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川盆地西部新发现的富钾富矿卤水,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海水迥然不同.钾含量异常高,构成世界罕见的液态钾矿资源,B3+、I-、Sr2+、Li+,Rb+、Br-等有用组分也远远超出综合利用和单独开采工业品位,为优质化工原料水。富钾富矿卤水为沉积变质和钾矿溶滤复合成因。卤水具有资源开发意义和寻找固液态钾矿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添加钾矿粉对鸡粪堆肥中N、P和K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品位含钾矿粉(PBMB)和其它添加剂对鸡粪堆肥除臭保氮和P、K含量的影响。在固定鸡粪和锯木质量比的堆肥中分别投加0%、10%、20%、30%、40%PBMP,接种0.2%EM菌堆肥发酵35d,连续测量各堆肥温度、pH值、NH3释放量和有效钾含量,得出钾矿粉最适投加量为20%~30%。在此基础上,在固定鸡粪、锯木和过磷酸钙质量比的堆肥中分别加入20%或30%钾矿粉、山土、粉煤灰和石英,接种0.2%EM菌剂堆肥发酵35d,测量各堆肥养分含量。结果表明,钾矿粉、过磷酸钙和锯木组合添加剂在调节堆肥温度,缩短堆肥腐熟时间,减少堆肥NH3释放量,提高堆肥中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方面效果最为显著,在35d后,其NH3平均减少率达到71.26%,全氮和速效钾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5.78%和75.96%,而速效磷含量与堆制前相比提高16.78%。结果说明可以通过采用添加钾矿粉的方法来降低鸡粪发酵中的氮素损失和提高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我国主要几种难溶性含钾岩矿制造钾肥工艺和生卢状况之后,着重分析了难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认为尽管难溶性含钾岩矿制造仰肥工艺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也积累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近些年来几个研制钾肥的新工艺表明,难溶性含钾岩矿制造钾肥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锰钾矿是一种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吸附作用的水处理剂。文章表征了由沉淀法合成的锰钾矿型化合物的多种理化特性,并应用于铅离子吸附的研究,对吸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锰钾矿化合物属四方晶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羟基,在中性pH值、低粒径条件下对铅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当铅离子的质量浓度<300mg/L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26.58mg/g。  相似文献   

5.
锰钾矿氧化硫化物特性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锰钾矿是表生环境中常见的氧化锰矿物,影响土壤溶液中硫化物的迁移、转化和归趋,考察了无氧条件下锰钾矿氧化硫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采用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分析S^2-及其氧化产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用XRD、SEM表征锰钾矿粉末反应前后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探讨了溶液温度、pH值、矿物用量以及锰钾矿锰氧化度(AOS)对S。初...  相似文献   

6.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钾素流动与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桦  曾思育  董欣  陈吉宁 《环境科学》2013,34(6):2493-2496
我国钾矿资源匮乏,自给率低,主要的使用和流动过程集中在种植业活动中.本研究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200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钾素的流动和循环过程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钾素平均亏损量达到50.4 kg·hm-2,大量钾素由陆生生态系统进入水生生态系统,造成资源流失.伴随降雨径流进入水环境的钾素达231.2万t·a-1,占当年化学钾肥施用量的40.97%.生活污水排放是钾素进入水体的另一主要途径,城市和农村区域的年排放量分别为67.1万t·a-1和54.7万t·a-1,占进入水环境钾素总量的19.00%和15.50%.其中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进入地表水环境中钾素为50.5万t·a-1,占城市区域排放总量的75.25%.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中磷的释放与回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我国磷资源和城市污泥的现状,针对城市污泥中的营养元素,分析了城市污泥中磷回收的必要性;探讨了城市污泥中磷由固相释放至液相的微生物消化法、热处理法和药剂溶出法等;综述了回收液相中磷的磷酸铵镁、磷酸镁钾、磷酸钠钾镁结晶法和磷酸钙盐沉淀法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展望了城市污泥中磷释放与回收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环境规划必须从研究人类经济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环境条件对经济开发的制约入手。本研究把整个澜沧江流域作为一个人类———环境———经济系统,应用遥感技术和最新遥感信息源,遵循整体性原则、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分解协调原则,确定了六大环境问题。今后资源开发中,规划区面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两大挑战。结合脱贫致富工程,划分三个一级环境区和六个二级环境亚区,强化环境管理,建设生态农业,推行清洁生产,合理利用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非洲南部的大象、澳大利亚的大袋鼠到北美的野生动物管理体制、欧洲的野生动物狩猎、新西兰草地牧业的转轨,回顾了世界野生动物利用与保护的历史。并追溯了我国古代野生动物管理思想,以黄羊、虎两个实例,分析了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濒危的原因与现状。最后,探讨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野生动物利用分为开发初期、过度开发期、保护恢复期及持续利用期,目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正处于保护恢复期。  相似文献   

10.
南极地区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近年来赴南极旅游的游客人数快速增长。但国内外对南极旅游资源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对其分类和评价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对南极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我国南极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南极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极地区已开展实质性旅游活动的主要旅游资源单体共558个,按属性可分为8个主类、18个亚类和30个基本类型,自然资源类型丰富,水域景观占比较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在南极半岛西北部格雷厄姆地沿海及附近岛屿、罗斯海周边岛屿及大陆形成了两个高密度集聚区;气候环境条件和旅游资源的可达性是影响该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与我国相关的南极旅游资源较少,中国在南极旅游开发中的参与度和成熟度也相对较低,未来应尽快摸清南极旅游资源状况,加强南极旅游影响研究,推动我国南极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几种天然多孔矿物对钾肥的吸附及缓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Cl为钾源、斜发沸石、膨润土和凹凸棒石粘土3种天然多孔矿物为缓释载体,进行矿物对钾肥的吸附性能和缓释效果研究。探讨了吸附时间、K+初始浓度与吸附量的关系,确定出K+吸附量最大时的K+初始浓度。用pH=5的HCl溶液和(Ca2++Mg2+)浓度为1.6、3.2、6.4、12.8、19.2、25.6 mmol/L的混合溶液对各矿物缓释肥进行解吸。结果表明:各矿物对K+的吸附在30 min内达到平衡。斜发沸石、膨润土和凹凸棒石粘土对K+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4.53 mg/g、21.38 mg/g和13.97 mg/g。斜发沸石和膨润土对K+的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凹凸棒石粘土对K+的吸附曲线总体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pH=5的HCl溶液对K+的解吸量最小,随解吸溶液中(Ca2++Mg2+)浓度增加,解吸量增大,解吸速率远小于吸附速率。斜发沸石的固钾能力最强,凹凸棒石粘土次之,膨润土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12.
短缺资源类型与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短缺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和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因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而产生明显缺口的资源。按照短缺资源的分类,中国战略性短缺资源主要有石油、耕地和淡水,三者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中国非战略性短缺资源主要有森林、富铁矿、铬铁矿、铜矿和钾盐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继续增长,从本世纪初到本世纪中叶,上述各种短缺资源的短缺数量增加,短缺程度趋于加剧。解决中国短缺资源的供需矛盾,需要从多种途径综合考虑:①多元化利用国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短缺;②建立战略资源储备体系,应付突发危机;③节约、替代和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④强化资源保护,提高资源再生能力;⑤依靠科技进步,寻求解决短缺资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指出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是保证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重要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回顾与评价了近半个世纪国内外对畜禽品种资源进行的主要工作,以及对资源多样性认识的逐步进展。继之阐明了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然后指出了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及其多样性面临的困境。进一步论述了六条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从观念上和理论上彻底摈弃长期存在的对畜禽品种资源掠夺的观念和作法。并制定正确的有科学预见的保护决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基于用数字环境模型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生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图,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级面积构成及分布状况,得出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区,生态环境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资源仅占我国土地资源总面积的1/3弱,1/3的土地资源面积养活了我国80%以上的人口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区域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地理单位,资源丰富,尤其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是在深入调查和完成旅游规划的基础上,论述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受到世界各海洋国家的关注。 一、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指生活在海洋(包括河口)的所有生命有机体,其中包括微生物、低等和高等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虽然目前人类还只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一小部分(如渔业资源),但各种海洋生物彼此互相联系,是构成海洋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应从生态系统的观点来研究海洋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一、火山概况及研究简史 火山活动是自然界的一种奇特现象,常常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随着火山的熄灭和时间的推移,喷出的熔岩与碎屑物,建造的锥体和台地,形成的火口湖和熔岩堰塞湖,出现的矿泉群,发育的新的土壤和植被,已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并且也是人类探索地球内部奥秘的“天然窗口”。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国家资源战略实施的启示及我国资源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资源战略。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国家资源战略实施成败的分析,从中总结了3点有益的启示:①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强;②资源战略的选择要符合本国的实际;③经济结构要多样化。本文还对我国高耗、低效、封闭式的资源战略的形成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资源战略选择的4个主要方面:①多样化是中国资源战略的出发点;②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积极利用国外资源是我国资源战略的核心;③保护资源与环境是我国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是我国资源战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61  
本文从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国内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中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并建议围绕①中国农业资源态势分析、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②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③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的集成;④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的新技术应用前景和技术政策;⑤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监测与管理技术等5个领域深入开展中国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论遗传资源保护的国家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遗传资源取得”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核心论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公约》谈判中争论的焦点。为保护和持续利用遗传资源,本文根据《公约》第15条规定,结合中国在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现状,提出:国家需要建立处理“遗传资源取得”问题的法规、政策及专利制度;进一步开展国内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科学研究;通过交换和参与合作研究,尽可能从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和其他国家获取更多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