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资源环境约束下构建区域技术创新决策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晨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阎题,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晨的根本途径。区域技术创新决策管理体系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在阐述技术创新重要作用等基础上。提出了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构建区域技术创新决策管理体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以单一经济指标或复合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因子,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差异背后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不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是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基于这一理解,从可持续协调发展入手,建立了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表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支持3个方面的2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区域综合发展的测算方法,提出了综合发展指数和发展协调指数。在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江苏省内县级行政单位的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要素"的理论框架,综合运用ESDA空间统计、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1994~2017年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及经济发展阶段判读,运用全局回归(OLS)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驱动机理。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差异从强集聚向弱集聚转变,经历了"萌芽—兴起—繁荣—转型"4个经济发展阶段,并呈现自我建设发展、区域大开发、趋同竞争、产业转型的阶段特征,区域经济呈现"均衡—不均衡—逐步均衡"态势。(2)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热点区,成渝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为核心和次核心冷点区。经济发展经历集聚效应和涓滴效应交替,区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减小而趋于均衡,符合"不平衡增长理论"规律。(3)地理加权结果表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外商投资、政府调控、交通发展、科技教育、金融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的正向内在动力,发展成本和地形条件是制约因素。产业结构是核心驱动力,科技教育是重要推动力,地形条件是发展基础。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考虑不同行政区和不同驱动要素的异质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评估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这种影响的空间异质性与机制,能为开发区协调发展与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指导。以中部省区湖南省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法对2001~2016年110个县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开发区设立对湖南省县级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揭示了这种效应的空间异质性与机制。总体上看,湖南省开发区建设提升了县级区域GDP和人均GDP水平,主要源于乘数效应机制与集聚机制。更为重要地,湖南省开发区建设对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特征,即更高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设立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因而开发区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发展决定因素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迁移密切相关,中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其根源是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地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之发育程度及所起作用不同。本文运用平行数据《panal》模型,对影响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化发展的请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①各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城市化进程的差异非常显著。②在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推动作用;而在沿海地区,则由第三产业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③对外开放政策对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起了显著作用,在沿海省份表现尤为突出。由此可以推断。中、西部开放力度的加大将推动当地城市化的发展。④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在沿海和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对城市化起补充作用;而在中部地区,则起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6.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泛长江三角洲2002~2012年市域面板数据,并借助面板SDM及空间效应分解方法,对区域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及其动力因子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都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当邻近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每提高1%,将促进本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增加约0.257%和0.312%;2区域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各动力因子的空间交互作用也较为明显。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交通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旅游服务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内旅游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也较显著。3保障性因子多为正向溢出,吸引性因子多为负向溢出。前者体现了动力因子的空间模仿效应,后者反映了空间竞争效应。保障性因子和吸引力因子的空间效应强度及作用路径差异推动着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猛增长,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是吸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一条新途径。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随着时间和地区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创造效应要大于替代效应。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存在着区域非均衡性,使得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存在着差异,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中部地区两种效应大体相当,二者相抵后表现出不确定效应。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替代作用。因此,政府在制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时,应该更为注重区域的分类和细化,引导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均衡发展,以改善区域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对1990~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相对差异呈持续扩大趋势,绝对差异有保持稳定的趋势,滨湖区域内部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区域经济在空间上表现出两极分化,东西分化和滨湖区域发展水平低的特点;根据经济空间关联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为扩散型、极化型、低谷型和落后型4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在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与社会现象,适度的差异对宏观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差异过大不仅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危害,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全国,也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湖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迅速提升,但省域内区域经济差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计量统计为基础,分析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GIS技术,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湖南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差异的成因,并提出了协调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贫困是世界各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在我国农村贫困现象主要表现在连片特困区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边疆地区农村贫困在地理和人口的分布上更加突出,就其产生的维度而言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落后与地理条件恶劣两大方面,边疆地区特别是与外界接壤区域社会、经济、人口等背景尤其复杂,使得边疆农村社会发展、地理条件与贫困发生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当前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时代特征密切相连。当前中外研究区域农村贫困的文献较多,从内容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割裂区域社会发展与地理条件之间的联系,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偏重于整体定量分析,本文通过2006-2012年新疆边境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面板数据,采取面板分位数条件回归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因素如何影响边境县市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贫困发生,研究结果显示:1模型整体分析表明,一线居民守边、农业产值比重等社会发展因素对农民增收和减贫都有显著作用,教育年限、扶贫资金因素显著减缓农村的贫困。平均海拔、人均林地和矿产资源等地理条件因素显著影响农民收入和农村贫困,但作用方向不完全一致。2不同分位数点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分位数点各因素作用的力度不同,譬如扶贫资金在0.75,0.9高分位点对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对贫困减少的作用更大,以及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减贫效应更显著。3从社会发展和地理条件两大维度结合上分析,社会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消除区域不利地理条件的贫困效应。为此本文提出边疆农村的脱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和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和一刀切,从而跳出"扶贫陷阱"的怪圈。  相似文献   

11.
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林业是重要的碳汇资源,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林业碳汇的重要实现形式,碳汇造林项目兼具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贫困减缓等重要功能,其实施成效究竟如何需要进一步验证。为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碳汇造林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利用2000—2016年四川4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了碳汇造林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效应和动态效应,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①碳汇造林项目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地区实际GDP和人均实际GDP的增长,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囿于项目周期较长,此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尚不能立竿见影,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且实施的时间越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③碳汇造林项目主要通过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高居民储蓄率、提升地区政府财政收支水平等途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发挥碳汇造林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继续拓展碳汇造林项目的覆盖区域,加大专项投资力度,引导碳汇造林项目向生态脆弱的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在更加注重碳汇造林项目的长期效应的同时,应建立完善项目运行的长效稳定机制,防范潜在的自然与市场风险,保障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加快改善地区的融资环境,鼓励居民和企业将储蓄和融资能力有效转化为投资能力,充分依托碳汇造林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演变分析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伴随区域经济增长而产生的,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产生的原因是受到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总结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现象表征主要体现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经济重心3个方面,并对这3个方面的测度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构建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各县域GDP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方法,对1988~2008年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情况做了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区域经济差距呈现台阶式扩大,主要由富裕地区引起,并且经济重心在不断转移。结果与1988~2008年浙江省的实际发展情况较为吻合,表明该测度分析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在未来类似研究中值得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14.
流域经济是以水系为轴线的区域经济,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其研究为区域开发提供新视角。在理论方法上,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包括技术进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内生要素的流域经济增长框架。在实践论证上,以长江为样本域,运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测度生产要素对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产要素对流域经济不同域段作用强度不同,且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效应,即沿江而下,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加大,物质资本则恰好相反。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流域经济的不平衡程度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促使流域上游地区人力资本开发、实施流域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流域城市化等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新趋向,即①从行政区经济到都市圈经济。行政区经济与都市圈经济在运行环境、运行机制、运行目标、运行方式、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都市圈经济发展模式更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②从隔江单侧发展到跨江双侧协同发展。如上海、苏南和杭州,都在大力推进跨江发展战略;③从外向型经济或民营经济到两者融合的区域特色经济。经济国际化和民营化相互结合、外地资本和本地资本相互渗透已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④从权力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如上海的“服务高地”、苏南的理性执政、浙江的“无为而治”等。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an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present climatic conditions, observed climate trends and regional climate vulnerability of the Bhutan Himalayas. Bhutan’s complex, often high-altitude terrain and the severe impact of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leads to a strong exposure of the countries’ key economic sectors (agriculture, forestry, hydropower generation and tourism) to climatic changes. Climate change also threatens Bhutan’s vast biodiversity and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natural hazards (e.g. glacier lake outburst floods, flash floods, droughts and forest fir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Bhutan’s climate and its variability, as well as observed and possible climate impacts, will help in improving the handling of regional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 challenges not limited to the Himalayas. Only a few climatological studies exist for the eastern Himalayas. They mainly focus on adaptation to immediate threats by glacier lake outbursts. In contrast, this paper (1) investigates the average spatial and inner-annual diversity of the air temperature regime of Bhutan, based on loc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2) discusses past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based on global datasets, and (3) relates effects of observed warming to water availability, hydropower development, natural hazards, forests, biodiversity, agriculture, human health and tourism in the Bhutan Himalayas. Results indicate a large spatial and temporal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within Bhutan and considerably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especially over recent decades. Implications of regional climatic changes on various socio-economic sectors and possible adaptation effor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涌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随着康菲石油渤海漏油事故、江苏启东王子造纸排污和阿玛尼污染投诉等涉外污染事件报道频出,学术界对于FDI涌入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表现出一定担忧。现有文献多聚焦于整体层面的FDI环境效应检验,而对其区域差异及原因产生机制的系统探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从理论判断和命题推演出发,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改进熵值法拟合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构建普通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FDI流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污染光环"假说在中国基本成立,即FDI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环境质量,但不同地区FDI的环境效应有所不同,其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陆地区FDI具有显著的"污染光环"效应,且前者强于后者,而沿边地区FDI具有不明显的"污染天堂"效应。在此基础上,构造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系统考察了FDI对中国环境污染影响的4种主要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效应。门槛回归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经济发展、环境规制、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FDI的"污染光环"效应越明显,而适度的环境规制才更有利于FDI环境技术溢出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建议应进一步全方位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如既往地积极引进并监督FDI;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认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采取差异化的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8.
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分别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结合对应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后者能够明显的揭示出我国碳税政策效应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除大西北地区外,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效应由西至东逐渐增强;碳税在各区域都导致资本要素在总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劳动要素的分配份额降低,但该效应在大西北地区较弱。因此,制定我国碳税政策除了借鉴以碳税效应产业差异为导向的“欧洲经验”以外,还应该注意区域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相对倾斜的区域差异性碳税政策可以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协调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主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持续发展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我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综合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能力,为科学决策和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为在区域持续发展中利用生态学方法、时序分析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我国,区域持续发展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的重视。应该注意到,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本文主要讨论地理信息系统对区域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探讨建立区域持续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