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国内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中国造纸行业的相关原料和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不具有“环境比较优势”的贸易产品。在这个判断下,中国应尽可能多地进口在他国具有“环境比较优势”的造纸原料和产品,限制甚至禁止本国原料和产品的出口;国内造纸行业的发展规模仅应保持在满足国内自身需要的水平上,不应盲目追求这种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从而在总体上减缓国内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2.
沈晓悦 《环境保护》2007,(8A):27-28
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环境效率低下,出口总量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出口廉价商品的同时,我国也在出口着昂贵的资源和环境容量。与贸易相关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对高污染产品加征出口环境关税,是利用经济和贸易手段优化贸易结构,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的有益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克拉玛依已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限制性2。文章重点研究了克拉玛依水、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发展规模控制、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工业用地规模、居住用地规模、绿化用地规模和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叶汝求 《环境保护》2007,(15):11-12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增长"一路高歌".然而以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模式在输出大量产品的同时,也在输出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污染环境.中国出口的能源、资源环境的消耗成为了其他国家消耗的替代品.随着贸易的增长,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如何调整产业和贸易结构,使环境保护和贸易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环境与贸易相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汝求 《环境保护》2007,(8A):11-12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增长“一路高歌”。然而以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模式在输出大量产品的同时,也在输出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污染环境。中国出口的能源、资源环境的消耗成为了其他国家消耗的替代品。随着贸易的增长,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如何调整产业和贸易结构,使环境保护和贸易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葫芦岛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表现在城市规模发展缓慢、工业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品结构不够协调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主要对策有:加快城市规模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环境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泰州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环评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规划实施中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的支撑能力,明确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等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及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力求把区域经济建设等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万劲波  蔡述生 《环境》2000,(8):31-31
一、我国环境技术贸易的现状及特征我国环境技术贸易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环境技术出口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环境技术贸易更多地以引进环保设备为主,环境技术的引进也是很有限的,而且,在进行中还表现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些独有之处,并存在不少问题。 1、环境技术贸易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更多地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泰州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环评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规划实施中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的支撑能力,明确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等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及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力求把区域经济建设等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与劳动力、资本一样,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一个地方的经济规模及产业结构如何,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要素成本决定的,这些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通过影响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来间接影响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发展模式当中,经济增长对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同时其发展过程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现阶段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地理学科是以人类的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闭的和谐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学科。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当中学生需要不断拓展各种渠道,提高资源与环境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2.
国家人地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雷  刘毅  杨波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3):353-362
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始终以最大限度的资源与环境占有和获取为第一需求,即使进入现代时期,情况依然如此。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的稳定与协调始终是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1亿人口)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自然禀赋(淡水、耕地、草场、森林、能源和矿产)与人文活动(人口、GDP和碳排放)的要素综合分析表明,尽管11个对象国的资源环境秉赋(本底)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在资源环境开发的极化效应作用下,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人地关系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一方面,随着资源环境开发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国家财富积累与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对各国乃至全球有限的资源基础支撑能力造成日益严峻的挑战。此方面,日本的国家人地关系演进最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13,41(8):4
战略环评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却十分迅速。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战略环评为抓手,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破解重化工业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结构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两对突出矛盾,成为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产业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分析城市发展定位、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布局空间优化、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统筹协同发展的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推动由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由环境保护滞后经济发展向环境保护引领经济发展转变,探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中国工业发展将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瓶颈约束,从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阐明了产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原因,并指出:资源环境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部性特征和资源环境实际成本与资源环境价格中所包含成本的不一致性导致了目前资源环境利用的低效率;对资源环境的低效利用产生了环境污染、加速了资源耗竭;工业发展本身存在着促进环境质量需求提高的机制,这种机制的作用也是产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中心城市规模能级得到快速提升,引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升高,尤其是作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水环境风险备受关注。通过PSIR-TOPSIS模型对合肥水环境综合风险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分析对城市规模与水环境风险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20年间合肥城市规模水平呈线性增长,水环境风险指数经历持续上升—波动下降—波动上升三个阶段,提示合肥当前水环境风险压力加剧。(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显示合肥城市规模与水环境风险呈现“N”型曲线关系,两个拐点分别处于城市规模0.2和0.8水平处,对应城市增长起步阶段和高规模阶段。(3)脱钩分析表明合肥城市规模取得显著增长后,城水关系的脱钩状态进入不稳定时期,强脱钩与扩张负脱钩交替出现,虽然风险水平仍处于上升阶段,但水环境风险的扩大趋势已被抑制,表征合肥城市规模与水环境风险将进入新的平衡发展状态。本文为避免传统水环境评价单一性局限,结合多种理论模型构建城水关系研究框架,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城市与水环境协调共生的理论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北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造成的环境制约问题已凸显,石化规模的扩张严重威胁石化企业周边人群健康。通过核算甘青新三省(区)石化产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能源消耗量,并分析石化行业特征污染物的危害性、石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冲突、石化基地布局不合理带来的环境和人群健康风险等,提出针对西北石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与环境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树枝、树叶、花生壳、玉米芯、稻糠、稻草、秸秆、果壳粉以及各种塑料废品通过尖端科技变成环保耐用的新型材料,这已在天津市成为现实,国内规模最大的环保型木塑材料生产基地近日在天津市汉沽区建成投产。该基地首批天然纤维塑料复合地板即将出口澳大利亚,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废弃资源制成地板出口海外,标志着天津市在废弃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滨海新区资源丰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也面临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分析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主要原因包括缺少科学规划引导、管理矛盾突出等.最后从建立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直接管制与间...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类型、规模、结构、布局和技术水平,与社会的、自然的许多因素密切相关。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通过环境保护工作,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