办公楼进行PM2.5浓度及"IO比"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并且在利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的计算了办公建筑室内主要污染源香烟的PM2.5散发量,同时利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基于室内质量平衡的室内PM2.5浓度的控制理论,从而为进一步研究PM2.5和控制室内PM2.5浓度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现场,挥发过程是挥发性污染物暴露的重要途径.设置典型土壤污染场景作为研究对象,选取Johnson&Ettinger模型和Volasoil模型进行室内挥发过程的模拟和暴露浓度的计算.对两个模型中污染物的运移机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尽管方法和参数选择有所不同,二者对污染源处三相平衡浓度的计算本质上是一致的.暴露浓度的计算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对室内挥发过程的模拟可能会有较大差异,与污染现场的具体情况有关.参数影响的分析表明,污染源顶部埋深对二者暴露浓度的影响一致,Johnson&Ettinger模型对污染土壤含水率的大小非常敏感.建议考虑房屋结构的实际情况,选用或者改进模型进行室内挥发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的水库叶绿素a浓度短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混沌理论对水库叶绿素a浓度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最大Lyapunov指数为0.0218(正数),表明该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可进行短期预测。同时,利用相空间重构的方法计算出时间延迟τ和嵌入维数m,并由此构建了可用于水库叶绿素a浓度短期预测的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将该模型对于桥水库的叶绿素a浓度时间序列进行短期预测,平均预测相对误差为7.85%,取得较为满意的预测效果。该方法对水库的水环境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是利用气体在紫外可见光波段对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来测量气体浓度的一种方法。DOAS法连续监测系统的核心是软件部分,由于吸收谱线漂移现象的存在,光谱解析算法的改进对污染气体浓度的计算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DOAS法研究监测排放烟气浓度时谱线漂移对浓度计算的影响,并提出将相关函数和相关系数结合参与浓度计算,实验的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减小谱线漂移时浓度计算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大气环境容量A-P值法中A值的修正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值是A-P值法计算大气环境容量的关键参数之一,合理确定A值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和维护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的利益.以单箱模型中A值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93)的公式法确定混合层厚度(Hi),对不同大气稳定度下计算A值的单箱模型法进行修正;以《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给出的各地区A值的取值范围为基础,依据污染物日均质量浓度达标保证率,提出计算A值的达标保证率法,并根据确定达标保证率方法的不同细分为概率公式法和图表法,给出2种方法的使用说明.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开发区为例,采用所提出的3种方法计算其A值,对计算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对各计算方法的特点、适用情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地区径流系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城市环境的特点出发。介绍了由美国水土保持局提出的计算径流量方法(SCS法)。通过杭州市不同功能区和上海青浦香花桥镇暴雨径流量的实例计算。对美国SCS法进行了修正。确定了适合计算上海附近城市化地区径流系数的理论方法.为城市水文、水环境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省安龙县德卧工业园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一种以大气污染物排放参数和污染气象条件等为基本参数的空气污染物环境容量简便计算方法,计算了该园区TSP和SO2的空气环境容量。并以TSP为例,与采用常用的箱模式A值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两种模式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沉积物粒度参数内涵及计算方法的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物粒度参数是描述粒度分布特征的基本统计量,包括平均粒径、分选系数(标准偏差)、偏度(偏态)和峰度(尖度)等。全面而深刻地解析了各个粒度参数概念的内涵,指出了认识误区;粒度分析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两种基本的计算方法(图解法和矩算法),近年来前人在计算方法的应用上作出了很多改进。使求解过程变得更省时省力,还提高了可靠性和适用性;众多对比研究表明计算结果的相关性逐渐降低;粒度参数的分级与定性描述可以说明粒度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表净辐射推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我国气象系统现有的50个净辐射站1993-2000年的辐射及相关气象资料,采用5种方法计算地表净辐射月值,结果表明:论文构建的多因子综合法是一种误差最小、精度最高的推算方法,平均相对误差为0.348,4至9月误差在0.20以下,可用于全年各月地表净辐射的推算;其次为Chang JenHu修正式和Penman修正式,平均相对误差都在0.64以下,误差小于0.20的站月数约占半数左右,4至9月误差都在0.25以下,可用于植物生长期间的地表净辐射推算。各种方法推算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具有北部地区明显大于南部地区,冬半年(11至2月)明显大于夏半年(3至10月)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把系统聚类分析(简称HCA-hierachical cluster analysis) 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简称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有机结合,从给定的"样品-指标"数据矩阵出发,利用HCA科学判定区域环境污染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利用PCA方法确定首要污染因子,针对首要污染因子,对各个污染途径进行评估,计算出各途径的污染分担率,从而确定区域污染成因.并对其原理、计算方法、特点作出分析和讨论,同时以某城镇水环境为例进行了计算示范.经证实该方法在确定区域环境污染成因,制定区域污染防治措施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BLEVE)是反应失控常见的后果之一,针对常用的TNT法计算BLEVE爆炸超压效应可能导致错误的情况,采用TNT法与Baker-Tang爆炸曲线法分别对反应失控导致的BLEVE爆炸超压效应进行计算,并与现场证据相比较,考察不同模型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TNT当量法计算的理论超压过高估计了实际超压。当估计碎片所占能量在32%~50%之间时,Baker-Tang爆炸曲线法计算的超压与实际爆炸超压吻合较好。因此,Baker-Tang爆炸曲线法是BLEVE爆炸超压预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常规法和离子色谱法对近岸海域大气NOX 进行同步监测,并对两方法间的相关性和测定结果的换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35(n= 9) ,其测定结果是可换算的。为此,建立了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气溶胶NO-3 浓度预测近岸大气NOX 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板料成形后的回弹对精度影响较大,在数值模拟时对回弹进行精确预测显得非常重要。分析比较了几种计算板料回弹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用静态隐式算法计算回弹较为合适,以MARC为平台建立了计算板料回弹的系统。计算了二维弯曲成形后的回弹,并通过与实验结果相比较两者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