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氨法脱硫技术在烧结烟气治理领域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LS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以66 m2烧结机烟气治理方案为例,分析LS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各项技术指标,同时对该方法脱硫技术特点、经济运行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论述得出结论,LS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适合于冶金行业烧结机烟气治理的一项湿法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的结垢问题,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通过简述江西某钢厂镁法烟气脱硫工程的设计、运行情况,为烧结行业烟气脱硫技术提供一种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君杰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120-121,155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方法很多,常规燃煤脱硫方法通常分为三种,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锅炉容量、燃烧设备类型、燃料种类、脱硫效率等,同时还须考虑电厂地理位置、副产品的利用等因素。本文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技术、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生石灰-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氨肥法脱硫技术、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NOXSO同时脱硫脱硝技术、SNOXOM脱硫脱硝技术等,分析各种脱硫技术的应用范围、脱硫效率和优缺点等,为火电厂选择燃煤烟气脱硫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据钢铁厂烧结烟气的特点,介绍了改进型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术的工艺处理系统原理、具体系统组成和该工艺的先进性,并结合了福建省某铸造厂48㎡烧结机烟气脱硫除尘项目具体的设计、施工和安装调试,分析改进型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的脱硫除尘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除尘效率高、工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符合国情的新型脱硫技术,值得在烧结烟气脱硫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综述我国燃煤中小型锅炉和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结果指出: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炉锅炉烟气脱硫技术近期是以完善湿法脱硫技术为主,远期将大力发展干法脱硫技术;在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方面,规模较小的电站锅炉将以喷雾干燥法以主要发展方向,大型电站锅炉近期仍以湿式石灰石-石膏法为主,远期将大力发展电子束辐照氨法脱硫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6.
简单论述了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果好、投资小、运行维护费低、副产品可回收等优点;同时介绍了镁法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优势,重点是镁法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几种方法,如亚硫酸镁煅烧回收氧化镁,该技术是镁法脱硫副产物循环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资源回收型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实现经济循环发展.通过建立烟气脱硫装置,参照脱硫工艺运行参数,采用氨水作为吸收剂,在降膜式湿壁塔中对氨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进塔pH值、液气比、烟气流速、烟气进口SO2浓度、烟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运行参数对脱硫...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FGD)工艺及设备,提出了建立烟气脱硫示范工程.推荐采用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我国现阶段常用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水平,介绍了几种较受重视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脉冲电晕放电气脱硫技术,膜吸收法,微生物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于烟气脱硫系统,准确测定烟气中雾滴浓度是完成脱硫系统性能考核的必备技术,目前国内尚无脱硫系统除雾器性能测试统一标准规范。介绍了氨法烟气脱硫系统雾滴浓度的测定方法———硫酸根离子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与特点,方法步骤,为氨法烟气脱硫工程考核除雾器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
湿壁塔烟气脱硫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壁塔为基础的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以60m^3/h的模拟烟气的中试设备来研究该系统的操作特性(液气比L/G;石灰石浓度;喷雾状态;填料结构等)与脱硫率的关系,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石灰石的活性对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间歇式硫酸消溶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石灰石中各微量杂质浓度对石灰石活性的影响,就其影响结果及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拟合曲线的方法预测各种杂质成分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和氧化铁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石灰石的活性,超过此范围将使其活性降低,而氧化镁的存在能大幅提高石灰石的活性,氧化铝对石灰石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近1—2年我国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着重说明了钢铁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湿法)技术的突破,解决了堵塞、腐蚀、冒雨、结垢的问题。说明了该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对脱硫用石灰石溶解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我国广泛应用的脱硫技术,其中石灰石(CaCO3)活性对优化脱硫装置的设计,降低脱硫成本,提高脱硫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对CaCO,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固定pH值的条件下,采用酸滴定CaCO3浆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以及粉煤灰对CaCO3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测的pH值范围内,较低的pH值有利于CaCO3的溶解,pH值每降低0.5,CaCO3的溶解率增加8%左右。但为了保持吸收溶液的脱硫效果,一般选择pH值=5.0~5.5之间。粉煤灰对石灰石硫酸溶解的影响较小,初始2h内粉煤灰对CaCO3的溶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2h后变为微弱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薛勇 《环境工程》2004,22(3):43-45
使用烟气净化测试系统 ,通过模拟烟气冷态正交实验 ,研究非结构因素对石灰石水浴脱硫的影响。经实验结果方差分析可知 ,在影响脱硫效率的诸因素中 ,烟气喷管在水中的插入深度为最显著因子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为次显著因子 ,钙硫比及喷管风速则为较显著因子。  相似文献   

16.
典型脱硫工艺对燃煤锅炉烟气颗粒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脱硫是燃煤锅炉的重要除污环节,为探究脱硫工艺对烟气颗粒物的影响,选取4台不同脱硫工艺(石灰石/石膏法、炉内喷钙法、氨法和双碱法)的燃煤锅炉,利用再悬浮采样法和稀释通道采样法分别采集脱硫前后烟气颗粒物样品,并测定颗粒物中的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和碳组分.结果表明,脱硫剂对烟气PM2.5的组分构成产生影响,烟气经过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后,PM2.5中的Ca由5.1%提高至24.8%;经过氨法脱硫后,PM2.5中NH4+的质量分数由0.8%提高到7.3%;双碱法脱硫则使烟气PM2.5中Na由0.9%提高到1.7%.湿法和干法脱硫工艺的作用显著不同,湿法脱硫排放颗粒物的离子含量较高,经过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法脱硫,PM2.5中SO42-的质量分数分别由2.0%和6.7%提高到9.6%和11.9%,Cl-分别由0.4%和1.2%提高到3.8%和5.2%,而Cr、Pb、Cu、Ti和Mn等重金属经过湿法脱硫出现含量下降;相对湿法脱硫,干法脱硫燃煤锅炉排放的PM2.5中富含Al、Si和Fe等地壳元素.湿法脱硫同样对碳组分产生影响,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法脱硫后,烟气PM2.5的元素碳EC质量分数分别从6.1%降至0.9%和从3.6%降至0.7%,但是有机碳OC的含量并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添加剂在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添加剂在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应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脱硫添加剂可以改善吸收剂的液相传质性能,缓冲浆液的pH值,从而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在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艺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石灰石湿式烟气脱硫工艺中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石灰石湿式烟气脱硫工艺中使用添加剂 ,可提高脱硫率和石灰石利用率等。本研究应用旋流板塔处理模拟烟气 ,系统研究了几种无机及有机添加剂对湿式石灰石脱硫过程的影响 ,选出了适宜的添加剂及其添加浓度 ;得到了脱硫率与主要操作参数之间的关系 ,为工业设计和操作提供了参考数据。并对添加剂强化过程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孙瑞林  罗军 《云南环境科学》2010,29(2):25-28,35
从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环保监督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日常监督工作的实例,分析影响烟气脱硫效率的因素,找出脱硫系统容易出现的故障,提出对脱硫系统日常监督考核的重点,探索建立烟气脱硫系统监督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20.
烟气脱硫过程中添加剂对石灰石的促溶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双搅拌釜为实验设备,研究了烟气脱硫过程中硫酸钠、硫酸镁和腐殖酸钠对石灰石的促溶作用.结果表明,分别采用3种不同添加剂时,pH值等随脱硫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类似;与非强化石灰石脱硫过程对比,在相同pH值下,3种添加剂均使石灰石颗粒体积占初始体积的分率rp减小,即均能促进石灰石的溶解,改善浆液的传质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导出了rp与浆液pH值之间的关系式,该方程能很好地关联双搅拌釜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