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水利堤坝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的防洪灌溉的水平,还能够为我国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同时给当地的环境也带来的较大的影响。文中从水利堤坝建设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入手,针对性的提出了水利堤坝建设环境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江津区2009年-2013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江津区农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生物生态组合技术三种类型。结合江津区农村的特点,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管费等是一项长期的投入,特别是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保证正常运行,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二、认真把好环保设施验收关 根据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与主体工程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主体工程是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并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工程和设施;而环境保护设施则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工程和设施.  相似文献   

4.
管道运输石油相比传统的陆路、水路运输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榆油管道作为典型的生态影响型项目,其建设必然对生态环境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结合苏北成品油管道建设内容及管线穿越的生态敏感区特点、保护对象、采用的施工技术、施工方式等,采用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卫星遥感资料建立buffer解译等方法,重点分析了榆油管道建设对其穿越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工程保护措施和其他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5.
二、认真把好环保设施验收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与主体工程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主体工程是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并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工程和设施;而环境保护设施则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工程和设施。二者缺一不可。从《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首次规定“三同时”制度起,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将其具体细化,再到《条例》进一步对其修改完善为止,我国的“三同时”  相似文献   

6.
陈新永 《环境科技》2006,19(Z1):100-10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日益加重,"生态水利"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冲突.在此,对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论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水利工程修建和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对所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期影响主要的是污染物的排放和生态破坏,而运行期影响主要是生态影响,不管是污染排放不当还是生态破坏,其对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将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控制在环境可接受范围内,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水利工作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有效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水利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也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环境基础。抓好建设节水型社会、科学开发水能、加强水土保持、净化水生态环境四项重点工作,推动传统工程水利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生态水利转变,对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迪庆州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继续深化"生态立州"发展战略,有序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引导、严格环境管理,增加环境建设与管理投入。  相似文献   

10.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风景区的土壤资源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从宏 《环境科学》1990,11(6):35-40
通过对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风景区的土壤资源进行考察,指出三座名山的土壤资源正在耗损和退化,面临着潜在危机。其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后者表现在过度垦殖使土壤侵蚀加剧,建设旅游设施和公路以及游人过多都给景区的土壤和环境带来压力。文章最后提出五项保护景区土壤资源的对策和措施:(1)加速绿化荒山;(2)有节制地利用风景资源;(3)发展景区土壤改良和培肥工作;(4)适度发展当地名优特产;(5)加强邻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针对水利设施遭受冰冻灾害的研究还很不活跃,获得的成果还不系统。本文系统分析总结2008年我国南方遭受罕见雪灾导致水利设施的损害情况,以及这些水利设施在极端冰灾影响下的破坏形式,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南方水利设施遭遇极端雪灾的对策,以适应将来积极防灾减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太湖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对太湖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太湖流域生态补偿关键要建立生态补偿法规、实施垂直统一的环境监测体系及对水质自动监测设施监管,为我国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市海上田园湿地生态旅游区建设为例,探讨了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太理想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旅游区的可行性,实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浙江、安徽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6年4月6日-12日,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司组织了中国环境规划院、政研中心、财政部财科所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一行9人(名单附后),对浙江和安徽两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情况进行调研.分别在浙江省、安徽省、杭州市、黄山市、合肥市、德清县、淳安县与当地的发改委、财政、环保、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召开了五次座谈会,听取了两省、三市、两县在流域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生态补偿机制情况的报告,实地考察了当地开展生态补偿的区域.调研组认为,安徽和浙江两省积极开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很值得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学习,一些做法与经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文提出了项目施工期过程中必须对该项目正常生产后的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环保措施)安装建设必须实行环境监理;并主要从两方面对项目建设施工期实施环境监理制度的必要性作了阐述,一是从制度建设、减少环境风险、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等三方面论述了建立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必要性;二是建立后从制度合法化、第三面咨询认证、检查机制、奖惩制度等四方面推进制度的实施;表明了建立良好的施工期环境监理有助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农村公路环保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农村公路建设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并提出新的环保建设理念,为今后的农村公路环保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扎龙湿地水环境污染状况,对湿地的水质、水生生物进行分析评价,指出污染的几点原因,提出建立科学资源与环境生态水利等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淮河闸坝对河流生态影响评价研究——以蚌埠闸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文以历史时期淮河干流水生态调查与2006年全流域重点闸坝水生态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分析水生态指标与同期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淮河水文-水质-生态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水利闸坝工程对水生态影响的评价方法。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淮河中下游重点闸--蚌埠闸对其下游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蚌埠闸对下游水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影响最大,浮游动物次之,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最小;②与历史时期水生态状况对比发现,蚌埠闸下游的水生态质量比历史时期有所降低;水利工程闸坝修建后对其下游水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③通过加强闸坝的调度,增加下泄水量,满足生态需水,可以缓解对下游水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封丘县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提供了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退耕还湿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云南山区自然环境生态脆弱,新建铁路对自然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分析新建大理至丽江铁路线对环境影响的因素,提出了在施工期间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增加污水处理的设施,以及营运期间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以尽可能地将铁路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