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这把明亮的利剑,不但“刺杀”现有人群,而且威胁着人类赖以繁衍的生殖机能.早在1991年秋,联合国组织召开的“环境对生殖的影响国际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就敲响了警钟:破坏环境,人类无疑是自取灭亡,化学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物繁殖困难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困果关系.这种关系也完全能够对人类的繁衍构成严重的危害.最新科研结果向世界敲响警钟:如果任生态污染特别是化学污染加剧,人类精子数量、质量将不断下降,那么人类的末日就要来临.环保部门指出,化学污染物会干扰生物最基本的生殖功能,某种情况下也会影响孕妇生育、胎儿及婴幼儿的发育.化学物质干扰了人类荷尔蒙的分子,造成人类的生长和遗传方面的不良后果.例如,男性出现精子量减少,患睾丸癌等,女性出现子宫疾病,习惯性流产等.生殖系统癌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欧美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s),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EDs研究的规划与协调工作。研究框架包括确认EDs对人类和生态效应的方法,剂量一效应关系模型以及检测环境暴露水平等。研究对环境威胁最大受试物的主要毒理学终点有致癌性,生殖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目前危险评价的新进展是应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预测化学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内分泌干扰物健康效应的解释,及其对环境雌激素作用的新认识和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环境雌激素对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造成男性生殖健康不良效应的可能作用机理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对环境雌激素健康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根据报道,环境雌激素可以通过模拟天然雌激素的受体结合机制,干扰生物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生物机制,并使生殖系统的肿瘤发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发现,生殖系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作用非常敏感,往往在其他系统尚无反应时,生殖功能即出现了障碍。由于被损害的生殖过程所处阶段不同,其后果亦各异,表现为不育、死胎、后代发育迟缓、结构异常、功能障碍以及儿童期肿瘤,其毒作用不仅涉及接触者而且还会影响后代。金属对生殖系统的损害常与诱变有关,若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则可能遗传给后代。1 铅的生殖毒性铅因其用途广,人类接触较为密切,据目前研究证实,铅不但具有生殖毒性,而且还具妊娠毒性。铅对雄(男)性动物的睾丸有直接的毒作用,使睾丸生精系统代谢障碍,精子生成减…  相似文献   

5.
新的化学合成物质层出不穷,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为舒适和丰富多彩。但与此同时,某些化学物质使大自然的一些野生动物发生了令人担忧的生殖异变现象。日本的传播媒介最近连续报道了环境荷尔蒙的问题,介绍由此产生的危害以及一些典型的事例。在东京西部郊外的多摩川中,最近发现在一些雄鲤鱼体内,除了应有的精巢之外还同时长着只有雌鱼才应该有的卵巢。经过调查和分析,认为鲤鱼体内发生的这种生殖异变现象与人类使用的洗涤剂有密切的关系。大自然中与人类共存的众多无辜的野生动物,只能以生殖异变为代价,被迫接受和适应遭受人工合成的化…  相似文献   

6.
汞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汞的急性毒性研究、生殖毒性研究、致畸毒性研究、神经毒性研究等毒理学试验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汞的临床毒性研究进展,主要内容为汞对人类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作用,并特别强调了汞对人类的肾脏毒性以及生殖毒性.最后,提出了汞中毒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2015年8月24日人类只是这个世界上众多捕食动物之一,但最新的研究却强调了为什么人类将成年猎物(以及其它食肉动物)作为目标并将其猎杀的强烈倾向,让人类与其它捕食动物有着显著的区别。由于人类会猎杀处于生殖鼎盛期的其它物种,这对陆生和海洋系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广泛的物种灭绝及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的重建。为了评估人类捕食与动物捕食的本质,科学家对全球海洋和陆地环境中的2125种食肉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  相似文献   

8.
环境农药激素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匡少平  张书圣 《环境保护》2002,(7):25-26,41
农药激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严重损害动物和人类的生理、生殖机能,其危害具有持久性。为了控制农药激素污染的进一步扩展,应对已污染的土壤采用生物技术及时修复,同时加强农药管理,发展生态农业。广泛开发、生产和使用生物农药,减少或完全淘汰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是一项有效防治环境农药激素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赋存现状及其对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的毒性效应.新烟碱类杀虫剂普遍存在于多介质环境中,特别在农业种植区具有较高的残留浓度.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氧化应激、抑制活动能力、损伤DNA和生育功能;亦会对人类的生育、生殖、神经以及脏器功能带来风险.因此,今后亟需系统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多环境介质中的赋存及污染状况,深入探讨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健康危害,以便全面了解此类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及非靶标生物造成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地质环境要素的层次分析方法--以辽宁省下辽河平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质环境的研究中关于地质环境分析方法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需要探索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本文以辽宁省下辽河平原的地质环境分析为例,提出了地质环境要素的层次分析方法并总结出前第四纪地质环境背景分析。第四纪地质环境的演化分析,全新世和古代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分析,现代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等四个方面的分析要点和步骤,并总结出该地区地质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当前国际化学危险品的各种分类体系,对比了GHS与TDG、EU_CLP、DOT、WHMIS等对化学危险品的具体分类。有助于GHS的理解与掌握,全面推进GHS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存在的分类体系,阐述了我国化学品分类现状,评估了我国现行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分类标准与GHS要求上的差异,通过研究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目录编制情况,指出目录的编制对我国实施GHS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对高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高校危险化学品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仓储、领取、使用、废弃安全管理模式和应急救援预案,以期为推进高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为做好省级化学品登记工作,提出登记工作的软件设计构想,为企业和管理层提供准确的企业信息、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为制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油田化学品的环境和生态毒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在油田化学品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根据油田化学品的使用、分类及相关标准,对油田化学品的性质、降解性、环境行为以及生态毒性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其环境安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为以后对于油田化学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充分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原噬菌体诱导法在环境诱变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原噬菌体诱导法检测35种不同化学物质的潜在遗传毒性,S_9作代谢激活系统。试验结果有13个样品具有诱变性(占37.1%),其中有10个样品在S_9激活下和3个样品无论有与无S_9活化均能诱导溶源性大肠杆菌释放λ噬菌体。检出的阳性样品中有些为已知的诱变剂和致癌剂(黄曲霉毒素B_1)或抗癌药(丝裂霉素C)。提示诱导检测法作为环境遗传毒物的预警系统初筛潜在致癌危险物质是一种极为有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陆生生态毒理与水生生态毒理两方面综述了我国生态毒理学在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陆生生态毒理包括大气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对植物影响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陆生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水生生态毒理包括化学物质对浮游类生物和鱼虾类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逆境物理因素对水生生物影响的毒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持久性、迁移性、毒性或高持久和高迁移性化学品(PMT/vPvM)在全球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水体已被广泛检出,是未来可能显著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一类重要新兴污染物.按照欧盟提议的鉴别标准,现有化学品中的PMT/vPvM数以千计,涉及用途广泛,包括三聚氰胺等数10种较高产量的工业化学品.PMT/vPvM可通过农田径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环境,污水处理厂目前被认为是其主要排放途径.因难以被现行常规水处理技术有效去除,PMT/vPvM可长期存在于城镇人居环境水循环系统中,危及居民饮用水及生态系统安全.欧盟已率先开始将PMT/vPvM专门纳入现行化学品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优先范畴.目前,环境中仍有众多潜在PMT/vPvM,其监测方法亟待进一步完善,物质鉴定、类别范围及清单建立均尚需时日;PMT/vPvM在全球各地区的环境分布和暴露研究十分有限,其潜在、长期的生态毒性和人体健康危害效应研究较为匮乏.与此同时,替代品或替代技术以及污水处理、污染场地修复等环境工程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都将成为未来PMT/vPvM风险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9.
An occupational chemical priority list for future life cycle assess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chemical priority list is presented to screen and identify relevant chemicals, for which more detailed and industrial-sector specific quantitative exposure, risk and life-cycle assessments should be completed. A list of 38 solvents were ranked according to the framework of the LCA toxicity model, USEtox, and according to the framework proposed by the UNEP/SETAC working group on Indoor Exposure Assessment in LCA. An additional method, based on a risk assessment (RA) framework,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robustness of the priority rank. Under both schemes dichloromethane, ethanol, formaldehyde, hexane and toluene all rank in the top ten positions. These chemicals are currently relevant with regard to health effects on a population level. Some of these chemicals are known as hazardous, while others, such as ethanol, have a low toxicity but were prioritized because of their extensive use and high exposure level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the LCA and occupational hygiene communities in assessing health impacts. It provides a consistent and transparent method for rapid comparative assessments of different chemicals and identifies the chemicals and workplaces that will require more thorough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个吸附对有机物生物降解影响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有吸附剂存在下体系可能出现的四种降解类型。用从土壤中分离出的2,4-D降解菌株,在有土壤或沉积物存在下与2,4-D进行生物降解实验。在菌体浓度不变的情况下,估算和比较了30℃时四种降解作用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吸附的2,4-D不被水中和吸附的细菌所利用;而水中的2,4-D则可被水中和吸附的细菌所降解。进一步分析认为,并非所有生物降解都受到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