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乐山大佛景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3种污染物的时间变化规律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乐山大佛景区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优良率在87%以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在低浓度水平的基础上有上升的变化趋势,达到现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污染总体上变化不显著。乐山大佛景区与乐山市主城区地域基本形成了"景城一体"的关系,景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受主城区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20年来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昆明市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研究昆明市20a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二氧化硫有明显上升趋势;二氧化氮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有明显下降趋势。20a来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的变化、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使用、机动车尾气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昆明市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研究昆明市20a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二氧化硫有明显上升趋势;二氧化氮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有明显下降趋势。20a来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的变化、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使用、机动车尾气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市环境空气中参与综合评价污染物的年均浓度,采用空气质量指数法对2013年伊春市空气质量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伊春市2013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分别为0.40、0.58、0.65,三项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为0.33,环境空气质量为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对2006—2011年辽宁省14个地级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现状监测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辽宁省14个城市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4项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比2010年小幅增加。2011年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污染最轻的季节是夏季;辽宁省14个城市沿海城市空气质量4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内陆城市。辽宁省的特殊气象、城市化和能源利用不合理等造成近地面污染严重,从而影响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黔江区环境空气的监测资料,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等评价和分析方法,研究了黔江区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2年,黔江区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67,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天数比例为94.2%,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等级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表明,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随年份变化呈增长趋势;月变化结果表明,黔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夏季和秋季质量比春季和冬季好。  相似文献   

7.
燃烧秸杆对盐城市区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进 《环境科技》2005,18(Z1):79-80
夏收季节燃烧秸杆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下降.通过对2001~2005年的监测资料分析,表述了燃烧秸杆对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空气的影响则不明显.从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我市便进入了夏收季节,在这段时间内,市区不断受到燃烧秸杆所产生的烟尘的影响.通过对2001~2005年连续5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了我市夏收季节中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体系对曲靖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1年曲靖市区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12,属于轻污染,污染负荷比最大的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年际变化趋势研究表明,2003~2011年曲靖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综合污染指数总体下降但趋势不显著,可吸入颗粒物总体无明显变化趋势,二氧化氮总体上升但趋势不显著。月际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受气候影响,曲靖市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夏季和秋季明显好于春季和冬季。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7年-2012年河池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河池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和了解污染变化趋势,并探讨变化原因,提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河池市大气污染防治策略提供借鉴.通过分析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河池市近6年来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好转.污染物浓度随季节性变化明显,二氧化硫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依次递减;二氧化氮与可吸入颗粒物变化相似,均为第四季度污染最严重、第二季度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污染物平均负荷系数分析法和污染物Sep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法,对香格里拉县城区2008~2011年5a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影响香格里拉县城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呈下降趋势,二氧化硫呈上升趋势,二氧化氮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11.
环境规制效果与中国城市空气污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贺灿飞  张腾  杨晟朗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0):1651-1663
中国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现状与年际变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正在经历着明显的改善。城市空气污染是政府环境规制效果的体现,论文从影响环境规制的多种途径和渠道出发,将影响政府环境规制执行效果的原因分为三种因素,包括来自企业等利益攸关者的环境规制执行阻力、来自社会的空气污染改善受益方的环境规制执行压力和政府本身的环境规制执行能力。论文着重阐述了这三种动力内容,并利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制作非平衡面板模型,对这三种动力因素与规制执行效果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发现环境规制执行阻力和环境规制执行能力显著地影响规制执行效果。教育等社会因素通过提升环境规制压力也能够对环境规制执行进行一定的推动。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后治理大气污染关键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污染一直制约着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工程,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是,燃煤、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依然存在,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依然任重道远。为此本文针对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后治理大气污染关键措施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API方法的城市大气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2006年《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中国86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主要分析指标——空气污染指数(API)、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来说,中国城市大气质量良好;(2)城市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大气中以TSP、SO2和NOx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频率依次递减;(3)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最轻的季节是夏季;(4)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表现出从北到南、从沿海至内陆逐步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雅安市4个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雅安市2009~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PM1 0和SO 2浓度呈下降趋势,NO2浓度在2013年略有上升;年内变化显示,各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污染最严重,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空间变化显示,SO2浓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各监测点位SO 2浓度随年限均呈下降趋势。NO 2和PM 10浓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雅安空气环境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程度得到了明显缓解,空气质量逐渐改善,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城中村"生态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中村”存在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居住环境质量低、建筑无序、绿地缺乏等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城市中极不协调的特殊景观,对昆明市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为此,分析了昆明市“城中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可能的管理方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辽宁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将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和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通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分析铁岭市老城区大气质量现状。可吸入颗粒物、降尘、二氧化氮三种污染物浓度在2001年较高,之后大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只有二氧化硫浓度呈波动起伏变化的趋势。利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预测大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铁岭市老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同时分析了老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PM2.5与用地类型特征比较及建设性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进行分析比对,研究了合肥市明珠广场、三里街、琥珀山庄、董铺水库及长江中路五个地区的空气质量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其来源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很大关系;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与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滞后关系;大气污染物SO2对合肥市的空气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研究发现空气质量与用地类型有密切的关系,远离市区的城郊地带空气质量最好,市区中绿化较好的居民小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空气质量最为严重的是市中心缺乏绿化带的主干道,尤其以上下班交通拥堵时是空气质量下降最快的时刻.最后以合肥市为例,探寻降低大气污染的建设性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1月16日能源基金会(美国)主办的"重塑蓝天: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英民、能源基金会主席Eric Heitz、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原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等200多位业界领导、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国内外专家针对中国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从宏观战略、区域防治和行业政策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应对方案。会上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赵英民司长代表中国环境保护部致辞,他回顾中国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指出下一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积极贯彻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机制,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本文根据赵司长致辞录音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乌鲁木齐城市群2010—2015年空气质量日报,引入时间序列的VAR模型对城市间的大气污染相互影响关系及贡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群5市存在影响效应,乌鲁木齐受外源影响为主,昌吉、阜康受内源影响为主,五家渠、石河子受内外源共同影响;乌鲁木齐城市群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前3期的影响最大,第10期以后响应值趋于0。  相似文献   

20.
马国霞  於方  张衍燊  彭菲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1966-1972
2017年是我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为评估我国《大气十条》的环境效益,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2013-2017年国家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疾病负担法定量分析《大气十条》实施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气十条》自2013年实施以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ρ(PM10)较2013年下降了22.7%,74个重点城市的ρ(PM2.5)从2013年的72.2 μg/m3降至2017年的47.4 μg/m3.②疾病负担法分析结果显示,《大气十条》实施后,大气污染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有所降低,城市地区因PM10或PM2.5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从2013年的52.1×104人降至2017年的43.9×104人.③基于2013-2017年大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分析结果,利用城市居民简略寿命表得出,《大气十条》促使我国城市地区人均预期寿命有一定增加,2017年比2013年增加0.16 a.④从数据准确性、方法科学性和结果合理性等方面,对芝加哥大学得出我国《大气十条》实施的人均预期寿命2017年比2013年增加2.4 a的结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结果高估了大气污染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夸大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我国《大气十条》实施的环境效益显著,对人均预期寿命有一定的正向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