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东北制药总厂是一个以化学合成为主,兼有生物发酵、制剂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由于其独特的生产特点,该厂已成为沈阳市的排污大户。仅1980年废水中硝基物排放量就达135.16吨。是沈阳市西部污水系统中唯一排放硝基物的单位。1988年国家环保局在全国若干城市开展了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试点工作。东北制药总厂作为沈阳市57家排污许可证试点单位之一开展了这项工作。经过自查、申报等调研、摸底工作确定了硝基物为我厂排污许可证控制目  相似文献   

2.
我国1982年颁布实施《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从而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征收排污费。国家环保局1988年颁布实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从“排污收费”到“排污许可证”制度,使污染物管理从浓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这是我国污染物管理的重大发展。实施污染物浓度控制方法(排污收费),首先,它仅仅控制了污染物质的浓度值,无法控制污染物质对一定区域的输入总量。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各个单位单项污染物质排放达到标准,但许多单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污染物排放许可的总量控制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改革是基于排污许可制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关联关系,现有的排污行可证制度对总量控制制度融合的要求,从许可排放量确定、分配、实际排放量核算与核定等角度,深刻剖析了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融合存在的技术和机制两大障碍。最后就污染物总量确定、许可排放量分配、实际排放量核算与责任机制等三方面为构建基于排污许可证的总量控制制度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析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并真正收到实效,对“排污许可证制度“中有关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行为的有效约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区域污染物排放状况的调控,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以来,南京市城市人口以每年5万左右的速度增加,工业发展速度每年以11.2%递增,基本建设每年以30%增加,与之相比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也日趋增多。为了有效地控制水体污染的发展,同时又为了促进企业把防治污染的环境目标落实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我们南京市政府于1988年7月发布了《南京市污染物排放申报管理暂行办法》,并正式开始了对全市排污单位实施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逐步对水体进行排污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2005年5月18日表示,环保总局决定在淮河和太湖流域全面推行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要求2006年前所有排污单位必须持证排污。此次发证的具体工作分两个阶段实施:今年完成淮河太湖流域内所有已进行排污申报的5372家排污单位的总量核定和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2006年前实现所有排污单位持证排污。这5372家排污单位占流域排污申报企业总数的16%,污水排污量占排污总量的82%,COD占86%,氨氮占80%。按每年10%的削减比例,通过强化许可证管理,仅今年就可削减COD排放量3.2万吨,以后逐年继续削减。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中,企业如何使排污总量控制在许可指标之内?如何在排污总量“冻结”的情况下,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这是摆在环保部门和企业的一些新课题。徐州市参加国家排污许可证制度试点的企业,在市环保局的指导下,结合本厂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企业适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路子来,收到了显著效果。下面向大家介绍这个市的3个企业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一些做法以期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从1985年上海黄浦江上游饮用水区实行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以来,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实施了总量控制与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它是根据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环境管理和控制的。经过几年的实践,这项科学的环境管理制度已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仅对污染源实行排放浓度控制,还无法达到确保环境质量改善的目的;只有同时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进行控制,才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9.
从1991年5月开始,国家环保局决定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尝试,到1994年底,全国16个试点城市大气排污许可证工作通过国家环保局验收,使得这一试点工作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尝回“论斤收费”新感受把大气环境作为有价资源来对待,是这次大气排污许可证试点中人们的一种新认识。不仅环保部门确立了这种新观念,政府与企业也有了新认识。企业利用这种有价值的资源就得掏钱,实质上带有一定商品交换的色彩。这是环保工作一大进步,是适应市场经济必然需要。排污收费,是握在环保部门手中的“经济杠杆”。在“浓度”统治时期,收费当然也…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实现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而导致实施中出现问题的现象并非少见。本文意在把这些问题理成几个关系来加以讨论,可能有助于认识的提高。一、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的关系排污许可证制度服务于总量控制,而总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又是以水环境容量的理论为基础的。我国的水环境容量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自70年代末引进,经“六五”、“七五”的攻关,已逐渐趋于成熟。因此在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应用中及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质管理规划的实践中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尽管水环境容  相似文献   

11.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已在徐州市实施3个年头。它,为控制水域污染,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拓展了一条充满希望之路。 3年来,这个市在工业总产值每年以10%速度递增的同时,城区奎河、荆马河等水域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了遏制,COD、SS和挥发酚等主要污染物已呈下降趋势。去年10月,这个市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通过国家环保局验收。排污许可证的实施,使环保部门对污染物排放由浓度管理转向总量控制。具体地说,就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存在着水资源不足,水质污染加重的问题。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是防治水污染的有力措施。本文就如何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以保证水污染总量控制的有效实施,提出一些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3.
以实施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为主要形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已在全国展开。排放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无锡市根据国家法律和当地水环境保护的需要,1990年制定了《无锡市排放水污染物申报管理办法》(下称《申报管理办法》。在两年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政策性很强的新问题。提出来与各位专家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下简称许可证制度)是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它的目的是使企业按国家规定的“三废”排放标准(目前基本上是执行这个标准)变为按地区环境容量所计划分配的污染物质排放指标进行排放,从而使企业排污纳入地区环境目标之中。这项制度的基本点是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浅析排污许可证制度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排污单位开展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我国环境保护通过20多年的努力,在环境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1989年5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的环境管理新五项中的“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地控制排污总量的环境管理制度。目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排污单位尤其是镇乡范围内的排污单位基本转制为个体、私营、股份制性质为主的企业。企业改制、转制后,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制定科学制度来合理利用资源,开展…  相似文献   

16.
时事     
《环境教育》2023,(3):12-13
<正>环保设施私自停,罚款拘留不留情。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图微博@生态环境部:【#小山小水答网友问#|企业为啥要申请排污许可证?应该如何申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排污单位的申请和承诺,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以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等,对符合要求的排污单位颁发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届满,企业应进行排污许可证延续,否则为无证排污。欢迎更多网友关心、支持排污许可工作!(2023年3月4日)  相似文献   

17.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是通过强化环境管理和健全环保法规体系,有效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基本点在于,根据污染源的分布状况,环境介质的特征,可供选择的污染控制技术和环境质量保护目标,通过科学地论证和充分协商,从法律或行政上规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及排放量,使排污单位和环境管理部门明确各自的权力和义务,通过排污许可证制度把控制污染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和措施具体化,使之更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的需要,将市场机制引入环境管理,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国家环保局在推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确定在太原、柳州、贵阳、平顶山、开远、包头、淮南等城市组织排污交易政策的试点工作。排污交易是指排污单位必须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允许的污染物总量指标排放,排污单位在采取产品结构调整或高新科技等措施后,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明显降低并低于允许总量指标时,可以将其  相似文献   

19.
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启程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近10年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治理模式。但在环境容量"硬约束"、公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硬需求"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环境管理应逐步从总量控制转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改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三大战役"的先后打响,法律保障、行动计划、政府问责、质量监测等逐步就绪,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手段不断夯实。2016年,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将全面启动,建议从强化公众环境健康、实行区域流域总量控制、改革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强化市场机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管理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排污许可制改革对排污许可证的管理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并明确了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对企业的全方位管理要求将通过排污许可落实。在基于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监管工作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探索排污许可制度实施的精细化管理思路,为推进国家排污许可制度实施,对完善当前排污许可证管理,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