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因子交互作用影响矩阵及采空区危险度影响因子分析,选取12个采空区危险度主要影响因子,建立采空区危 险度多因子交互作用矩阵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相互作用权值,得到影响矩阵对单一因子的影响值及 单一因子对矩阵系统的影响值,从而得出采空区危险度因子影响权重表。分析影响权重表,得到对采空区影响最大的因 子为矿柱尺寸及分布和岩体断裂及破损带。采用差值法,对采空区危险度进行等级划分,最后得到采空区危险度分级图 。经过实例验证,影响矩阵法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表明采用影响矩阵法评价采空区危险度是可行的,具有实际应用 意义,可在实际矿山工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环境因素、岗位质量、作业负荷对高速铁路人因安全的影响机理,在解析高速铁路人因安全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人因安全影响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采集实际数据,采用LISREL软件进行模型评价,以获取各个影响因素对高速铁路人因安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岗位质量、作业负荷对高速铁路人因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岗位质量影响较明显影响系数达到0.68,岗位质量同时对作业负荷产生影响,影响系数达到0.67;人因安全管理水平、人因安全控制策略与岗位适应性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91、0.85、0.96。  相似文献   

3.
基于认知可靠性的飞行差错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飞行员认知可靠性可以有效降低飞行差错发生概率。合理确定飞行差错影响因素有利于客观、快速地评估飞行差错,提高飞行中的安全性。基于人的认知可靠性建立P-D-A-F飞行认知可靠性模型分析飞行差错发生机理;并结合对人的认知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构建以心理、生理、外部为主要影响因素的飞行差错影响因素体系;运用Delphi法确定体系包含40个影响因子,并提出影响因子以独立或者联合影响的方式影响飞行差错。该影响因素体系可以应用于飞行差错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飞行员安全绩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驾驶水平、管理能力和身心素质三者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驾驶水平、管理能力和身心素质对安全绩效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0,0.22和0.17。飞行员管理能力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驾驶水平,身心素质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小。同时管理能力对驾驶水平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9,说明管理能力通过驾驶水平的中介作用对安全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而身心素质对驾驶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身心素质不会通过影响驾驶水平间接影响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5.
铁路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以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内容为核心。本文以新建铁路哈密南至罗中线为项目背景,概括阐述了哈罗铁路竣工环保验收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即自然环境概况调查、生态敏感路段影响调查、土地资源影响调查、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情况调查、主体工程影响调查和临时工程影响调查等;透过调查内容,分析和探讨了铁路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方法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建筑工人安全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态度定义,分析建筑工人安全态度内涵,在此基础上,编制安全态度测量表并对100名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证明所编量表有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将安全态度影响因素分为个人、作业岗位和管理3个方面,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等34个影响因素,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安全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建筑工人安全态度综合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工作年限、薪酬福利和合同类型等15个因素对安全态度影响作用显著;对于个体、作业岗位和管理3方面综合影响因素,对安全态度影响最大的是管理综合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电气设备在绝缘电阻测试中的“被测设备方面的影响、测试环境的影响、测试方法的影响、兆欧表本身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安全注意力对新、老两代矿工的安全行为影响的差异,基于代际划分的视角和安全注意力的分类,结合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在新、老两代矿工群体中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有意注意对新、老两代矿工不安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无意注意对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老一代矿工影响显著;有意后注意对群体安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临近断层工作面采动诱冲规律,首先对开采与断层应力之间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各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实验,提取25组数值模拟实验数据,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的组合权重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断层冲击地压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开采深度对断层冲击地压的影响最大,断层内摩擦角次之,断层黏聚力影响最小,且断层黏聚力和开采深度对断层冲击地压影响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煤矿环境对矿工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文献研究法,建立了3个维度个体因素与7个维度环境因素之间的假设关系,编制了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测量量表.构建了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影响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拟合数据,得出矿工不安全行为中环境因素对个体因素的影响关系.结果 表明:个体行为态度受安全氛围、物理因素正向影响效果较大,受生活事件、工作性质负向影响效果较大;主观规范受教育培训、安全氛围正向影响效果较大;知觉行为控制受安全氛围、教育培训及安全监管正向影响效果较大.3类个体因素共同作用于矿工意向,从而影响其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矿工心智游移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从个体、组织管理和作业环境3个方面提出了矿工心智游移影响因素和研究假设;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12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和AMOS 22.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采用Pearson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影响因素均与心智游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个体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疲劳的影响最大(β=0.60);组织管理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破坏性领导的影响最大(β=0.54),破坏性领导不仅直接影响心智游移,还能通过负性情绪(β=0.36)间接影响心智游移;作业环境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作业环境物理特征的影响最大(β=0.36),作业环境物理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心智游移,还能通过疲劳(β=0.41)间接影响心智游移.  相似文献   

12.
沿江化工园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集建立、指标筛选、指标体系构建3个步 骤,建立由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口数量、事故影响范围、受影响水体大小规模、事故影响地 区类别、事故影响时间、事故排毒指数、水环境质量退化程度和水生生物受影响程度共9个 指标组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提出轻...  相似文献   

13.
为在含硫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后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以泄漏孔径、风速和大气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泄漏发生后CH4扩散的最大面积、CH4爆炸危险区域面积和H2S中毒危险区域面积为试验指标,研究3种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扩散危险区域受泄漏孔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风速,大气温度对其的影响较为不明显。此外,泄漏孔径对H2S中毒危险区域影响程度最大,对CH4最大扩散区域影响次之,对CH4爆炸危险区域影响程度最小。风速和大气温度趋势一致,对CH4爆炸危险区域影响程度最大,对H2S中毒危险区域影响次之,对CH4最大扩散区域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基于行为安全模型,从管理者、班组长和一线员工3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对行为安全有关键影响的因子群。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研究构建行为影响因子之间的依赖关系矩阵,揭示安全投入程度、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安全处罚适当性等因子对员工行为方式的影响程度,并形成煤矿员工行为方式影响因子的四分图。结果表明:安全投入程度是煤矿员工行为方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原因因子,管理者行为影响因子均是其原因因子,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对企业安全状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社会资本对山区居民应急避险能力的影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与山区居民应急避险能力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个人网络对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避险行为影响不显著;信任与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与避险行为呈反向影响,但信任可以通过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间接正向影响避险行为;互惠对避险知识影响不显著,但互惠与避险意识和避险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对避险行为呈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避险意识对避险行为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山区居民社会资本的方式提高山区居民山洪灾害应急避险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工业再生项目运维期建筑安全管理水平,鉴于工业再生项目运维期建筑安全影响因素的多诱因和不确定性,通过分析工业再生项目改造特点,并结合实地调研的运维期安全现状,以4M1E原理为框架,系统地构建了工业再生项目运维期建筑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将广义最大熵原理结合集对分析构建考虑因素发生概率的五元联系数集对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因素对运维期建筑安全产生影响的概率和破坏程度,评判运维期建筑安全受影响层级,并预测因素影响状态的发展趋势.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模型,所选取评价对象的建筑安全影响因素处于较低影响层级,并朝着更低影响层级发展,与实际运维期情况相符.通过该模型可以实现运维期建筑安全影响因素的主动控制,提高运维期建筑安全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旧工业建筑改造(ROIB)施工阶段安全事故,提高施工阶段的安全性,针对旧工业建筑特性研究施工安全影响机制。根据ROIB具体施工情况识别风险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影响因素,并构建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并对模型进行影响机制的验证分析;从影响强度和影响路径2方面机制解析SEM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各外源潜变量对施工安全绩效影响在0.05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员因素、施工机械与材料、施工环境与管理、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震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安全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 ,其分布受到场地条件和基岩条件的共同影响 ,对场地影响的考虑相对比较成熟 ,对基岩的影响则相对考虑较少 ,难以满足城市和重大工程设防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岩条件和场地条件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 ,关键在于确定基岩裂缝、能量、位移、场地等指标的分布与地震影响系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这种非线性关系需要构建多元非线性模型 ,故通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得到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模型。以唐山市为实例 ,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计算结果 ,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构建应力应变-瓦斯吸附解吸耦合渗透率变化模型,采用COMSOL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单一因素变化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响应曲面试验,分析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变化的影响机制,获得有效抽采半径对多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曲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煤层初始渗透率、原始瓦斯压力、抽采时间,煤层初始渗透率和抽采时间与有效抽采半径呈正相关关系,原始瓦斯压力与有效抽采半径呈负相关。1个影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因素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煤层初始渗透率能够放大其他因素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而原始瓦斯压力则会降低其他因素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善强  易灿南  胡鸿  廖红梅  刘兴治 《安全》2018,39(6):27-29,32
为预防数字化核电厂作业人员信息获取失误,提高其作业绩效,基于数字化核电厂信息的自身特征,以及其呈现手段与管理模式等变化,分析影响作业人员信息获取的因素,筛选出7个主要行为影响因子进行模拟仿真实验,通过测试不同影响因子水平下的信息获取反应时间来研究其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个因子均显著影响人员信息获取效率;培训水平与经验、时间压力与心理压力是影响信息获取效率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