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简要总结了两种生态旅游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操作性定义。针对旅游地4个方面的限定,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地规划的要求,认为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的社区旅游规划,更注重景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与布局,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及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从生态旅游地的规划目标出发给出了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内容,探讨了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施方略,指出功能分区、游客管理、形象策划及景观设计在生态旅游地开发及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TEF(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天津市统计年鉴以及相关资料为依据,对天津市2011年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通过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与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的比值I来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11年天津市旅游地处于一般安全状态。在6种旅游要素中,交通旅游生态足迹所占比例最大,餐饮次之。针对天津市旅游地生态安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地生态安全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然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旅游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很大。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地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旅游资源是以永续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旅游地生态建设和管理是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突出旅游特色,兼顾多样性和创造性开发、挖掘旅游潜力、增加吸收力和竞争力是旅游地发展的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生计框架在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指向下出现新的要求。通过对典型案例地皖南川藏线沿线旅游利益相关者深入访谈以及网络文本数据分析发现,廊道旅游地面临跨区域综合整治、生态约束趋紧、消费持续升级、疫情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冲击等新的脆弱性挑战,亟待有效的调控措施提高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基于此,融入新木桶理论,探索廊道作为支点带动更多域内农户共同富裕的可持续生计新框架体系。廊道因更大空间延展、更广人员参与、更长消费链供给具有更大的辐射域,通过挖掘农户自身及旅游地双重尺度的生计长板,构建更大的旅游地生计命运共“桶”体。应对脆弱性变化,通过夯实支点、挖掘长板、坚实底板、强化桶箍、激发铆钉,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分享实现物质和精神双重富裕。随着廊道空间和品牌延伸,旅游地自然资本的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更多农户得到参与分享的机会。新木桶的整合思维为其他类型旅游地寻找可持续发展“支点”提供有益借鉴,“人”和“地”双重尺度的新木桶调控措施为旅游地可持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交流的重要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用爱构筑师生感情交流的桥梁;要树立自身形象,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要领情入境,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有了美好的感情,才能使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377-382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通过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旅游对旅游地影响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本文在较详尽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以皖南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尝试进行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以期较准确地了解皖南旅游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为皖南旅游区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咨询。并希望以此为国内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典型冰雪旅游地开发模式及优化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为中国冰雪旅游发展带来巨大契机,促进了冰雪旅游地的蓬勃发展。基于冰雪旅游地系统理论,构建了冰雪旅游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及加权Topsis法,对崇礼、亚布力、神农架、西岭雪山四个中国典型冰雪旅游地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崇礼冰雪旅游发展水平最高,亚布力次之,神农架及西岭雪山仍有待提升。基于此,提炼出四种典型冰雪旅游地开发模式,包括资源主导内驱模式、市场主导外驱模式、资源市场双核共驱模式以及资源市场政策综合齐驱模式。同时,从冰雪旅游地系统视角,提出了中国冰雪旅游地开发优化路径。研究有助于丰富冰雪旅游开发相关理论,为中国冰雪旅游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8.
福州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福州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以福州除晋安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五区外的闽侯县、福清市、平潭县、长乐市、永泰县、闽清县、罗原县、连江县八县111处景点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旅游地资源属性和旅游活动性质交叉组合的复合分类法对旅游地进行分类,根据福州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将福州环城游憩带旅游地归并为3种类型。运用数据库、网络测距等技术手段,将111处旅游地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旅游地分类统计、城市中心距离等旅游计量研究。从而得出福州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合福高铁沿线旅游地合作网络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9):1917-1932
高铁开通带来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对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以合福高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空间分析、描述统计等研究方法及Ucinet、GIS、SPSS、Excel等软件,研究合福高铁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网络与模式。结果表明:(1)合福高铁开通后,旅游者对沿线旅游地的认知程度、同游意愿、重游意愿提升,不同旅游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强,合作网络中形成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网络密集,并通过与其他旅游地相互联结形成合作关系较强、影响力较大的高铁沿线旅游区“组团”。(2)高铁沿线城市间的旅游流流量较大,具备稳定的二方关系和三方关系,形成了“旅游核心+旅游核心”“旅游核心+交通核心”“旅游核心+换乘中心”三种典型合作模式,三种合作模式呈现“强强联合”的特征,并带来显著的“马太效应”“过滤效应”和“溢出效应”。(3)高铁开通为沿线旅游地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合作发展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针对当前的合作模式应制定多种发展策略,建立旅游地之间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实现沿线旅游地的联动发展。研究成果对于丰富中国高铁旅游的研究内容,揭示高铁沿线旅游地的合作网络及典型模式,探讨社会网络、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旅游地合作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制定高铁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策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他们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的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安全预警是防止旅游地生态系统向无序化发展和进行系统调控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了一个由旅游地生态环境压力预警子系统、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预警子系统、旅游地生态保护与整治能力预警子系统等构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复合预警系统,并借鉴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的临界调控思想,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预警进行了初步地评价.研究表明:开封市旅游生态环境总体是比较安全的,处于一级预警状态,但旅游地生态保护与整治能力预警值较低.与综合指数评价法相比,两者研究结果相近,但模糊综合评判不需要预警阈值,能够较好地解决评价过程不合理的问题,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化程度较高的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进行旅游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旅游地评价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旅游地资源评价和开发研究,是进行旅游开发宏观决策,确定对应的旅游活动类型和接待规模,指导旅游市场开发与景区、景点设计时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对旅游地资源的评价制图和旅游开发用地预测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教育,让学生对事物有所感知,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感,让他们感受艺术,体验灵魂之美。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他们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的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5.
陆林  虞虎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77-188
湖泊旅游理论研究滞后于发展实践,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不足,概念体系尚有待完善,研究框架尚未形成。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分析对比国内外湖泊旅游研究内容,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结果表明:湖泊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湖泊旅游感知、湖泊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者空间行为与旅游市场、湖泊旅游地演化、湖泊旅游影响是国内外湖泊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但研究时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均未出现较明显的理论性和阶段性特征。从中国湖泊旅游发展及研究现状看,未来应加强新发展要素在湖泊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过程和机制研究、湖泊旅游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流域尺度条件下湖泊旅游地管理研究,同时注重借鉴、吸收国际湖泊旅游发展和研究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复杂性是旅游目的地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认识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特征的重要研究手段。论文以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地为例,通过构建旅游联系强度模型,建立旅游地空间网络,并运用TOP网络空间分析以及复杂网络理论,揭示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的复杂性特征。研究发现:1)旅游地网络具有空间集聚性,形成了以核心景区为中心,由中心城镇、乡村社区和特色园区共同构成的空间集聚单元,并体现出“邻近连接”与“择优连接”的双重特性;2)旅游地网络服从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3)每个节点的前三名和前五名旅游联系强度网络(Top3和Top5网络)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较大的集聚系数,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4)旅游地网络是典型的异配型网络,度-度呈负相关,而网络节点的集聚系数与其度值之间存在近似的倒数关系,因此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17.
安徽太平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泊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湖泊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论文探讨了湖泊旅游地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太平湖旅游地的演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湖泊旅游地发展具有易受干扰性、流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基于Butler 生命周期理论,太平湖旅游地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①探索阶段(1970—1990 年),旅游地仅有少量的旅游者和旅游设施,湖泊生态系统处于自然状态;②参与阶段(1991—2005 年),地方政府重视旅游发展,发展观光旅游,建设旅游项目,形成了以水产养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湖泊资源利用模式;③发展阶段(2006 年至今),政府和外部资本推动太平湖基础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增长,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型旅游地转型,形成了旅游与城镇互动的发展格局.太平湖旅游地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由自然发展向追求经济效益发展,再向追求综合效益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国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恢复力思想和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态系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可持续旅游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地是重要的社会-生态系统类型,从恢复力视角研究旅游地复杂性、动态性及综合性,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途径。论文综览国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从研究尺度与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展开综述,重点就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认识、与相关概念联系、阈值、驱动因素、概念性与定量评估、适应性管理等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评述,并得出相应研究启示,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国内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和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内旅游地水环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问题是旅游环境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从研究理论、方法、区域和内容方面对国内水环境研究作一系统综述,并指出目前我国旅游水环境的研究理论较侧重水环境专业理论,与旅游结合的理论运用不足;研究方法注重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社会方法运用较少;研究区域注重水域型旅游地,海滨海岛及山岳、古村落等旅游地较少;研究内容侧重旅游对水环境的自然影响,水资源利用及社会影响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0.
旅游季节性是一个旅游研究的常态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旅游季节性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深入了解旅游季节性影响因素以及动力机制,尤其指出旅游的季节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应格外重视旅游季节性问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从而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