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维护职工的休息权利金有艺据《扬子晚报》1994年1月5日载:“南京一家服装总厂五车间的一名31岁青工王某,连续加班一个多月,每天上午8点15分上班,到晚上7点30分方下班,除了中午有45分钟吃饭时间外,其余时间均在生产岗位上。元月3日晚加班时,他自...  相似文献   

2.
本刊2010年第7期《周六日上班是否都按休息日加班计算》(作者邓益洲)就周六日上班是否均应按休息日支付加班费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文通过分析《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七条以及原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文件后,  相似文献   

3.
<正>"过劳死"一词最早源于日本,指劳动过程中由于沉重的身体、心理负荷导致疲劳的不断累积,造成原有的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等疾病恶化,出现急性循环器官障碍并最终导致死亡。近些年来,"过劳死"报道屡屡见诸报端。2015年3月,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酒店马桶上。凌晨1点,他还发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据悉,为赶项目,他常常加班到早上五六点,又接着上班。去世前一天,他跟妈妈说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现就一职工死亡是否属因工死亡 ,向你们咨询 ,恳请解答。我单位铸造分厂一职工今年5月20日(星期六)来厂加班 ,上午10时20分左右不幸病故。据调查 :铸造分厂因生产经营需要每周(四、五月考勤显示)周六加班 ,星期日休息 ,但未延长每日的8小时工作时间 ;4月30日、5月1日、2日休息 ,5月3日至20日中间休息一天(即5月14日) ;该职工不属于生产一线人员 ,来厂加班属于随全分厂统一行动。该职工事发当天一上班即感左胸部不适 ,胸闷。到厂职工医院看病 ,但未取药自行离开医院。后又让其同事先后到厂外社会诊所和…  相似文献   

5.
陈斐慧 《劳动保护》2021,(11):94-95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属于认定工伤的情形.那么,职工前往单位加班途中,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呢?本文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篇再审行政判决书为研究案例,和大家一起讨论关于加班的权益保护和安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 1996年4月宋某开始在被上诉人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塑胶公司)处上班,并于2006年7月1日起续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岗位是外包组职员;工资标准是标准工资等同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另计。2008年9月12日,宋某以塑胶公司“克扣和拖欠工资”为由通过特快专递形式向塑胶公司邮寄了一份《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通知书》。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科学》2010,(7):45-47
值班还是加班的争议是目前劳动争议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类型。本期“以案论法”通过对于一起加班工资争议案件的分析,讨论了加班的认定条件及值班与加班的区别,以及加班认定中的一些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8.
孔祥鹏 《劳动保护》2021,(10):88-90
加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工作形态,一旦在加班过程中突发疾病死亡,是否可以视同工伤,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家中加班。本文叙述的案例极为典型,其争议的焦点是,非工作时间在家中加班是否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视同工伤的法定情形。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过劳死60万人,过度加班成首要原因。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统计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这也让我国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而过度加班可能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过劳死"的威胁对象已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呈年轻化趋势。而且这不是IT行业独有的现象,像广告、媒体、医疗及金融等行业都需要警惕。  相似文献   

10.
潘行球 《劳动保护》2008,(11):85-85
女促销员车祸受伤 2006年10月26日晚,在某超市公司商场上班的女促销员贾某,由领导安排清点货物。推迟下班后,贾某步行返回租住处时被车撞伤。因时值凌晨,街上行人很少,撞人后肇事驾驶员逃逸,现场没有人看见。幸好当晚一起加班的另一促销员,吃过夜宵后刚好路过那里,发现贾某被车撞伤,于是将她送往医院抢救,花去医疗费3万余元,全由贾某本人支付。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实现安全生产年末圆满收官和新年良好开局,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企业安全管理者,督促和引导员工做到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认真排查员工思想上的隐患,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做到春节期间工作放假安全思想不放假。春节前后和节日期间是人员思想相对活跃期:有些员工因加班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受节日气氛的渲染,思想情绪波动很大,上班精神不集中;有些员工因  相似文献   

12.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5,(7):42-43
问:某服饰有限公司缝纫车间招用30多名外地女民工,劳动合同一年一签。民工出外打工希望能在合同期内多挣点钱,因此,双方便在合同里约定民工自愿加班,每天工作12小时,并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5个月后,张某、李某感到工时长,又要做家务带小孩,身体有些疲劳,不想再加班。遂向公司提出不再加班的请求,公司以双方在合同约定自愿加班,如果不加班就是违反合同并承担违约赔偿责任为理由,不答应张某、李某的请求。请问:用人单位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3.
沈某于2007年7月向某市劳动保障部门投诉,反映某公司克扣其加班工资。劳动保障部门于2007年8月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书》,认定沈某在某公司工作期间加班合计1200小时,被克扣加班工资14283.54元,责令某公司限期向申请人支付。  相似文献   

14.
问:何某于2012年1月到某皮革公司做门卫,春节法定假日期间公司安排何某加班3天,节后公司又安排何某补休3天,没有给其发加班工资。2012年3月,何某就春节加班未支付加班费事项向当地仲裁委申请仲裁。请问,何某要求公司支付三倍加班工资的请求能否得到仲裁委支持?答:《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加班制度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比较法视野对我国加班制度加以反思。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加班制度存在制度困境,使得对其劳动监察执法力不从心,为契合实际,宜对加班制度做出相关修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科学》2007,(8):39-41
加班管理是企业工时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何管理企业office人员的加班问题,是其中最容易使劳资双方产生矛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企业安排劳动者加班应支付加班工资。但实践中,出于种种原因,企业往往不为高管、白领等office人员支付加班工资,由此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那么,企业究竟应当如何管理office人员的加班问题?如何建立office人员的加班制度?如何控制因支付加班费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本期圆桌我们将与嘉宾一起讨论这一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员工今天上班心情不爽.怎么办?没关系,山东胜利油田孤东三采中心的做法是,给他放"情绪假",舒缓一下焦躁情绪再上班.  相似文献   

18.
施倚 《劳动保护》2020,(5):90-91
主持人,你好!我单位员工在上班期间,因私事请假回家一个小时,在返回单位上班的路上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这种情况算不算"上下班途中",该员工请假回家往返单位的过程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工作地与住所地,能否认定为工伤?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  相似文献   

19.
细心的福州市民注意到,今年我省"两会"举行全体会议时间,比往年推迟了半小时,即上午从8:30分推迟到9时,下午从2:30分推迟到3时。笔者了解到,此举是为了避开上班高峰时间,使上班的群众不至于因车队通过而受到影响。 笔者有天路过十字路口,正逢"两会"车队行进,  相似文献   

20.
对于超时加班且不支付加班费现象 ,一些企业是这样解释的 :“我们的生产季节性很强 ,有时订单多 ,为了企业的生存和职工的利益 ,必须突击加班。然而 ,累计全年劳动时间 ,我们并没有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 ,也就不存在支付加班费的问题了。”他们的理由能够成立吗 ?《劳动法》中根本没有累计全年劳动时间来判断是否应支付职工加班费的说法 ,而依据其第四章第 4 4条规定 ,凡加班的就必须按相应标准发放加班报酬。同时 ,《劳动法》规定“每日加班不得超过 3小时 ,每月加班不超过 36小时”是铁板钉钉的规矩 ,任何企业都不得违反。一些 (如制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