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对铜和镉的静态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德兴矿区大坞河下游下沽口土壤对铜和镉的吸附特点并采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拟合,探讨了pH值变化对铜和镉在土壤样品中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铜和镉的吸附特性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得到的金属铜和镉的Kf值分别为354.08、34.132;随着pH值的升高,铜和镉在土壤中的分配系数逐步增大,随后降低,pH值与分配系数关系曲线为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2.
有机酸碱类污染物溶解度的测定及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振荡法测定了四十二种有机酸、碱化合物的溶解度,建立了用分配系数、熔点估算溶解度的方程,测定和估算了有机酸、碱类污染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度。实验测定值、文献值和估算值三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氏禾是国内发现的第1种湿生铬超富集植物。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殖酸对李氏禾生物量、铜和镍累积量、转运系数和营养液中铜镍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腐殖酸可促进李氏禾生物量的增加,高浓度腐殖酸会抑制李氏禾对铜和镍的吸收,但是低浓度腐殖酸可促进李氏禾对铜和镍的吸收;腐殖酸可提高铜和镍的转运系数,低浓度的腐殖酸能更好地促进李氏禾对铜和镍的转运;李氏禾对营养液中铜和镍的吸收主要以铜为主。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保护特定流域中的水生物种,可能需要对城市雨水中的可溶性金属进行去除处理.本研究检测了12种活性碳颗粒对锌和铜的吸附作用,其中6种活性碳颗粒通过商业采购获得,另外6种为农业实验室热激发过程产生的副产品.通过批量研究得到在pH7处的单一成分的分配系数.在这12种吸附剂中,铜的分配系数都比锌高.来自坚果外壳  相似文献   

5.
非离子性有毒有机物环境分配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测定了我国常见非离子性有毒有机物环境分配系数(Koc),建立了分配系数(Koc)与其水中溶解度的相关关系,获得了非离子性有毒有机物分配系数与其本身特性(水中溶解度)有关,而与吸附介质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量过大会出现中毒,属中等毒性元素,而铅是毒性很强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往往作为天然组成存在于蔬菜中。然而铜、铅进入蔬菜中并使其具有毒性,主要是由于来自工农业生产中的“三废”对其污染的结果。因此,测定蔬菜中的铜、铅主要目的是观察蔬菜受污染的情况。实验部分一、仪器、试剂仪器:PE3300原子吸收光谱仪,HGA-400型石墨炉。试剂:铜铅标准溶液:每ml为1000μg的铜铅标准  相似文献   

7.
Pb分配系数是描述Pb在地下水中迁移性质的重要参数。研究对象和目的不同 ,计算Pb分配系数的方法也不同。静态吸附平衡实验方法简便易行 ,适用于计算不同岩性的Pb分配系数 ;动态土柱实验方法难度较大 ,主要用于建立Pb迁移方程 ;阳离子交换系数方法计算过程复杂 ,适用于解决野外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用大量的资料,论述了元素(包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在两相(不混溶的两熔体相、熔体/溶液相、矿物/熔体相和矿物/溶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探讨了影响元素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两相的成分、性质,平衡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元素本身的性质(价态、半径)等;指出了进行元素分配实验研究的意义——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有助于地质学家定量模拟岩石的形成、演化过程,准确了解岩石、矿床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元素的富集、成矿机理等;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引言 众所周知,金是大多数斑岩铜矿中的一种常见的痕量元素,然而却没有着重指出过金是一种指示元素。以前的调查者探测过斑岩铜矿上土壤中的金,但是,他们强调的是用其他元素,尤其是铜和钼作为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0.
分配系数、溶解度和土壤/沉积物吸附系数存在着相关性。对这些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生物浓缩因子(BCF)有关,反映了水生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富集作用。水溶解度也是一个影响有机污染物迁移和归趋的因素,具有  相似文献   

11.
<正> 每年在英格兰及威尔士产生的干的污水污泥达1.24×10~6吨,其中约45%用于农业;而来自工业区的污泥常含大量重金属。由于在田地上施用被金属污染了的污泥,土壤中金属的含量极度增加,可能会有害于植物和(或)动物的生长。铜、铬、铜、铅、钼、镍和锌是主要考虑的金属,它们在污泥中的含量常大大高于土壤中的含量。除镉和锌外,用阴极层电弧发射光谱法可满意地测定磨细和灼烧过的污泥中的所有这些元素。镉和锌这两种元素的谱线很弱,灵敏度也很低。  相似文献   

12.
470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有两种铀矿化类型 ,即铁—铀型和铀—钼型。含矿主岩主要为粗面岩 ,具有独特的“麻子构造” ;通过对矿床岩石化学、共生及伴生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素、成矿温度、成矿年龄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机理 ,建立了铀成矿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加入助溶剂乙二醇乙醚前后环境中污染物蒽在三种不同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表观溶解度。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对蒽的增溶能力与其浓度的关系曲线在其临界胶束浓度时出现一转折点,在此转折点前后,这条关系曲线均为直线。乙二醇乙醚的加入,不仅起到了降低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作用,也增大了蒽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胶束/水分配系数。将蒽的胶束/水分配系数作为表面活性剂增溶能力的量度,与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预测多氯联苯醚(PCDEs)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计算多氯联苯醚(PCDEs)所有209种可能分子结构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以106种PCDEs理化性质的实验值为建模样本,建立并优选了PCDEs的饱和蒸气压(POL)、水溶解度(Sw)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方程,检验结果表明方程相关性显著.在此基础上对其余103种文献中尚未报道实验值的PCDEs的上述参数进行了预测.利用得到的预测值,进一步给出了另外3种理化性质--亨利常数(H)、空气/水分配系数(Kgw)、空气/正辛醇分配系数(Kgo)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铜对两种农药在砂土上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了铜与有机农药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交互作用,以阿特拉津(Atrazine,AT)、氰戊菊酯(Fenvalerate,Fen)为研究对象,进行批量平衡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T的吸附符合线性吸附等温线,氰戊菊酯在土壤上的吸附变异性较大,可能原因是菊酯农药存在一定程度的降解。铜离子的存在使AT的吸附常数Koc由262.3减小为55.22L/kg,AT在土壤上的吸附量减小。氰戊菊酯吸附常数Koc为282.9(L/kg),铜离子与氰戊菊酯共存时,氰戊菊酯吸附Koc值增加为440.1L/kg,实验Cu2+浓度范围内,吸附量明显增加。两种农药土壤吸附实验结果不同,这种差异性可能是由于两种农药具有不同的水溶性和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值,铜与AT可能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从而减小其吸附。铜与氰戊菊酯可能形成不溶性络合物而使溶剂萃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将分子连接性指数法(Molecular Connectivity Index,MCI)与几何平均连接性指数法(Geometrical Mean Connectivity Index,GMCI)相结合,改进了GMCI的点价计算方法。使用新方法计算了34种芳烃化合物0~4阶指数的点价值,并分别通过对溶解度和点价值,分配系数和点价值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新的指数和溶解度、分配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61、0.962,都达到了良好级,估计标准误差为0.3454、0.2674,优于MCI法和GMCI法。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以东外贝加尔和蒙古的矿区为例对钨、锡钨和钼-钨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行研究。这两个地区是一个统一的成矿区,钨、锡和钼为主要成矿元素。该区内这些元素的矿床与古生代活动带的花岗岩类岩体有着空间上的联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钨  相似文献   

18.
附作用/郝恩良…(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系)//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一1998,29(2)一156一162环信P一8 1989年3一7月在实验室内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黄河口悬浮泥沙对胜利油田的河口油和东营油吸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悬浮物对油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关系式:Qp=凡·C。’‘”.分配系数(Kd)和最大吸附童(Qm)随海水温度、盐度及颗粒物粒径的增大而降低,并且东营油的分配系数和最大吸附量大于河口油。黄河口悬浮泥沙对两种油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物理吸附,吸附热约为一8.6一34kJ/mol。实验结果同时表明,悬浮泥沙对油的吸附…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多氯联苯溶解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多氯联苯的溶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多氯联苯增溶效果优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范畴,不但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果远较其浓度低于CMC时为佳,而且表面活性剂浓度与多氯联苯的溶解度成正比地线性相关,此结果说明,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形成胶束来增加多氯联苯的溶解度.多氯联苯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与在正己烷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相似,进一步说明胶束内的多氯联苯分子主要分布于类似正己烷的疏水胶核区域.在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10)醚溶液中,所试多氯联苯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与其胶束-水分配系数(Km)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斑岩铜钼矿床是世界铜钼的重要来源,也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从有关资料和找矿实践来看,这类矿床既有岩浆成因特征,又不同于典型的岩浆矿床;既有大量的含水矿物,又有别于热液矿床。因此,本文对这种成矿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掺合液加合岩浆的成矿模式及成矿岩体的判别标志。希望对该类矿床的寻找和勘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