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谢海波 《环境保护》2020,48(3):23-27
地方政府既是我国环境治理中的环境规制者,又是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和规划者。本文总结了地方政府在我国环境治理体系中角色定位的现状及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发展观偏差导致对官员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激励偏差;政府环境责任未落实导致惩罚威慑不足;行政权力运行缺乏约束与监督导致政府短视与权力滥用。因此,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正确环保政绩观,完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作为环境质量责任者的激励制度;落实政府及其官员环境责任,完善其作为环境治理责任者的惩罚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完善环保履职的第三方主体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目前正在各示范省份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反观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可持续性障碍,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化的道路仍是各地探索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农村环境治理的可持续阻碍基础上,提出实现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化的相应对策。研究指出,农村环境污染具有污染源小而多,污染面广而散的特点,单纯依赖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无法避免会出现治理效果的可持续阻碍。为此建议,第一,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愿的原则,实现农村环境治理的多元化共治。第二,要借助中央和省级环保资金支持的契机,带动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第三,设置乡镇环保机构,将环保工作的触角向农村地区延伸。  相似文献   

3.
创新投资运营机制培育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历史欠账过多,当前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补齐"短板"所需资金缺口较大,农村环境治理又面临着政府财力有限、市场主体和市场发展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发展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主体,有效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本文在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培育发展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主体的基本思路、原则和目标的基础上,分别从建立机制、政府引导、创新融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要把握好三个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释放地方政府和企业治理内在动力着手,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城乡环境治理,打造工业和城镇精细管理的同时,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公平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变政府主导为多元参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构念、特征及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基本概念及治理要素,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体自身缺陷、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形成网络化治理的模式。政府不应再被视为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唯一主体,应发挥社会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政府、村民、村委会、企业、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格局;提高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认知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最终实现垃圾妥善处理、污水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的良好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环境治理低效成为阻碍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而村民作为农村环境治理主体之一并未发挥应有作用,村民集体不作为成为了农村公共环境治理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W村的实证分析,阐明村民在公共环境治理中集体不作为的行动取向,分析村民集体不作为现象产生的多重逻辑,研究发现:村民理性异化,村庄治理缺失以及基层政府的权力越位、缺位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村民集体不作为,阻碍了农村公共环境治理中集体利益的实现。为克服村民在公共环境治理中“搭便车”的社会惰化行为,敦促村民从集体不作为向集体作为转向,从影响村民集体行动的利益相关主体入手,提出了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环境治理低效成为阻碍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而村民作为农村环境治理主体之一并未发挥应有作用,村民集体不作为成为了农村公共环境治理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W村的实证分析,阐明村民在公共环境治理中集体不作为的行动取向,分析村民集体不作为现象产生的多重逻辑,研究发现:村民理性异化,村庄治理缺失以及基层政府的权力越位、缺位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村民集体不作为,阻碍了农村公共环境治理中集体利益的实现。为克服村民在公共环境治理中“搭便车”的社会惰化行为,敦促村民从集体不作为向集体作为转向,从影响村民集体行动的利益相关主体入手,提出了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环境治理低效成为阻碍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而村民作为农村环境治理主体之一并未发挥应有作用,村民集体不作为成为了农村公共环境治理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W村的实证分析,阐明村民在公共环境治理中集体不作为的行动取向,分析村民集体不作为现象产生的多重逻辑,研究发现:村民理性异化,村庄治理缺失以及基层政府的权力越位、缺位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村民集体不作为,阻碍了农村公共环境治理中集体利益的实现。为克服村民在公共环境治理中“搭便车”的社会惰化行为,敦促村民从集体不作为向集体作为转向,从影响村民集体行动的利益相关主体入手,提出了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9.
李亚红 《环境保护》2012,(24):43-44
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在环境治理资源的分配和投放上较少考虑农村需求,导致现行环境政策在农村环境问题上并不具有普遍性及适用性.因此,必须寻求变革与创新,重塑农村环境政策体系,构建适合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实现良好的环境治理需要有效的执法机构作为基础和保证。美国环境执法机构职能明确、体制完善、权责关系明确、运行有效,是美国实现环境治理的有力保证。研究美国环境执法机构设置可为我国环境执法机构设置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但当前农村乡镇基层环境保护机构缺位,管理薄弱,亟待加强。为落实农村环境质量属地监管责任,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环境问题,提高基层环境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农村公众环境监督网络体系建设,应强化乡镇一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设立乡镇基层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区(市)县环保部门、乡镇政府及乡镇环保机构、村组环保员三级环保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基层环境保护管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的环境权益.实现城乡环境协调保护。  相似文献   

12.
农村水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改变传统的农村水环境治理手段,规范农村水环境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对农村水环境的现状、治理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等要素进行分析,并以乡镇环保机构为例,充分利用平衡计分卡这一绩效管理工具的理念框架,最终设计出一套适合本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绩效指标体系.以期通过对本指标体系的合理运用,为今后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乡村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和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在中国已形成很大的发展趋势.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合理利用乡村资源,提出对策建议,主要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乡村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乡村旅游的环境管理,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环境NGO及其制度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NGO是政府和企业之外参预环境治理的"第三力量",其活动涵盖了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环境NGO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自发性等特征,使其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制度安排,环境NGO突破了政府主导环境治理的局限,实现了环境治理制度的多样化。其作用机理在于环境利益的诉求主体明确,交易成本较低,治理结构合理等。中国环境NGO制度尚不完善,整体水平较低,亟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水环境内生治理机制是外源治理力量"嵌入"的前提和运行保障,加强农村内在要素的水环境治理参与对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内生治理效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农村社区成员的组织化程度还较多受到环境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细致分析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内部结构,农户参与不足、民间组织承接能力不高、社区公共性消减和政策执行偏差等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内生秩序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和谐共进.进一步厘清农村水环境内生治理的强化进路,可从参与渠道拓展、民间组织培育、内生秩序转型以及治理规范制定四个方面加以调整,不断促进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内外互动.  相似文献   

16.
环境执政能力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当前中国环境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环境执法氛围不佳、环境执法成本倒挂和环境执法队伍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环境执政能力建设的建议与对策.指出必须尽早完善环保法律法规,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实施环境责任追究制,提高全社会公众参与程度;制定严厉的环境新政策,解决环境执法成本倒挂问题;加强环保机构基层队伍建设,增强地方环境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治理机制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环境保护治理机制尚不完善。通过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进行归纳,探寻适合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理论和方案,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环保新机制,为农村环保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环保NGO在我国海洋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日益重视,政府部门开始与公民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寻求合作,对决策系统进一步开放并鼓励和支持公众及社会组织的政策参与。在此背景下,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NGO)愈发崛起,并积极参与行动。本文以我国环保NGO在海洋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参与为主线,分别对我国环保NGO政策参与的理论依据、所处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环保NGO参与海洋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欠发达地区环境治理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环境治理主体的缺失、政府职能的缺陷、资金投入低和环境治理成本高,共同约束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进展。针对欠发达地区环境治理中的财务难题制定适宜的应对策略,通过平衡和优化政府的财政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污染税费制度、抑制污染转移和促进房产市场开发等策略,诸多因素共同应对财政缺陷导致的欠发达地区环境治理效果差问题,提高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及政府环境治理方式的局限,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此,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从政府、市场、社群组织及农民意识等角度,探讨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并从多中心治理视角提出了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转换政府角色,发挥市场机制的支持作用,完善社群组织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强化农民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意识等。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