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典型铬渣污染场地的污染状况与综合整治对策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对比了国内外污染场地的管理现状.通过方法学筛选国内2处化工厂的铬渣堆存场地作为典型铬渣污染场地,并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这2处铬渣污染场地均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特别是在铬渣堆积区域的土壤中w(总Cr)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的数倍~数十倍,地下水中w(Cr6+)超过Ⅴ类地下水质量标准达1 000倍.Cr6+极易迁移扩散,污染面积大,其中1号铬渣污染场地污染土壤总量约19.5×104 m3,2号场地污染土壤深度约达4 m.通过分析2处典型铬渣污染场地污染特性,提出了全国铬渣污染场地综合整治对策的技术路线和规划.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某铬污染场地为例,根据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进行场地现状调查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场地主要污染区域集中在铬渣堆场、浸取车间和转化车间3个区域,属于重度污染区域,其总铬和Cr~(6+)含量最高分别达到69 500,68 300 mg/kg。该场地在开发前需进行场地修复,针对场地不同污染状况,高浓度和低浓度铬污染土壤分别建议采用化学淋洗法和化学还原-固化稳定化法处理。  相似文献   

3.
某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Cr~(6+)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集某铬渣堆场周边不同距离、深度的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研究了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铬渣堆场周边受铬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的范围及污染程度,判断污染边界,为后续场地污染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已受到严重铬污染,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修复,以保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自蔓延技术处置铬渣,探讨了高温自蔓延技术还原解毒固化铬渣的机制。以铝粉和三氧化二铁作铝热剂,与铬渣充分混合,用镁条点燃引发自蔓延反应,最终得到铬渣固化体。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自蔓延技术能有效固化铬渣,铬渣的掺渣率高达44.94%。浸出实验结果表明:A组(铬渣原样)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未检出;B组(铬渣原样+重铬酸钾)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为0.117 76 mg/L,远远低于国标(GB 5085.3-2007)限值15 mg/L,六价铬浸出浓度未检出。XRD分析表明:铬渣还原解毒固化机制主要是六价铬在自蔓延反应中被还原为三价铬,再与其他金属化合物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生成含铬尖晶石,铬以离子键Cr—O的形式参与尖晶石的晶格形成。  相似文献   

5.
尤子敬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6):31-33,62
以浸出毒性、表面浸出率、抗日晒能力和抗压强度为指标考察了纤维改性硫酸亚铁还原铬渣水泥固化体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纤维改性硫酸亚铁还原铬渣水泥固化体养护7d和28d后的浸出毒性均低于国家标准、抗压强度均大于10MPa,可以做最终处置或进行综合利用;与普通铬渣水泥固化体相比,纤维改性硫酸亚铁还原铬渣水泥固化体在加入植物纤维为0.8g时的处理效果最好,浸出毒性、表面浸出率分别降低了76.I%和76.8%;抗日晒能力、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36.4%和52.1%。  相似文献   

6.
为将历史工业场地残留的重金属污染物控制在环境可接受水平,对云南省某历史堆存渣场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从重到轻排序为Cr(VI)As=Cr。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在垂向上总体呈现表层较低、中层逐渐升高出现峰值、而后随深度增加逐渐变低的特征。场地的六价铬、总铬和砷等污染物主要分布在工业场地的东南部。对场地开展风险评估,显示六价铬浓度超出可接受水平,应对场地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铬渣的污染及其危害铬渣是生产铬酸盐排出的废渣,铬酸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化工、冶金、机械、皮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目前我国铬酸盐年产量已达4万吨,每生产一吨铬酸盐要排出3.5吨左右的铬渣,年累增铬渣为14万吨。全国堆积铬渣约200多万吨。若以铬渣内水溶性Cr~(+6)含量0.5~1.5%,酸溶性Cr~(+6)含量0.5~3%的平均值计算,渣山中积存有2万吨水溶性Cr~(+6),3.5万吨酸溶性Cr~(+6);后者在酸性雨水的淋洗下,也同水溶性Cr~(+6)一样能渗入地下,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畜造成毒害。水溶性Cr~(+6)是五大剧毒物之一。能夺取血液中的氧,使红血球  相似文献   

8.
典型场地铬(Ⅵ)迁移路径分析及耐铬植物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铬渣堆存场地铬(Ⅵ)迁移路径分析,说明对含铬(Ⅵ)废物/土壤的处置/修复,阻止铬(Ⅵ)进一步扩散迁移已成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当务之急.在实验中初步筛选出高羊茅、芦苇、马特、蓖麻4种耐铬植物,其生长发育受铬(Ⅵ)影响较小,且与微生物协同作用还可有效还原土壤中铬(Ⅵ),为控制铬(Ⅵ)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与大气扬...  相似文献   

9.
FPXRF用于污染场地铬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扰动、直压式GeoProbe钻机获取铬渣场地不同深度土层(表层至含水层)连续原位样品,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FPXRF)对土层样品中的铬进行现场测定,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FPXRF测试数据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分析测试条件下,现场测试结果与实验室测试结果一致,FPXRF检出限为19.89 mg/kg。FPXRF现场测试的总铬与便携式分光光度计现场检测的六价铬结果揭示,渣堆区包气带和第一含水层均受到重金属铬污染,渣堆边缘区包气带中铬含量出现间歇性降低、升高的动态变化过程,含水层介质中总铬和六价铬浓度最高值分别达400 mg/kg、390.4 mg/kg,渣堆区深部土壤污染物由渣堆渗滤液垂向迁移导致;渣堆下游土层污染范围主要为第一含水层,由渣堆区深部土层中重金属铬在地下水侧向径流作用下迁移扩散导致。研究结果为工作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及修复工程设计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典型铬渣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及修复指导限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青海某化工厂铬渣污染场地钻孔采样,分析了样品质地及铬含量,得到场地的水文地质及铬污染状况.根据场地区域生活现状,运用美国环保局健康风险计算模型,评估了现有条件下该场地对周边居民的潜在健康风险.同时,结合场地的修复目标,应用地下水溶质运移方程及土壤中Cr6+的解吸曲线,探讨了场地污染物的修复指导限值.结果表明:场地表层0~4m为黄土状土,4~22m为砾砂,铬污染区域面积约4×104m2;现有条件下场地Cr6+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值为9.39,需要对Cr6+进行修复治理,而Cr3+的健康风险值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计算得到场地表层0~4m黄土状土Cr6+的修复值为60mg·kg-1;4~22m砾砂Cr6+修复值为15mg·kg-1.  相似文献   

11.
制革厂采用铬鞣废液直接循环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泠  李康林 《环境工程》1999,17(4):33-34
采用高 分子聚脂 P N S 药剂,有效 地去除 了革鞣废 液中的杂 质,使之 能够循 环使用,即 节约了化工原 料,又减 少了废铬 液对综 合污水处 理的负 担,避免了 含铬污 泥对环境 造成的二 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3MRA风险模型在铬渣整治项目制定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现行废物风险评价模型(3MRA)对某铬渣整治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模拟了治理前后区域内环境风险情况.分析了污染物暴露途径及危害对象.通过模型对该项目预定处置方法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显示,在95%受保护对象、95%置信水平条件下,铬渣堆存区域存在显著的环境风险,周边居民致癌风险在10-4数量级,水域生态风险危害商数>1.而在对铬渣进行解毒填埋处置后,环境风险将有效降低,验证了此项目处置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含铬电镀废水中加入硫化钠、碳酸氢钠和双氧水去除铜及其它杂质,再利用氢氧化钠和盐酸调节pH值,最后加入过量的硝酸铅制成铬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硝酸铅加入量对铬黄的生成有显著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60℃,硝酸铅的添加量为0.05g/mL时,铬黄的生成量最大。在此条件下,100mL废水中能回收4.8g铬黄,铬的回收率为97.1%。  相似文献   

14.
As species we humans generate excessive amounts of waste and hence for sustainability we should explore innovative ways to recover them.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an efficient and optimum way to recover chromium and iron from chromite ore processing residues (COPR)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rome steel and stainless steel. In Hudson County, New Jersey,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million tons of leftover COPR. Part of COPR was used as fill materials for construction sites, which spread the problem to a larger area. With high solubility along with their toxicity leached chromate from COPR is threatening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human health. In this research, COPR was thermally treated to recover iron with chromium by applying techniques used in steel manufacturing. An extensive experimental program was performed using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GA) and bench scale tests to thermally treat the processed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s with carbon and sand at varying temperatures and under reducing environment. The optimum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PR and additives to be used in the melts were evaluated based upon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mixture to ensure good phase separation, least amounts of iron and chromium oxides in the slag and minimum variability of final product (steel or iron with chromium). The impact of other oxides on the steel making process was evaluated to minimize the adverse impact on the process.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recovering a valuable construction material (chrome steel) from a waste (COPR).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35Cr2Ni4MoA材料采取镀硬铬、封孔表面防护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开展35Cr2Ni4MoA材料表面镀硬铬有无封孔防护状态下的实验室加速腐蚀环境试验,研究材料表面腐蚀行为特点,加速腐蚀试验共8个周期。通过蚀坑深度、腐蚀面积、单位面积腐蚀数量等描述35Cr2Ni4MoA材料表面腐蚀情况。结果 35Cr2Ni4MoA材料表面镀硬铬和封孔防护后试验件腐蚀程度明显减低。结论镀硬铬、封孔表面防护能有效提高海洋环境下35Cr2Ni4MoA材料表面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铬是环境中一种重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大量含铬的废水、废渣随意排放导致土壤、水体和生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中国黄土分布面积广泛,本研究以典型的西部黄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土柱淋滤试验,以灌水量和示踪铬浓度为控制因子,研究铬在黄土层中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及黄土对铬的吸附特性.由于壳聚糖的结构中含有大量的-NH2和-OH,因此壳聚糖,它对重金属离子有优良的吸附作用.探讨了吸附时间、壳聚糖浓度、pH、液固比、温度对壳聚糖吸附黄土中Cr(VI)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化成箔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强酸性废水,废水中含铝高达13g/L,三价铬1.8mg/L,直接排放或简单中和后排放均污染生态环境,浪费了可利用资源。文章研究综合利用化成箔废水的方法,用分步沉淀法从化成箔废水中回收钙和铝,萃取及反萃取法从废水中回收铬。处理后的排放水符合国家允许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用低铬法(0.0250mol/L)测定稀土废水中的CODCr,该方法测定结果和高铬法比较误差较小,准确度提高,并给出了低铬法测定稀土废水中CODCr时,HgSO4最佳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浅谈铬渣解毒技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介绍了铬渣污染状况,对比分析了10余种铬渣解毒技术的优缺点,并且重点论述了旋风炉附烧铬渣工艺过程及其技术特性。研究表明,旋风炉附烧铬渣具有吃渣量大,解毒彻底等优点,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新型铬渣解毒技术。   相似文献   

20.
蒋挺大  张春萍 《环境科学》1989,10(4):17-20,85
铬革渣经碱性处理提取蛋白质,用6mol HCl水解,活性炭脱色,调节pH,由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初步分离,得到的脯氨酸组分再由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所得L-脯氨酸洗脱液减压蒸发浓缩,用无水乙醇结晶,得色谱纯L-脯氨酸。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上最后流出的是精氨酸,经处理得色谱纯L-精氨酸盐酸盐。在717~#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分离可分别获得L-谷氨酸、L-天门冬氨酸、L-丙氨酸和甘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