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2006、2011、2016年我国21个主要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及从业人员为研究数据,应用动态集聚指数、产业梯度系数、改进偏离份额模型(SSM)等方法,对我国制造业转移及其结构演进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制造业转移的主体是劳动密集型与部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方向是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但2011~2016年江苏、浙江等地的化学原料、医药等制造业出现了较强的空间集聚态势;(2)东部地区的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冶炼业等边际产业的转移与技术授让,不仅优化了自身的产业组织形态,还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则须防范产业流失,引导制造业集聚发展;(3)研究期内,上海、广东等东部地区制造业结构效应指数W大于1,且平均结构偏离分量P较大,表明其制造业含有较大比重的朝阳产业,制造业产业结构较好;湖南、贵州等中西地区制造业竞争效果指数U大于1,且平均竞争效应较大,表明其制造业发展较为迅速,竞争力较强.研究有助于厘清在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移及其结构演进的新特征,为我国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沿江开发区空间分工、制造业集聚与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针对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制造业空间可能存在的变动,在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专业化指数和基尼系数2种方法来定量分析江苏省21个沿江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工、制造业集聚和转移态势。结果表明:(1)2002~2006年江南沿江开发区通过向江北沿江开发区转移部分传统产业,逐渐形成了江南沿江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心”和江北沿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围”的空间分工格局;(2)江南沿江开发区内部、江北沿江开发区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关系;(3)受开发区发展阶段、区域产业政策、本地化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并未发现理论预期的普遍存在的产业集聚现象,仅纺织服装、石化、电力、塑料橡胶等产业呈现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针对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制造业空间可能存在的变动,在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专业化指数和基尼系数2种方法来定量分析江苏省21个沿江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工、制造业集聚和转移态势。结果表明:(1)2002~2006年江南沿江开发区通过向江北沿江开发区转移部分传统产业,逐渐形成了江南沿江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心”和江北沿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围”的空间分工格局;(2)江南沿江开发区内部、江北沿江开发区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关系;(3)受开发区发展阶段、区域产业政策、本地化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并未发现理论预期的普遍存在的产业集聚现象,仅纺织服装、石化、电力、塑料橡胶等产业呈现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印发,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产业转移及区域合作逐渐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以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28个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和企业数量为研究数据,应用动态集聚指数、偏离份额模型(SSM)、静态集聚指数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转移及区域合作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纺织业、黑色、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空间转移特征,其转移路径主要由上海、浙江向中、上游地区的贵州、湖南等地多对多的扩散式和跳跃式转移为主,转移类型主要以下游地区的"优势转移型"、"淘汰型"与中、上游地区的"优势集聚型"为主;(2)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在交通运输、化学制造等行业发展较为薄弱,缺乏中心合作地区,需要下游地区提供更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3)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作为产业转移与技术授让的供体,应构建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为制造业转移中心,以具有产业比较优势的中、上游地区为区域性中心,加大向中、上游地区制造业转移与合作力度,同时带动其他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多中心分工协作格局。研究有助于完善制造业转移及区域合作相关理论,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制造业对接合作及协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分布存在显著的非均衡性,随着能源的不断开采及国家能源布局的调整,能源产能快速呈现出空间集聚的态势。在世界能源格局巨变和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研究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区域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和效应,能够为中国制定相关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提供有益指导。文章利用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能源产能空间集聚测度模型、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模型、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研究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区域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和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呈收敛态势。其中,东部地区集聚度逐渐减小,西部地区集聚度逐渐增大,中部地区集聚度先增后减。(2)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明显,整体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的态势。(3)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从全国看,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能源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具有抑制作用。(4)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是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影响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贯彻落实"抑制东部、控制中部、发展西部"的煤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发展,扩大碳交易机制范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节能技术创新和节能产业发展,加大能源效率考核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就业变动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研究无锡就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不仅可以间接揭示区域产业发展和布局状况,也可为引导人口和产业协调布局提供依据。为此,选择无锡为研究区域,应用1985~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与普查数据,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梳理就业人口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并总结特征。结果表明:(1)就业人口总量增长、具有圈层结构和集聚特性,并表现出郊区化趋势;(2)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郊区化特征明显,由集聚变为分散。轻工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污染行业就业人口向城市北部移动,重工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低污染行业就业人口向城市南部变动;(3)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一方面总体表现为集聚态势,另一方面,表现为由中心向四周逐渐缓慢扩散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集疏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集聚和疏散是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最直观和最集中的体现,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的空间格局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采用了人口集聚度分级评价的方法,依据人口集聚度的不同,将各个地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人口集聚区,并对其分别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人口分布格局、自然条件的空间分布格局、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以及经济发展格局和城市化格局,对中国的人口集疏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归纳,并进一步对相应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平衡日益加剧,并呈现沿海、沿江、沿线集聚的态势的基本结论,并对我国人口分布集疏格局的形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然因素奠定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城市化成为人口集聚的动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的科学性是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有效性的基础与前提,本文通过界定12个行业为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利用偏离份额、基尼系数、区位商探析长江经济带水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格局演变,并进一步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从传统地理区位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与制度因素分析其对长江经济带水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格局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时间趋势来看: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占长江经济带工业总产值比重基本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占全国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小幅下降后呈上升态势,行业偏离份额结果显示2003~2016年间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内部行业发展出现分化,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具有衰退的态势,“化工围江”问题在逐步改善。(2)从空间演变特征看:基尼系数显示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呈现扩散态势;区位商与区域偏离份额进一步验证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具有由下游向中上游地区转移与扩散的趋势尤其是承接产业基础较好的中游地区。(3)经济因素、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是驱动长江经济带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A级物流企业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7、2012、2017年中国A级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A级物流企业发展阶段特征差异明显,不同等级发展存在不平衡,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发展格局。(2)A级物流企业分布格局总体呈现“南(略偏西)—北(略偏东)”的空间分布态势,且沿东部沿海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A级物流企业经历了“二核多中心”—“三核多中心”—“三核多中心连片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3)A级物流企业在省域单元的分布具有空间集聚特征,集聚程度先增大后降低;冷热点分布格局虽有变化,但仍然较为稳定,冷热点格局的梯度变化特征较为明显且逐渐增强。(4)影响中国A级物流企业空间分异格局的核心因素主要为市场规模、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地区经济实力等,且影响程度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对A级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均大于各因素单独作用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移对中国中部地区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后,中部地区相继出台了自己的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转移。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在产业的区际转移过程中,究竟有没有伴随着污染的转移?因此,在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引起的国家之间污染转移的污染避难所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对于我国国内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Becker和Henderson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类方法,采用以区位商的构建机理为基础的产业竞争力系数,以及重污染行业产值的全国占比等指标,利用我国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个省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入情况,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了这种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污染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04年后,也就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各种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部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污染密集型行业向中部地区的转入,造成了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向中部地区的转入。文章最后对中部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政策、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多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对维护区域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云贵地区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0~2015年人均GDP及其平均增长指数为研究指标,运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云贵地区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云贵地区经济差异持续下降,市辖区下降幅度最大,民族县差异已下降至最小,一般县差异贡献率逐步提高,组间差异下降幅度小于组内;(2)云贵地区县域经济水平呈弱集聚空间模式,经济增长空间关联度更高;(3)经济热点由滇中单核空间结构向滇中-黔中双核心空间结构演化,经济热点区分布在大城市市辖区及其周边一〖JP+2〗般县;经济增长热点呈东移趋势,民族县是主要经济增长热点区;(4)区域产业发展、城市辐射能力以及政策引导作用的差异是导致云贵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协调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利用关系是经济发展提质增速及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关键,为探索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耦合趋势,运用重心模型、Tapio弹性指数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耦合关系与脱钩状态进行测度,并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了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与建设用地规模保持双增长态势,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建设用地扩张更加明显,经济和建设用地重心均呈现西南方向迁移,但空间耦合性逐渐减弱;(2)中国经济与建设用地脱钩关系不断恶化,脱钩状态分布格局变化明显,东部地区脱钩状况逐渐改善;(3)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扩张的关键推动力,政策、产业集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扩张。未来要重点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土地扩张的管控,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则要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寻求产业转型与土地利用转型的契合点,追求城市的精明增长。  相似文献   

13.
选取1998~2017年全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创新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中国各省域的创新能力,揭示省域创新能力耦合网络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1)1998~2017年各省域的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但不同省域之间的创新能力仍有明显差距且呈逐渐扩大趋势.在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强,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已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反超,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高于西部地区;(2)在省域创新能力耦合网络演化过程中,耦合网络的密度与强度都有明显增强,极化特征明显,耦合网络空间范围向东部和中部地区集中,全国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网络分布格局,省份间在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小团体集聚现象;(3)各省域在协同创新中获益的差距不断扩大,省域协同创新获益格局在地理上呈现出集聚特征,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市成为我国协同创新获益较高水平的第一梯队,江苏-上海是我国省域间协同创新获益最多的一对省份.  相似文献   

14.
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配置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统计分析及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探究长江经济带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其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析技术密集型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江经济带开发区空间布局1992~2012年由分散"多点状"结构变为"T字型"结构,2012~2017年稳定为"网格状结构";开发区空间分布呈稳定的"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中心偏移特征为"东北向-正西向-东北向",2002~2012年偏移幅度最大,2012~2017年偏移幅度最小,地理空间总体呈扩张态势;开发区空间相关性总体上波动起伏,高-高集聚区域先增大再缩小;开发区产业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绝对优势,其中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其与电子通信产业共同呈现明显的"一核多极"空间分布特征,四大行业中另外2个行业与开发区空间布局特征相一致;三大类型产业中,总体呈现为上下波动的集聚特征,只有1992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分散特征;城市经济环境对于开发区产业发展有正向联系,而政府引用外资存在一定的反向联系,政策因素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村镇聚落的空间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重塑过程,探寻其演变规律、研判其背后动力机制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村镇点位数据,运用最近邻比率、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等GIS和统计分析方法,以江苏省为例,从省域和县域尺度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村镇聚落格局及演变机理.结果表明:(1)省域尺度上,江苏省村镇聚落整体呈集聚分布,但集聚态势略有减弱;核密度的区域差异显著,整体东部小于西部,苏北连续性较强而苏南较为破碎;密度核心普遍收缩,苏南地区收缩最为显著.(2)县域尺度上,村镇聚落集聚格局依旧,与省域尺度一样,其集聚程度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冷热点分布较为分散,"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冷点区"均位于苏南地区;时间维度上,"热点区"有扩大趋势,"冷点区"则呈收缩之势;苏南和苏北地区的村镇聚落格局在该尺度上变化均较为明显.(3)演变机理上,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政策制度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于村镇聚落空间演化过程,在本文研究时段内,交通、城市化和政策3个因子对江苏省村镇聚落的格局改变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东、中、西部资源条件不同和乡镇企业发展不均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确定了未来五年内乡镇企业的区域发展目标。对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的东部地区,将以提高为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并注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和附加值。对于承东启西的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将有选择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质量和效益。资源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方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能力和…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揭示中国省际碳补偿时空格局变化特征,文章对基于绝对量碳赤字的碳补偿测算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相对量碳赤字的碳补偿测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我国碳补偿总额呈现下降趋势,且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主要是受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国各地的GDP增速不断放缓的影响。(2)从我国各省(市)来看:碳补偿额度平均值排在前列的省(市)主要有上海、辽宁、江苏、天津、山东,浙江、山西、北京,而排名较后的省份主要有内蒙古、新疆、广东、黑龙江。(3)我国碳补偿额度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区域的江苏、浙江、上海;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区域的甘肃、青海、新疆以及东北区域的黑龙江、吉林。碳补偿额度整体呈现以东部沿海,京津,北部沿海区域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空间格局,表现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补偿,且2007~2017年我国碳补偿空间格局变化较小,即碳补偿空间格局具有“惯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运用投入产出、地理联系率等方法,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和空间联系,探讨北京市和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的一般规律与差异性,旨在为京津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三产业服务,而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天津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上的联系比北京更紧密;京津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于下降,而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势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有一定的功能支撑作用;天津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强于北京,天津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联系上比北京要紧密。  相似文献   

19.
以吴越文化区内国家首批公布的241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法,利用ArcGIS 10.2等软件探究吴越文化区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吴越地区传统村落分布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呈集聚分布,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与热点区分布相似:(1)西部的皖南山区和西南部的浙南山地地区为高密度集聚区,其中黄山市歙县、黟县,丽水市松阳县及上饶市婺源县均为二阶热点区;(2)在文化亚区尺度上,新安文化亚区密度最大,越文化亚区分布数量最多;在聚落景观区尺度上,传统村落集中于皖南古徽州聚落景观区、浙中丘陵盆地聚落景观区和浙南中山聚落景观区;(3)地形、中心城市影响以及历史文化因素为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3个因素。 关键词: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乡村振兴战略;影响因素;吴越文化区  相似文献   

20.
泛长三角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3-2010年产业和环境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探讨泛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重心演变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构建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揭示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①泛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北方向,两者重心轨迹均朝西南方向移动,其中环境污染重心移动的速度和规模远远高于产业发展重心的移动,两者的轨迹演变趋势存在着一定耦合关系;②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地理集中度的空间分布均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其中地区间产业发展极化程度下降明显,不均衡性趋于减缓;而环境污染极化程度无显著变化,地区间差异仍比较显著;③根据产业集聚与污染格局的空间关联程度,将泛长三角地区划分为高集聚—高污染、高集聚—低污染、低集聚—高污染、低集聚—低污染四种类型区。本研究可从空间效应角度为产业转型—转移与环境污染之间关联机理探讨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