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微波消解ICP—OES法同时测定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种重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联用技术,初步建立了一套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滤膜材料、消解方式、波长选择等对分析方法的影响。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长沙市火车站采集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重金属As、Cd、Co、Cr、Cu、Mn、Mo、Ni、Pb、Zn的含量,检测结果令人满意。最低检出浓度为0.0001~0.005μg/m2,相对标准偏差为0.9%~11.4%,加标回收率为90.9%~106.7%。  相似文献   

2.
拉萨地区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排放特征和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拉萨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监测数据。在1998年6月和9月,对拉萨地区大气样品进行了采集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的分析测定,并讨论了拉萨地区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共检测出69种烃类,其中以9个碳以上的芳烃类为主,约占45%-49%,总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平均浓度水平在60-166ppbC范围。结果表明,拉萨地区特有的生物体燃烧及植物排放当地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北京斋堂黄土剖面主要温室气体组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碳循环研究表明.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可能存在一个陆地生志汇(植被和土壤)。中国黄土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在CO2未知汇的研究中很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自制钻机对北京斋堂黄土剖面(L2上部~L1)进行了不同层位(深度)的垂直或水平打钻,利用毛细管负压原理采集到游离气体并进行了主要温室气体CP2、CH4、N2O的浓度和CO2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此外,还分析了土样的碳酸盐含量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剖面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远比大气中高:CO2浓度为1434.4×10-6~2458.6×10-6,是大气中的3.8~6.5倍;N2O浓度为472.2×10-9~763.9×10-9,是大气中的1.3~2.1倍;CH4浓度在剖面上部与大气中相似,但在下部为13.1×10-6~24.8×10-6,为大气中的5.4~10.2倍。斋堂黄土剖面中的破酸盐含量为1.55%~9.75%,CO2浓度与碳酸盐含量成正比关系。尽管黄土-古土壤序列富含碳酸盐,但需进一步开展黄土中的CO2浓度及碳同位素工作,以便了解黄土中CO2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玲  范天钧 《环境科技》1989,2(2):32-35,10
大气颗粒物是影响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我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可以帮助判断烟尘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而研究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的分析方法更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31-133,156
通过对鞍山市典型区域(6个污染源、4个居住区、一个对照点)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监测,采用GC/MS法分析了总悬浮颗粒物中16种PAHs的含量,探讨了鞍山市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及16种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鞍山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采暖期普遍比非采暖期高1.1~2.5倍,总悬浮颗粒物中PAHs总量采暖期也远远高于非采暖期;鞍钢6个点位在非采暖期的PAHs总量均远远高于其他五个点位,表明了工业污染导致的环境空气质量下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进行了超声波清洗机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研究了样品的处理方法,考察了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类型、萃取剂用量、萃取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立了最佳萃取条件.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气小颗粒物的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9  
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在北京市5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小颗粒物样品和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并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小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半春结果应用于化学质量平衡法解析污染源,主要结果,秋季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尘土为15.9%,燃煤为28.3%,燃油为54.1%,钢铁工业为1.56%:冬季科污染的贡献率:尘土为19.2%,燃煤为37.7%〈燃油为42.6%,钢铁工业为0.3%。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不仅与其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由其形态分布所决定,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为了解城市大气降尘中的镉污染,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成都经济生态区内不同区域的24个大气降尘样中镉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尘中的镉主要以残留态存在;各形态镉在总镉中所占的平均百分比含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交换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78.907%、8.917%.6.420%、3.419%、2.365%);交换态镉、碳酸盐结合态镉具有较高生物有效性,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这3种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很低。分析得出:汽油和煤的燃烧,以及工厂排放镉能加大城市大气降尘的镉污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阿左旗2008年3-5月的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分析该地区空气中颗粒物含量与沙尘天气状况。结果表明:根据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2008年3-5月大气中TSP平均浓度值分别为:0.556mg/m3,0.459mg/m3,0.395mg/m3,由3-5月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阿左旗大气中TSP浓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月期间共发生9次沙尘天气,其中浮尘天气7次、扬沙天气2次。沙尘天气的频率以3月最高,4月其次,5月最低。  相似文献   

10.
北京经过控制大气污染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SO_2浓度连续9个月低于前年同期水平,平均下降25%,CO直降11%,氮氧化物浓度与前年持平,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没有明显增加,去年10月上旬还报出少有的一级空气质量。但是离全年的控制目标仍有距离。目前北京市  相似文献   

11.
杜怀勤 《山东环境》2000,(7):170-171
本文以近五年来东营西城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近五年来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变化规律,并对形成这种规律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结合本地污染源的变化情况和气象因素,对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长坑金银矿床方解石的δ13C值为-3.23‰,方解石和石英的δ18O分别为8.64‰~18.61‰和9.60‰~13.0‰,其范围与其它卡林型金矿相似。结合大本(Ohmoto)模式的理论分析,认为成矿热液的总联同位素组成可大致取为-2‰~-17‰,即碳主要来自地层中的沉积碳酸盐,部分来自有机碳。推导出水岩交换过程中流体氢、氧同位素演化的一般性协变方程并进行了理论模拟,认为成矿流体以燕山晚期一第三纪的加热大气降水或建造水为主。  相似文献   

13.
长春市TSP与降尘中汞含量及其对地面汞贡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99年8月-2000年1月,监测了长春市4个功能区及一个对照点的降尘与总悬浮颗粒物上的汞含量,通过对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得出降尘与TSP中的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燃煤释放出的汞及大气中的颗粒汞主要结合在细粒径粒物上,汞在大气颗粒物中呈富集状态,颗粒汞对地面汞的贡献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通过干沉降模型估算的大气颗粒汞对地面汞的贡献小于通过降尘直接测定的。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环保局提供的1996~2000七台河市新兴工业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数据作为预测的基础,采用等维灰数递补技术对七台河市新兴工业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了预测,通过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对比,较好的反映该工业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该工业区的大气污染的原因和特点,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多尔盖莱金矿带的克洛高一圣戴维兹金矿山和几个小矿山的矿化脉(包括包裹体流体)、蚀变围岩和页岩主岩中的矿物进行了同位素测定。作为矿化主岩的克洛高页岩建造含有方解石(平均6‘’C为一11.5脉PDB)和石墨(平均6’‘C为一22.2幼PDB),得出其平衡的同位素交换温度为300”~315C土20C(可能的变质温度)。矿化脉方解石的碳同位素比页岩中的方解石轻,后者的平均6“C为一12.9%。PDB。矿化脉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9.6%~11.OM。SMOW)类似于页岩主岩石英(9.4饰~13.6轨SMOW)。由于方解石总是极富‘’0,故即使在同…  相似文献   

16.
北京经过控制大气污染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得了明显成效,今年SO2浓度连续9个月长于去年期水平,平均下降25%,CO直降11%,氮氧化物浓度去年持平,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及没有明显增加,10月上旬还报出少有的一级空气质量。但是离全年的控制目标仍有距离。目前北京通告了控制大气污染第三阶段的22条措施,主要是防止反弹、加强科研、运用经济调控手段等方面内容,执行征收SO2排放费新标准、严格执行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规定,加大执法力度。深化治理大气污染。改善首都的环境质量。北京控制大气污染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甲醇浓度,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回收率大于95%,检出限为0.4mg/m3该方法已应用于大气中甲醇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对上海市闵行地区的2010-2013年的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研,同时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闵行区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呈现季节性特征,总体趋势是冬季平均水平最高,夏季最低。4 a内监测的最大日平均浓度为1.789 mg/m3,主要是由于蒙古沙尘引起。同时数据显示,降水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9.
李杨梅  贡璐  安申群  孙力  陈新 《环境科学》2018,39(8):3867-3875
应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测定土壤无机碳稳定碳同位素组成(soil inorganic carbonδ13C,SICδ13C),并对干旱区绿洲土壤无机碳进行区分,结合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与SIC含量关系进一步探讨SOC向SIC转移的碳量.结果表明,4种类型土壤SICδ13C值差异性极显著(P0.01),风沙土SICδ13C值最高且为正,均值为(0.32±0.04)‰,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说明风沙土原生性碳酸盐占绝对优势;灌漠土、棕漠土和盐碱土SIC的δ13C均值分别(-0.30±0.24)‰、(-1.96±0.66)‰和(-1.24±0.49)‰,随土层变化均呈先降低后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灌漠土原生性碳酸盐占优势,棕漠土和盐碱土发生性碳酸盐相对前者占优势.风沙土、灌漠土、棕漠土和盐碱土的发生性碳酸盐占SIC比例均值分别为1.33%、4.72%、15.01%、35.71%,均小于50%,说明干旱区绿洲土壤发生性碳酸盐比例总体水平较低.风沙土、灌漠土、棕漠土和盐碱土在土壤发生性碳酸盐形成或重结晶过程中固定土壤CO2的量分别为0.30、2.44、4.96、12.40 g·kg~(-1),其中固定来自大气CO2量平均为0.18、0.79、1.45、8.67 g·kg~(-1),来自SOC氧化分解转化为CO2的量分别为0.06、0.83、1.62、1.86g·kg~(-1),说明盐碱土、棕漠土SOC的贡献相对较高,灌漠土、风沙土较低;对土壤固定CO2量的来源比较发现,风沙土、盐碱土固定土壤CO2的量来自大气CO2量较高,SOC的贡献较低,而灌漠土、棕漠土固定来自SOC氧化分解CO2的量较高,大气贡献较低.研究区整体SOC向SIC的碳转移量介于0.03~2.38 g·kg~(-1)之间,平均每千克土壤固定1.09 g的CO2,说明干旱区绿洲土壤发生性碳酸盐所占比例较低,SOC的贡献较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大气受到了人为污染物的严重影响,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碳组分是海洋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采样困难,有关偏远海域海洋气溶胶中总碳(TC)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污染来源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于2014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搭载西北太平洋观测航次收集海洋大气气溶胶样品,并测定总碳(T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结果表明,海洋大气气溶胶TC平均浓度为(4.0±4.4)μg·m-3δ13C平均值为-26.6‰±0.8‰.近岸与远海的TC平均浓度分别为(6.0±6.8)、(3.1±2.7)μg·m-3δ13C平均值分别为-26.0‰±1.1‰、-26.9‰±0.4‰.根据后向轨迹分析结果可知,近岸与远海TC浓度和同位素的差异可能是由不同气团的来源导致,近岸总悬浮颗粒物(TSP)中TC主要来源于大陆的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而远海可能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形成比例相对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