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环境中阴离子的快速便捷检测对评估流域水环境污染、提出相关流域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以镧系金属离子Eu3+作为配位金属离子,采用水热法与2,6-吡啶二羧酸合成镧系配合物,对水环境中9种常见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制备的配合物吡啶二羧酸铕[Eu(DPA)3]在水中具有良好分散性,280 nm激发...  相似文献   

2.
在给定污染物削减目标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各排污区域的分配比例一直是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的核心问题,博弈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尝试。采用合作博弈论方法,以感潮河网区各排污区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各区域的污染治理成本、排污策略与环境质量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在给定污染物总削减比例条件下各区域环境合作的博弈模型,计算了各种可能联盟的特征函数值,利用Shapley值法进行合作收益的公平分配。结合珠江三角洲西江-石岐河河网区3个区域的环境合作案例说明削减合作的可行性,在总削减比例为15%的约束下,3区域合作削减比例是20.77%、12.82%和12.99%,与合作前相比,3个区域合作后环境成本分别减少了11.83%、2.13%和2%。  相似文献   

3.
寒冷地区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寒冷地区河流冰封期最长可达180天,其间水体自净功能差,加之城镇污水处理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点源污染负荷沉重,流域水污染问题显得格外突出,水环境压力巨大.因此,有针对性地解决寒冷地区流域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协调资源供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寒冷地区流域水污染特点及成因,提出了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4.
排污权交易是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排污权初始分配则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的基础,在流域水功能区划基础上研究排污权初始分配问题,将有助于流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有效实施.结合我国现行行政特征和流域水功能区划成果,以行政单元作为排污权初始分配主体开展排污权初始分配研究.选取沙颍河流域为例,根据淮河水利委员会制定的沙颍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及COD、氨氮限排总量要求,以COD、氨氮作为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客体,通过等比例削减方法对沙颍河流域内的行政单元进行了排污权初始分配,得到了流域内各行政单元的COD、氨氮初始排放权,并将分配结果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将水功能区划应用于排污权初始分配研究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关于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政策可行性、初始分配的方法及地方政府定位等几方面问题,目的在于为将来的排污权分配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壤盐碱化是制约乌梁素海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该文针对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盐碱化的空间复杂性与反复发生性,根据乌梁素海流域植被特征,采集了20个代表性样点的土壤0~30cm分层样品.利用电导法和电位法分别测定了土壤中总含盐量和pH,运用surfer插值软件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得到了研究区的土壤盐分和pH值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乌梁素海流域土壤中盐分和pH呈现出显著地表聚趋势,而且随着土层的加深盐碱化程度呈现降低的趋势.总体上说,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的盐碱化现象仍较严重,除春季压盐措施外,需要进行灌溉方式改善和化学改良剂使用等盐碱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运用条件估值法,于2015年8月对广西环江县大环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地区农户受偿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户对当地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的参与意愿与投标额度(设计补偿标准)、家庭耕地面积和耕地受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平均受偿意愿下限为12 630.75元·hm~(-2)·a~(-1),该测算值可为当地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认为广西环江县大环江流域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其配套生态补偿项目应首先选择耕地面积较大且污染较明显地区作为项目选址。建议在今后的生态补偿研究中注意补偿标准与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并制定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减低污染风险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识别。通过对农村水污染系统内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划分了政府、农村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3个利益群体,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3个利益群体的驱动力进行量化分析,经实证模型检验表明,反映政府作用的考核机制(含财政投入与监管能力)、反映社会力量的社会资金投入以及反映农村社区作用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居民环保投入所占比重的发生比(OR值)分别为2.248、1.725、1.525和1.236,表明政府主导对减轻农村水污染起关键作用,社会力量和农民社区自身多方发挥作用对降低农村水污染风险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减低污染风险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识别。通过对农村水污染系统内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划分了政府、农村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3个利益群体,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3个利益群体的驱动力进行量化分析,经实证模型检验表明,反映政府作用的考核机制(含财政投入与监管能力)、反映社会力量的社会资金投入以及反映农村社区作用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居民环保投入所占比重的发生比(OR值)分别为2.248、1.725、1.525和1.236,表明政府主导对减轻农村水污染起关键作用,社会力量和农民社区自身多方发挥作用对降低农村水污染风险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选取云南干热河谷3个典型野生余甘子分布区为样地,以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作为指标,运用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和第2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pH值变幅为6.61-6.94、属于中性土壤,其变异系数为2.08%-6.26%、差异不...  相似文献   

10.
北运河流域属海河水系,先后流经北京市、河北省廊坊市和天津市,是维持北京、廊坊、天津的重要生态廊道。为了落实国家和地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北运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北运河流域愈发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文章使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了20年内(2000-2019年)关于北运河流域水环境研究文献。通过共被引、共现关键词等分析探讨北运河流域水环境研究的基础以及研究热点与前沿。结果表明:研究分为初期萌芽阶段、中期井喷阶段和后期稳定阶段,在此期间重要贡献者较多,研究呈现多样性与深入性。北运河流域水环境各研究主题间界限清晰,领域分化鲜明,研究角度较少,研究方式相对单一。未来北运河流域水环境研究将会基于多种水质评价方法得出的水质变化规律和污染物的来源与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研究,以改善目前恶劣的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