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物可以影响人的性格,例如情绪不稳定的人,往往是酸性食物摄入过量,缺乏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缘故;优柔寡断,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维生素和氨基酸;性格固执,常因喜吃肉类及高脂肪食物,血中尿素偏高所致等等。  相似文献   

2.
情绪别随气候跑 驾驶员从事的是一项极特殊的工作,应特别注意季节变化对心理的影响。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且突变较多。在此气候条件下,人们大多情绪不定,易急躁.甚至发火,竞争意识也相对比较强烈,控制与调节行为的能力相对降低,夏季气候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由于夏季中午前后天气炎热,所以许多驾驶员都注重抢早或抢晚,这样,早、晚时分.公路上的汽车流量就特别大,  相似文献   

3.
中年女性体内水分逐渐减少,皮肤开始变的干燥松弛和缺乏弹性。头面部出现皱纹及色素沉着。这些变化是中年妇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特别是妇女绝经后,这种变化就更加明显,如果采用一些有效的保健方法,完全可以延缓或控制这些变化。 人是高级感情动物,机体的每一细节都受精神神经的调节,有很多疾病都与精神因素有关。中年妇女体内生理变化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4.
正1.核桃。天气转暖,人体的新陈代谢进入旺盛期,这种变化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波动,所以很多人春天容易出现失眠、情绪低落、冲动、焦虑、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美国耶鲁大学预防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卡茨博士表示,爱吃核桃的人,体内色氨酸水平更高。色氨酸堪称天然情绪调节剂,有益稳定情绪和缓解压力,改善心情。2.芦笋。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专家大卫·密斯考伦博士表示,芦笋富含叶酸,对神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微量元素镁与人体运动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镁有“激活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人靠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在维持着生命活动,催化这些生化反应需要上千种促酶(生物催化剂)。科学研究证明,镁可激活325个酶系统。镁也是人体细胞液中仅次于钾的第二重要的阳离子,它参与体内生长过程、蛋白质的合成、肌肉的收缩和体温的调节。并且还影响血管的张力并与神经肌肉和心脏功能密切相关。人体如果缺乏镁,可导致神经紧张、情绪不稳、肌肉乏力、耐久力下降等。由于运动特别是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将会大量消耗体内的镁,如果不注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发展需要进行机构改革、业务重组、人员调整、甚至战略重组,员工本身也要面临岗位渊整、环境改变等变化。每当这些变革或变化发生的时候,员工的思想情绪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责任心下降、安全意识降低、工作质量差等。  相似文献   

7.
当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意外事件,思想上或感情受到刺激时,便有可能产生忧郁或亢奋的情绪此时在高处危险环境作业,极易受到浮躁色彩及杂乱环境的影响,就会迅速加剧,导致情绪变化注意力分散,诱发不安全行为,增大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煤矿人车驾驶员情绪状态不良引发的煤矿驾驶事故问题,设计眼动实验并建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驾驶员情绪状况预测模型对驾驶员情绪状况进行预测;通过眼动仪采集煤矿驾驶员良好情绪与不良情绪状态下的各项眼动指标,记录其主观情绪状态;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采用平均相对误差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每秒注视点个数、平均扫视速度、反应时间、危险源辨识个数在情绪变化前后存在显著差异,且与情绪状态呈较强相关;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驾驶员情绪状况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8.16%。模型适用于煤矿人车驾驶员的情绪监测,可为煤矿驾驶员安全行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人脑活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形式,了解和掌握职工情绪心理的变化,创造者利于职工保持良好心境的环境条件,高速和充分发挥人情绪的增力作用,进而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方面总是的阐述,说明了情况情绪心理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操作者情绪异常是引发事故的"导火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人在生产现场进行操作活动时,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表现出自己的态度。而表现出的态度与操作者本人当时的情绪有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情绪变化的具体表现。中医认为:喜则气缓,悲则气消,忧则气郁,思则气结。过喜则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而产生心神狂乱、乏力懈怠感;过悲则耗伤肺气而胸闷气短、精神萎靡;过忧则气郁积而致抑郁倦怠、无精打采;过思则心脾损耗而致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因此,操作者的情绪变化幅度过大或情绪异常,均会使机体功能失衡、气血运行逆乱,导致操作者的行为失控,从而成为引发各类事故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1.
情绪是人脑活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形式。了解和掌握职工情绪心理的变化,创造有利于职工保持良好心境的环境条件,调整和充分发挥人的情绪的增力作用,进而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方面问题的阐述,说明了情绪心理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城市隧道出入口段及中间段驾驶人的紧张情绪,选取重庆市向黄隧道、真武山隧道、长冲隧道和八一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照度计、光透过率检测仪、眼动仪等试验设备开展现场实车试验,采集照度、光透过率、扫视幅度等参数,同时开展紧张情绪问卷调查。基于所得数据,分析扫视速度在不同时间及空间下的分布特性,建立明暗适应段的扫视速度与照度变化率,中间段的扫视速度与照度、光透过率的函数关系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等级,采用3σ准则划分明暗适应段及中间段的扫视速度分级区间,并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后通过函数关系模型,反向求解得到紧张情绪在明暗适应段变化较小时所需的照度变化率控制范围。结果表明:扫视速度能反映驾驶人在明暗适应段和中间段紧张情绪的变化;当明暗适应段的照度变化率增大或中间段的照度、光透过率减小时,扫视速度提高,此时驾驶人紧张情绪加剧,反之则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基于驾驶员生理特性情绪识别系统,采用眼动仪等设备对20名新手驾驶员开展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模拟驾驶试验,采集高兴、悲伤、愤怒3种情绪状态和无情绪下新手驾驶员的视觉数据,利用Matlab、SPSS软件统计分析新手驾驶员瞳孔变化、眼球扫视、注视点视觉数据.结果 表明:悲伤、愤怒情绪对新手驾驶员瞳孔尺寸分布频率及其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肖军 《劳动保护》2009,(8):112-113
在高温季节或高温环境中工作,会引起人体生理的一系列变化,如皮肤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心脏输出血量增加等。这些变化有利于加强散热,但若机体散热的需要过强,超出散热能力,体内将有热量蓄积,从而引发中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飞行员记忆与安全绩效的关系,提高优秀飞行员选拔的有效性和飞行排班的科学性,对飞行员记忆进行测试,结合其近6年的飞行品质(QAR)数据,系统分析了记忆与安全绩效的关系及各因素对飞行员记忆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飞行员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运动记忆、语义记忆与安全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情绪记忆与安全绩效呈“n”型关系;情景记忆主要受不良情绪波动的影响,语义记忆主要受对大脑缺乏开发应用情况以及压力的影响,情绪记忆主要受不良嗜好和年龄的影响,形象记忆主要受睡眠和疾病的影响,运动记忆主要受用脑过度和年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回龙观医院冯锋、邹义壮两名医生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交通肇事与司机性格及心理状态存在密切关系,具有紧张、忧郁、焦虑、多疑、固执、依赖、精神分裂、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容易冲动和喜欢夸张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司机是交通肇事高危人群。此项...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突发事件群体情绪传播中的恐惧情绪感染概率问题,建立突发事件恐惧情绪感染概率模型。先通过神经生理特性分析恐惧情绪感染机制。将突发事件类型因素及性别、年龄、人格类型、文化程度、安全教育程度等人员个体因素,归为突发事件恐惧情绪感染的影响因素。通过情绪感染量表与情绪感染神经生理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感染概率值及权重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突发事件类型下恐惧情绪感染概率存在一定差异;突发事件恐惧刺激下,人的心率值变化最显著;恐惧情绪感染可用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大气压变化造成矿井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将地面大气压变化数据与某矿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地面大气压的变化规律与传播规律及其对矿井气压的影响,分析大气压变化对工作面瓦斯涌出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海拔高度每增高1m气压降低大约10 Pa,大气压力发生变化会传递到井下空间,其传递方式与声波相同,且井下压力的变化滞后于大气压力。大气压力的下降速度越快则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增加速度也越快,与大气压力下降的具体值关系不大。研究结果可为瓦斯异常涌出预警及相关治理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高温作业中暑的病理现象 盛夏酷暑,高温条件下劳动、工作的人员,由于体力透支较大,极及造成中暑现象。在高温季节里或高温环境中劳动和工作,能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变化,皮肤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心脏输出血量增加。这些变化中以加强散热,但如还不能满足机体散热的需要时,体内将有热量蓄积,可能引起人的中暑。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恐慌状态对行人疏散效率的影响,基于情绪感染等相关理论,在探讨了情绪感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A*算法和SIS算法仿真了在有障碍物的情境下恐慌情绪对行人疏散的影响关系,使用MATLAB软件建模对情绪阈值、情绪衰减速率、行人密度等重要情绪因子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恐慌情绪确实影响着正常的疏散行为,疏散时间随着情绪阈值的增加而逐渐缩短直至降低到某一值后基本不变;情绪衰减速率越大,感染者越能在短时间内降低恐慌值变为易感者,情绪衰减速率也是影响疏散的关键性因素;行人密度增大,则恐慌情绪在房间内反复传播进而不断加强,恐慌值增加会导致疏散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