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室的布局与管理,保证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实验室是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按规定的程序实施技术操作,以确定其浓度或强度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广东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总数量为108家,其中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有105家,民营机构3家。自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广东省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总数量为96家(一些机构由于达不到资质条件,在资质到期后不进行资质延续申请),其中甲级机构5家,乙级机构91家(乙级资质机构73家,检测机构18家),其中新申请机构37家。笔者针对37家新机构进行现状分析,以了解省内新申请职业卫  相似文献   

3.
鞍钢劳研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第一家企业职业病防治机构,同时也是首个获得冶金行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甲级资质证书”的企业职业病防治机构。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性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与治疗三级预防体系于一身,目前主要面向鞍钢提供提供全面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同时也面向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活动客观公正、检测数据真实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有关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2016年2月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印发了关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通知。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档案管理及实验室的布局与管理,保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质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管理规范》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布局与管理规范》,并以安监总厅安健〔2015〕93号文予以发布,请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构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二十七条的规定,在总结《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吸收、参考安全生产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办法》,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针对其中的两个重点条款,进行了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等技术服务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与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构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二十七条的规定,在总结《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吸收、参考安全生产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于2002年12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是国内第一家按ISO/IEC:17025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目前具有北京市卫生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卫生部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的国家级检测机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认证工作的推进,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为主要职能的职业卫生检测室是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备的科室,它包括现场检测和理化检测两部分。在检测工作中有许多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化学药品和试剂,  相似文献   

11.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不断改善。日本的劳动安全卫生监管采用了超前管理和过程管理方式,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政府计划指导,劳动灾害防止团体和产业协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承担劳动安全卫生主体责任,使劳动安全卫生政策、计划得到有效的执行和不断的修正。经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日本劳动安全卫生的重点已从灾害预防控制,向劳动工作紧张焦虑预防控制、创造舒适劳动环境转移,整个劳动安全卫生监管模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该文借鉴日本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四十多年的经验,提出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应该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全民的劳动安全卫生意识。要充分研究和利用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规范第三方技术服务,承担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的事务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保障消防救援队员救援时安全,基于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危化品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方法。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及特大伤亡与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不足有密切关系。构建基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危化品企业、有关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消防队联动应急管理体系是提升危化品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方法。危化品企业、有关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消防队应做好危化品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通过充足的预防和准备工作促使有效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危化品企业做好早期处置利于消防队采取针对性应急救援方案。对于复杂性危化品事故,及时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科学应急响应,可保障消防救援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国际组织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状况,收集了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有关资料,对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标准进行了梳理,按照标准属性、适用对象和范围,对标准进行了分类归纳,梳理形成了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的整体框架,并对标准体系构成要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阐述,总结了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及标准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纳米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纳米材料需求量不断增长,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及使用,增加了暴露于超细颗粒物的职业人群数量,且工种复杂多样,尤其在自动化程度低、工人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薄弱的作业场所,对接触者有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从现场暴露评估策略、检测方法、接触限值以及风险评估手段,综述针对超细颗粒物这一新型职业危害因素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劳动力健康视角,研究近期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为进一步完善提供技术支撑。依据循证决策的原理,针对法律草案的相关内容,梳理研究涉及劳动力人群和职业健康的国内外法律和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保障劳动力健康的有关表述,在法律草案的总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健康促进5章仍需要强化,为此提出了14条具体建议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提升体育馆在灾时的应急效率及服务能力,对城市体育馆的应急避难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并基于系统管理视角从工作人员素质、设备设施配置、支撑结构功能、应急响应能力4个方面建立包含19个特定指标的城市体育馆应急避难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对北京市中心城区4座区级体育馆进行实地调研,凭借建立的指标体系利用FAHP法进行避难服务能力评价,发现4座体育馆整体水平均处于合格水平以上,但通过对比总结分析发现,4座体育馆在志愿者队伍建设、应急标识系统、应急避难响应能力3个指标上存在共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改善体育馆避难能力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安全情报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根据安全情报与情报服务理论,提出安全情报服务定义及内涵,以4个基本原则为指导,面向安全管理全过程,构建并解析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情报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安全情报服务能力建设的工作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情报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包括安全情报服务顶层设计、安全情报服务机制和安全情报服务保障3个一级影响因素,且一级影响因素可进一步细分为10个二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提升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情报服务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阶段政府监管主导下的职业健康治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从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社会组织参与下的职业健康治理体系构成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并以目前多个地方现行的社会组织参与下的职业健康治理实践工作为例,对相关治理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本文所提出的社会组织参与下的治理模式可以为各级政府和企业进一步提高相关职业健康治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我国群发性职业损害,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对国内近30年文献记载的77个典型职业健康损害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群发性尘肺病主要集中于金属矿山、煤矿行业中小微型用人单位;群发性职业中毒多发生在电池制造、化工、鞋和箱包制造等用人单位。在典型案例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效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煤电行业从业人员因遭受职业危害暴露引起的健康负担大小,根据工作暴露矩阵法对燃煤发电职业暴露程度进行估算,利用健康效应分析和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构建燃煤发电职业暴露健康负担评价体系,实现职业暴露健康负担的量化评价。将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应用于3个燃煤电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危害因素中,粉尘所致健康危害最大,人均健康负担约为8.861 a;各生产环节中,运输煤系统所致健康影响最大,约占整个生产过程的45.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