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试点多年,亟待进一步规范、完善。本文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立法过程稿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立法的重点问题,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部分受害者得不到相应赔偿,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具有风险分散功能,能有效实现对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通过对湖南省境内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环境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促进和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可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2015年9月21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试点进展进行总结,探讨环境高风险企业界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强制”功能、生态环境损害纳入强制环责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推动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不完善,环境成本并没有完全体现在产品和服务当中,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经验非常匮乏,推行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应根据经济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变化,适度调整现阶段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策略。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方面,可保持现有试点的规模,集中在几个环境风险高、事故频发的区域和行业进行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为今后全面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运用保险机制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历程,探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赔偿机制,基于我国发展实践分析赔偿机制运行面临的诸如环境污染损害难以量化、保险费率难以厘定等瓶颈问题,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水平、营造发展社会氛围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有效推动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沈阳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进情况、推进方法及配套政策措施,明确了沈阳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参保企业的确定原则,结合当前沈阳市该险种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法规缺失造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进不力、企业投保意识不强、环境专门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协调配合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相关问题,提出了选择适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加强环保部门与保险行业的合作、将环境污染责任险推进融入到环境监理工作中等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改革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开始出现投保企业数量下降情况,同时保险赔付率过低,产品风险保障功能不强,风险服务差异大等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缺乏上位法依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企业数量受地方环保部门的工作方式、领导人风格等影响较大。今后应按照中央提出的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要求,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强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法律法规制定,明确强制保险范围和手段,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基本含义,通过分析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现状情况,发现我国现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立法,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保险模式多样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的实践发展趋势,发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具有趋于强制、投保范围明确且趋同、产品性价比提升、保险市场受政策影响波动大的显著特点,地方试点实践中面临缺少环境风险定价方案、事故预防难开展、政府部门权责不清及数据信息共享缺乏的现实困境;同时在分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贵州新一轮试点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困境的实践突破基础上,总结统一条款、统一风险定价、统一投承保平台的"贵州模式"。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进一步明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强制的上位法依据,建立全国统一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制度;根据环境风险形成全过程理论,采用"两步走"方式,平衡科学性与成本关系,建立保前风险评估—保后隐患排查标准体系;建立国家—省级—地市多层级多主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治理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评估是厘定保费的重要依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场对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有较大需求,现有环境风险评估相关规范性文件在应用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评估时存在适用性问题。本文在现有实践基础上总结提出适用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环境评估指南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汪劲 《世界环境》2011,(4):23-24
存在的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政策框架设计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吸收和借鉴了国际先进的理论和成熟的方法,较好地指导了近来开展的试点工作.但因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尚没有法律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使得该险种的推广缺乏上位法的保障.又由于环境污染来源多样、因果关系复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保险公司缺乏相应的经营经验,推出的保险产品难以满足大众市场的需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其他试点中的险种相比面临着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年12月,我国出台《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环境污染责任险的推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环境风险怎样进行评估是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依据相关理论研究和风险形成机理,识别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特征,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因子分析法,建立了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环境风险源、环境污染途径、环境风险暴露和环境风险表征等一级指标权重的接近,彰显了整个过程环境管理的重要性。环境污染途径的切断对降低环境风险最为重要,且常规管理和应急预案对环境风险的控制具有同效性。由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目标是将工业污染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因此强调在环境风险评价系统中引入生态和累积损害。中国的环境管理虽然从污染源控制转向环境质量改善,但应进一步以人类健康和生态完整为导向。  相似文献   

14.
如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作为在我国推行的一项新的环境经济政策,目前尚不是很成熟,建立一种适合切合实际发展需要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3月的北京,因为2009年“两会”的召开而提前带来一丝春意。 “加快推进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国家应该立法确立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明确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原则、主体、范围、标准、举证责任、请求权时效等。进一步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尽快制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具体实施方案,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6.
郭权  徐明  董颖  陈吕军 《环境保护》2016,(18):56-59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基于市场的环境风险管理工具。然而,目前我国企业投保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本文分析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指出其具有第三方索赔、公益性、强制性、依赖性、合同内容复杂性和特定性等特点。并从相关主体出发,提出了构建环境责任制度的法律体系、加强对未来环境风险的防范能力等发展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双轨制”困境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地方试点已运行7年多,对10个试点地方的市场规模进行统计分析,从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两方面总结试点工作推行情况,并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个方面梳理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分析关键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对未来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基本原则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规定或者体现的,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根本准则。基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标的特殊性,在其基本原则的认识和运用上有别于一般保险的原则。准确理解与适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基本原则,是规范和推进  相似文献   

19.
短信息     
我国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加快建立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我国将加快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以有效化解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近日在"2010中国绿色经济政策高层研讨会"上表示,当前,  相似文献   

20.
无锡是我国最早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的地方.文章回顾了无锡市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引入环境风险管理的历程,对无锡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举措,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大政策引导、宣传和参保动员、发挥保险公司的积极性等进行了分析;指出把环境管理和社会制度有机融合才能更好更精准和更有效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无锡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成功在于多手段防控,降低了企业和区域环境污染的风险;推动整改落实,提高了企业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的能力;实现快速赔付,有益于社会稳定与安全;改进技术服务,增强了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筹集资金,用于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等多方参与,有利于构建环境安全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